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正月十六有哪些习俗?

时间:2019-07-23 10:05:14 八字
导语:正月十六是新年的第十六天,也是元宵节的后一天,这一天是什么日子呢?正月十六有哪些传统的风俗习惯和活动呢?接下来,请大家跟着大师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过年的节日文化丰富多彩,精彩非凡,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就到水墨先生精心为大家整理的春节专题中搜索一下吧!

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正月十六有哪些习俗?(图文)

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

农历正月十六夜,中国传统农历节日之一。一个充满无限乐趣而又欢快的日子。“十六夜,炸麻花,扛笆斗,舞火把,撩人骂,送牛桩,老老少少乐哈哈。”这首民谣不知在我们这里留传了多少年了。所以当有人说,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因为过年不但有好衣服穿,好东西吃,还不需要做家务。大年初一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们并不自由,因为大年初一有许多顾忌,尤其说话做事最不能随便。而正月十六才真正是我们孩子的天下,是大人们随心所欲玩的日子。

正月十六:走百病

所谓走百病,属于古代元宵(或正月十六夜)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又称烤百病、散百病、游百病、遛百病,明清时期尤为盛行。历史上还有“窄窄弓鞋步步娇,银花火树过元宵;出门不为寻亲友,一走能将百病消”的诗句。

正月十六:爬爬城

爬爬城,不腰疼;跑一跑,不见老。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江南地区演变为“走三桥”。江南乡村,水网密布,走个三桥并非难事。
“正月十六,爬城头,走百病,踏太平。”在南京元夕的走百病由桥头走上了城头。据说,明初朱元璋修好南京城后,城墙即成为军事要地,百姓哪能上城墙,更别说玩城头了!后来天下太平,朱元璋特准许百姓正月十六这一天玩一次城墙,聚宝、通济、三山门都设瓮城,正好比走三桥。以此示君民同乐。准百姓变成走百姓,最终传成了“走百病”。

正月十六:摸门钉

此外在“走百病”时,还要“摸门钉”,方能求吉除疾。因“钉”与“丁”谐音,而“丁”又象征男子。因此,妇女们出游,还要到各城门或寺庙去“摸门钉”,需要在黑暗中摸索,不得有照明设备,一次便摸中者就视为有生子的吉兆。

实际上,这些岁时习俗反映某些功利追求的价值取向。走桥所禳的“百病”也未必指“臂枯眼暗”、“头风”之类,乃暗指妇人不孕的无子之疾,借以助孕乞子。桥为连接两岸的津梁。俗信里,小儿出世被认为是从彼岸投胎而来。而月主生育,新岁首次月圆之夜走桥,就是隐喻通阴阳、迎接新生命的行为。

正月十六:偷菜求子

本民间还有一个偷生菜求子的习俗。《清稗类钞》:“广州元夕妇女偷摘人家蔬菜,谓可宜男。又妇女艰嗣续者,往往于夜中窃人家莴苣食之,云能生子,盖粤人呼莴苣为生菜。”以菜象征子女,生为孕育之意。现代在** ,还有未婚女性在元宵夜偷菜摘葱,将来会嫁好老公的传统习俗,俗称:“偷得葱,嫁好公”、“偷得菜,嫁好婿”。

正月十六:烤火

正月十六烤火祛病的习俗多集中北方一代。民间有烤火祛、家道兴旺的说法。北方不少地方都有正月十六“烧柏林、烤百病”的习俗。清朝《大同县志》记载:“元旦,家家凿炭伐薪垒垒高起,状若小浮图。及时发之,名曰旺火。”
小结:以上的文章内容就是大师要告诉大家的农历正月十六是什么日子和习俗的解析,希望大家可以了解一下,也能感受下传统节日的文化氛围哦!

本篇文章看完了,更多精彩内容在春节专题中,一起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