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所代表的四季和方位
玄学离不开五行,也是风水命理预测最关键的核心基础,它在使用时并不是孤立的,要与自然环境,即四季春夏秋冬和方位东西南北中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全盘考虑,才能判断风水与命理的好坏。
其中的原因,五行在每个季节和方位都有它们所旺衰的季节与方向。
五行木:春季旺盛、代表正东方位、天干为“甲乙”、地支为“寅卯辰”
五行火:夏季旺盛、代表正南方位、天干为“丙丁”、地支为“巳午未”
五行金:秋季旺盛、代表正西方位、天干为“庚辛”、地支为“申酉戌”
五行水:冬季旺盛、代表正北方位、天干为“壬癸”、地支为“亥子丑”
五行土:旺于四季(辰、未、戌、丑)月,每个季节的最后一个月、代表正中央、天干为“戊己”地支为“辰戌丑未”
每一个季节分三个月,而五行土旺于四季,也就是旺于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立前各18天。也就是春木旺于72天、夏火旺于72天、秋金旺于72天、冬水旺于72天,四季土也旺于72天,一年四季五行各平分秋色,合计360天。
以上是阴阳五行所代表的季节与方位,要熟悉详记,因为风水命理、中医学等,都离不开阴阳五行。
五行与八卦是如何对应的?
乾兑属金,坤艮属土,震巽属木,坎为水,离为火。
八卦有八个符号
每个符号都可以用文字来表示
分别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五行是五个种类
分别是木火土金水
八卦演化的六十四卦实际上就是表示事物变化的规律,而五行则是表示事物之间的生克,生克变化就是五行八卦的综合体现,但是最终的结果都要归于阴阳。
扩展资料:
五行八卦分为阴阳五行和八卦理论。是古代汉民族的基本哲学概念,是古代的阴阳学说。“五行”具体是指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土行,一直是中国古代汉族先贤从事各种研究的工具与方法,无论道家、医家、兵家、儒家、史家、杂家、历算家都必须精通“五行”。
八卦,是阴阳、五行的延续,也或将万物分作为八卦。八卦是:乾、坎、艮、震、巽、离、坤和兑。八卦通常运用在方位、测卦、风水等学科上。而最能将八卦发挥得淋漓尽致是梅花易数这学科。
易经是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是古代帝王之学,zhengzhi 家、军事家、商家的必修之术。 易经含盖万有,纲纪群伦,是汉族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广大精微,包罗万象。
据《史记·周本纪》记载:文王"其囚羑里,盖益易之八卦为六十四卦"。 也就是说,当时文王(西伯昌)被崇侯虎陷害而被殷帝纣囚禁在羑里整七年,在狱中,西伯昌潜心研究易学八卦,通过八卦相叠从而推演出现在《易经》中所记载的乾为天、坤为地、水雷屯、山水蒙等六十四卦。
参考资料:五行八卦_百度百科
从阴阳五行之说河南开封属于什么方位?
从阴阳五行之说河南开封属于乾位!曾经是八朝皇帝定都的方位。天地生两极 两极生四象 四象生八卦。全文是什么?
这句话出自《易传·系辞上传》的第11章,原文为:“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整段话的意思指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以及表与里的两面,而它们之间却是既互相对立斗争又相互资生依存的关系,这即是物质世界的一般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与毁灭的根由所在。
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天地、日月、雷电、风雨、四时、于前午后,以及雄雌、刚柔、动静、显敛,万事万物,莫不分阴阳。人生之理,以阴阳二气长养百骸。经络、骨肉、腹背、五脏、六腑,乃至七损八益,一身之内,莫不合阴阳之理。这一理论建立至今凡两三千年,仍在为人们描述万象。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互动的关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一体之盈虚消息,皆通于天地,应于物类。
1、两仪
两仪指天地或阴阳。关于“两仪”,综合历代易学家的理论,计有七说:一说为阴阳,一说为天地,一说为奇偶,一说为刚柔,一说为玄黄,一说为乾坤,一说为春秋。但通常是指阴阳。
2、四象
四象即为:太阳、太阴、少阴、少阳。
而其又名:少阳、老阳、少阴、老阴。
从方位角度论四象为:东、南、西、北。
从一年季节论四象为:春、夏、秋、冬。
从飞禽走兽论四象为:青龙、玄武、白虎、朱雀。
3、八卦
八卦是中国古代人民的基本哲学概念,是古代的阴阳学说。所谓八卦就是八个卦相,八卦是由太昊伏羲氏,也就是伏羲画出的。八卦其实是最早的文字,是文字符号。它是中国文化中与阴阳、五行一体用来推演世界空间、时间各类事物关系的工具。
扩展资料: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系辞》认为《周易》是一部讲圣人之道的典籍,它有4种圣人之道:一是察言,二是观变,三是制器,四才是卜占。
“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系辞焉以尽其言,变而通之以尽其利,鼓之舞之以尽神。”即系辞是解释圣人所立的象,而解释系辞的文字叫系辞传。
《系辞》分上下两传,上传、下传各12章。
运用《易经》的基本原理,《系辞传》进行了创造性的阐述和发挥,它把中国古代早已有之的阴阳观念,发展成为一个系统的世界观,用阴阳、乾坤、刚柔的对立统一来解释宇宙万物和人类社会的一切变化。把儒教的思想引入其中,并形成了一定的宇宙观和世界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百度百科-易·系辞传
- 上一篇:古代社会的“五伦”指的是究竟是什么?
- 下一篇:周易与易经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