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三伏天有多热?为什么还要戴口罩?

时间:2020-05-10 12:42:15 八字
三伏天一到,大家普遍的心声就是热,就算待在一个地方什么都不做,都会感觉热气上涌,无法忍受。那么,2020年三伏天有多热?为什么还要戴口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在21世纪前后,闰四月属于常见闰月,一般相隔8年或11年出现一次,最长相隔38年出现一次,频率仅次于闰五月。关于2020年闰四月更多内容,欢迎关注姓名姓名算命网。

2020年三伏天有多热?

今年的温度还应结合天气预报才知道,但是随着夏日的提前来到,可想而知,今年的三伏天热度肯定又会创一新高!
我们先从历史来感受一下——
古人有关高温天气的记载较为模糊,常以“酷热”“炙热”“炽热”“晴热”“极热”“炎暑”“炎日”“赤日”“热伏”来记录,所以也就难以考证古代的高温天气到底是多少摄氏度。
据《北京灾害史》和《北京气象志》等史料记载,北京历史上的三伏天曾出现过许多次高温天气,且多在大旱之年。但元代以前有关北京高温天气的记载极少,直到明清之后才逐渐丰富和详细起来。
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明实录》中,有多次关于北京地区暑期高温的记载:
明正统三年(1438年),“六月丁丑,雨泽愆期,苗稼枯槁,有缺群黎秋成之望。”“炎暑炽热,都城门外少见路人,(护城)河水减半,草木遍黄,无以生机。”
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时至四庚之日(二伏),暑热难耐,燕地皆赤日,顺天府各县均有病暍(中暑)者,唯大兴、宛平居多,毙命者百余人。”“酷热已半月有余,炎日气(温)高,(北京)城中车稀人疏,多有渴者沿街而卧。”
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京畿“久旱酷热,诸谷焦枯,疫疠流行”。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大学士方从哲上言:“日者,天时亢旱,雨泽稀微,赤日流金,土焦泉涸,都城内外,疠疫盛行。”
明崇祯二年(1629年 ),“今三伏过半,酷旱不雨,秋禾将枯,农田失望,朕心昼夜靡宁。”“近日顺天府、蓟、涿、霸、昌平诸州皆奏,入伏以来,温高不雨,禾苗渐枯,民不得安。”因持续高温少雨,庄稼旱死,收获无望,使崇祯皇帝忧心忡忡,日夜不安。
清代北京也出现过数次伏暑酷热天气。《清实录康熙朝实录》载:“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六月(公历七月)壬午:今日值盛夏,天气亢阳,雨泽维艰,炎夏特甚,禾苗重蒿,农事甚忧,六月炎暑,自京师至关外热伤人畜甚重。”
《清实录乾隆朝实录》载:乾隆八年(1743年)六月“京师盛暑”。六月初一日,乾隆帝谕:“近日京师天气炎热,虽有雨泽并未沾足,若再数日不雨,恐禾苗有损,且人民病暍者多,朕心深为忧惕。”
又谕:“今年天气炎热,甚于往时,九门内外街市人众,恐受暑者多,著赏发内帑银一万两,分给九门,每门各一千两,正阳门已给二千两,预备冰水药物,以防病暍。”丙辰,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岁。”
《清宣宗成皇帝实录》:道光七年(1827年)六月癸未,帝谕:“京师自闰五月下旬以来,酷热非常,又形酷旱……”同年夏,“昌平大热,人有暍死者。”
《光绪顺天府志》载:光绪元年(1875年),“大暑,人暍死。”“初四日(8月4日),极热,胜于往年,初五日(8月5日),热更甚,流金铄石矣。初六日,连日负贩者有暍死。十五日(8月15日)晴热又如前,暍死者甚多矣。”天气干旱酷热,历所罕见。光绪三年(1877年),六月初八日(7月18日),北京天气“暵干可虑,毒热不可当”。
就上述记载而言,暑日北京能热死人,说明当时的气温不低于40℃。“两代帝师”翁同龢曾任户部尚书,参与过赈灾事务,他对清末的高温天气也有一些记述:因高温天气,“连日负贩者有暍死”,后几日又记:“晴热又如前,暍死者甚多矣。”“因气(温)高不降,暍而病者,无以统计,医药难以顾及。”有气象学家分析:根据翁同龢所云,光绪年间北京伏天最高温度能够达到44摄氏度。

为什么还要戴口罩?

原因可能有:
防尘防晒:北方地区雾霾天气频繁的发作,很多人为了健康就会习惯性的戴口罩。
跟风效仿:模仿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见的,很多时候其实他们自己为什么戴口罩都不知道,只是觉得这样做是一种流行的方式。
遮丑遮脸:由于病症的折磨自己的脸部肯定会出现一些痕迹,为了能够缓解自身的自尊心,不怕别人远离或者是戳脊梁骨经常性的戴口罩来遮掩一下。
大师认为,实际上,天气炎热还是不要戴口罩的好,万一引起脸部过敏或是中暑了就不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