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易经(第二十二卦)——贲卦

时间:2020-06-07 10:05:29 八字

 解读易经(第二十二卦)——贲卦

二十二、贲卦

“贲(bì)”,文饰的意思。贲卦由噬嗑卦发展而来。《序卦传》说:“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苟合而已,故受之以贲,贲者饰也。”噬嗑通过明罚敕法来整合社会,侧重于以刑狱禁暴,这种整合缺少精神文明的联系,只能称之为“苟合”,即建立在强制基础上的委曲苟且的整合。所以应该继之以贲,用礼乐轨制来文饰,进行精神文明建设。

为了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在和谐稳定的秩序轨道上良性运转,礼乐与刑政两个方面都是必须的,这就是古代人常说的,“礼乐刑政四达而悖,则王道备矣”。然而比较起来,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主要表现在礼乐轨制的文饰上,而且这种文饰侧重于加强精神联系的纽带,着眼于人文价值的认同,其所产生的整合社会的功能比之以刑狱禁暴显得更为重要。

文饰是与质在的本质,文是外在的形式,此二者密切结合,内外一体,不可分离。就自然界的情形而言,其内在本质的依据是阴阳变化,刚柔交错,其外在的形式则是表现为日月星辰的光明灿烂,四时运行的循环交替,万物种类的繁富盛美,光怪陆离,仪态万千,称之为“天文”。

就社会界的情形而言,其内在本质的依据同样是阴阳刚柔的变化交错所形成的协调并济,其外在的形式刚是表现为礼乐轨制的整洁完备,道德风尚的和善淳美,行为举止的合规中矩,称之为“文明以止,人文也”。由于“天文”是由内在本质自然而然表现于外的形式,没有人为的介入,而“人文”则完全是出于人为的主观的设置,经常出现差错,使得文与质的配合不能恰到好处,或者文饰超过了质朴,或者质朴超过了文饰,流入粗野。因此,为了进行人文建设以化成天下,必须正确处理此二者的关系,做到文质彬彬,配合恰当,无过无不及。这就是贲卦所讨论的主题。

从卦爻结构看,贲卦的刚爻与柔爻总体上都象征着文与质密切结合相互文饰的关系。下体离卦,六二作为柔爻来居于二刚之间,这是“柔来而文刚”,以柔为文,以刚为质,内刚而外柔,所以亨通。上体艮卦,上九作为刚爻往居于二柔之上,这是“分刚而文柔”,以刚为文,以柔为质,内柔而外刚,由于内在的本质荏弱,不能有大的作为,所以“小利有攸往”。

这种刚与柔相互文饰的关系表现于自然办称之为“天文”,表现于人类社会则具有“文明以止”的特征,由于下体离为文明,上体艮为止,既有光辉灿烂的文明,又有止于至善的价值目标。所谓止于至善,具体说来,就是人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子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人类文明的发展不能漫无方向,必须知其所止,有一个自觉追求的终纵目标。这个终纵目标就是止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只有牢牢把握这种核心价值观,做到“文明以止”,才能“化成天下”,整合社会,建构一个以礼义为本的和谐有序的文明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