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哪些习俗?

时间:2019-07-20 00:51:46 八字
导语:相信大家都知道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表面了对祖先和已逝亲人的一种悼念!那么清明节我们除了扫墓还有哪些习俗呢?下面就跟着大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农历三月里各种好日子都已经出现,不管婚嫁还是生子都有得挑选,在三月里努力的人们都会得到秋天美好的果实收获哦。

清明节除了扫墓还有哪些习俗?(图文)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清明二字,原意分别指水流澄澈洁净、日明照临四方,是中国古人对自然万物的观照。而最早体现清明从祭祀礼仪映现天人合一的观念,是在《礼记·郊特性第十一》中:“黄目,郁气之上尊也。黄者中也,目者气之清明者也。言酌于中而清明于外也。”首重人在祭祀时的视容清明。
作为节日的“清明”,大约于在先秦到西汉时开始,后经过汉魏六朝的发展,至唐朝时与上巳、寒食合而为一,因此丛聚了许多朝廷与民俗的礼仪与游戏,如拔河、泛舟、祭坟、改火,踏青、秋千等。唐朝时,皇家为表亲和力,在清明这天除了晓日晨光中的赐新火仪式外,持续进行的还包括宫女出城洒扫、新进士打球宴、宰臣赐酒宴等,说明至唐朝,清明的节庆活动已配套出现。

除了上坟扫墓,古人清明时节还有那些习俗

1、祭祀

清明是古人一展孝思之日,唐朝大诗人杜牧的名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描述的就是古人外出扫墓祭祖情景。《新唐书·礼乐志四·拜陵》有“凡国陵之制,皇祖以上至太祖陵,皆朔、望上食,元日、冬至、寒食、伏、腊、社各一祭”的记载。古人的清明,已包括帝王的拜陵、王公以下的拜扫、士庶的上墓奠祭和寒食清明的祭墓活动。如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曰:“十七日,寒食节,前后一日,都三日暇,家家拜墓”,由此可见古人对清明节之重视。

2、改火

古人生火不易,只好长保火种,随时取用。但长时间燃烧的火对身体不利,甚至容易引发灾害。因此每年要举行一次改火仪式。到了清明,万物复苏,一年的生活正式开始,一定要启用新火。所以在清明节,中国有“改火”的习俗,据《辇下岁时记》所记,长安每年“至清明,尚食内园官小儿于殿前钻火,先得火者进上,赐绢三疋、金椀一口”,得火之后由百官逐一点燃廊下的火炬,接着由皇帝开展赐新火的仪式。
唐代韩翃《寒食》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就是对这一景象的描述。后来清明“改火”与农耕结合,将“改火”与封田旧烧连结,使得清明改火有了春日启耕的含义,预示着新一年正式开始,人们要下田劳动了。

3、拔河

拔河早期叫“牵钩”、“钩强”,唐代开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发传入民间,但并不盛行。真正开始大规模盛大是在,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使得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寓言在时值春耕春种的清明节举行拨河,具有祈求丰收、强身健体的意味。

4、踏春

清明时节春光正好,伴随着清明扫墓的同时,古人也伴以踏春游乐,宋代之后,清明时节游春踏春大兴起来。范成大《春日田园杂兴》第三首中说:“高田二麦接山青,傍水低田绿未耕;桃杏满村春似锦,踏歌椎鼓过清明。”就生动地描述了清明踏青的场景。隋代展子虔所作《游春图》描给了贵族士春日郊野踏青游乐了场景。
旧时城中人家的女子不轻易出门,清明踏青活动提供了“仕女”野外活动的机会,邵长蘅《冶游》诗云:“二月春始半,踏春邀女伴”,这一日是她们放飞青春的是日子,也是她们邂逅情人的机会。如评弹《白蛇传》中,许仙与白娘子,就是在清明踏青时,一见钟情,并就此演绎了一出动人肺腑、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5、插柳、戴柳

古代清明有“清明不插柳,死后变黄狗”和“清明不戴柳,红颜变白首”的谚语。在古人的观念中,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因此,清明插柳戴柳,主要是为了辟邪之用。除此之外,这种习俗在一些地方还有“纪年华”之义,这种习俗是宋代冠礼的遗存,男女戴柳即为成年标志,后来更是演化成妇女戴柳球于鬓畔以祈红颜永驻的民间习俗。

6、放风筝

人放风筝,除了娱乐之外,还有祛除晦气之意。如《红楼梦》中,李纨劝黛玉“放风筝图的就是这一乐,所以叫放晦气,你该多放些,把病根儿带去就好了。”因此,在春暖花开,二月风朝上,最适合放风筝之际,人们把自己的疾病与苦难,都写在风筝上,待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随风而去。
清明放风筝还有其农业意义:清明之前,刚开春,麦苗在长根、长叶的苗期阶段,麦田不怕踩踏,可放任儿童玩耍。清明前后,麦苗开始长茎、分蘖,禁不起重压,不能再踩踏。苏州一带有“清明放鹞,乌龟放鹞”的说法,意思是过了清明,就不能放风筝了,即使是小孩,也要帮大人参与农忙了,如果还放风筝,那就是乌龟,就“不是人”,这是一种对孩子的激励,清明玩过了,已到春忙,要帮着大人干活。

7、吃寒食

寒食节早于清明节,但至唐之后,两者渐渐混为一谈。有民俗专家表示: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节的活动延续到清明,久而久之,二者便合而为一。寒食节的起源有不同说法,民间流传最广的是为纪念春秋时期晋国介子推,介子推随晋国公子重耳,即晋文公流亡国外十九年,回国之后,介子推避入深山,重耳放火希望逼出介子推,反把他烧死。后人为纪念他,便有禁火之举,形成寒食节。后明清时期,寒食节期间不禁火,寒食的习惯便渐渐取消了。

8、荡秋千

清明节也叫“秋千节”,荡秋千在南北朝时便已流行,唐代以来经过官方推广更是盛行于大江南北。秋千原叫千秋,后为民避忌讳而改为"秋千",古时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古人荡秋千主要为增进健康,培养勇敢精神,但在唐代韩偓《想得》一诗中,“两重门里玉堂前,寒食花枝月午天。想得那人垂手立,娇羞不肯上秋千。”从墙的另一侧设想墙内之人“不肯上秋千”的娇羞模样,增加了这一活动的想象空间。

9、植树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甚至在民国七年一份《呈报七年分清明植树情形并请核销经费》的文件中称:“每年清明植树节应行植树典礼,着为定章”,由此可见,在民国时清明节曾也是植树节。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长得快,因此清明时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的谚语。清明节时,人们多喜种松树柏树于墓前,以寄托思念,而在** 和闽南民间,人们更喜种植相思树,让逝去的亲人有个归宿,让在世的人有思念的寄托。

10、蹴鞠

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在商代就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三国曹植《名都篇》中就有“连翩击鞠壤”之句。
蹴鞠在唐宋时期最为繁荣,经常出现“球终日不坠”,“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的情景,唐代杜甫的《清明》诗中写到,“十年蹴鞠将雏远,万里秋千习俗同”,说明这一活动的普及。而到了宋代,更是盛行,大家所熟悉的《水浒传》中,高逑就是凭借踢技出众而得到宋朝皇帝的赏识,宋代爱踢球,在古画《宋太祖蹴鞠图》也有体现。

11、斗鸡

清明游戏重在喧闹,古人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的时间很长,从清明开始,一直斗到夏至。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可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皇宫里举行斗鸡比赛,还用10床红罗被当作赌注,可见斗鸡游戏之盛,五代女词人花蕊夫人有诗描述了这一情况:”寒食清明小殿旁,彩楼双夹斗鸡场。内人对御分明看,先睹红罗被十床”。

12、射柳

射柳是一种时尚高雅的活动。古人讲究“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同步发展,射便是其中一项。射柳是在细长摇曳的柳枝上,拴上一缕红绸,即是被射的目标,大多是青年男子,骑马挽弓,在百步以外,用特制的前头分杈的箭,射断那枝柳条,待柳条落地之前,飞马前往,将柳条接住。这是考验骑射真功夫的一项运动。
随着后来游戏的发展,具体游戏规则有所变化,据明朝人的记载,射柳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如此一来,游戏的不确定性就增加了,但游戏难度也有所减小。
小结:以上就是关于清明节除了扫墓活动还有其他的一些习俗活动内容,大家可以参考一下,在这清明小长假时期也可以参与一下!希望以上的内容大家会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