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迎雨,过年好晴天
2016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 18:44:07,农历 2016年十一月(大)廿三。
冬至,是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气,《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也就是说,人们开始过冬至节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开始,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大吉之日。故古代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最近天气真是多变,今天还是晴天,晚上就能下大雨,例如天气预报说近两天全国大部分地区又有雨下,这不又正好到了冬至节气,几乎每次节气都能预报天气。谚语有曰,“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而数九寒天本就是从冬至算起,然后天气渐冷,这是不是意味着过年时候是个晴朗天?想想就是一件美事。
吉时一:寅时(03:00-04:59)
宜:嫁娶、入宅、安床、移徙
忌:祭祀、祈福、开光、上官、出行、求财、行船、起鼓、修造、安葬
冲:猴 (正冲丙申)
煞:北
吉时二:卯(05:00-06:59)
宜:修造、作灶、嫁娶、开市、移徙、安葬
忌:祭祀、祈福、开光、上官、出行、求财、行船、起鼓、见贵
冲:鸡 (正冲丁酉)
煞:西
吉时三:巳时(09:00-02:59)
宜:开市、入宅、修造、移徙、安床、作灶、祈福、嫁娶、安葬、祭祀、出行、上官、见贵、求财
忌:良辰无忌
冲:猪 (正冲己亥)
煞:东
吉时四:未时(13:00-14:59)
宜:见贵、认养
忌:上官、出行、求财、修造、出军
冲:牛 (正冲辛丑)
煞:西
紫微命盘免费排盘抢先看2017年运势吉凶九星命盘看你一生气运
从冬至开始“进九”,也叫做“数九”。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今年冬令进补,来年三春打老虎。所以说,冬至时节进补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习惯之一。如果我们在冬至时节注重进补的话,不仅可以强健我们的身体,还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疾病。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冬至进补的那些事。
一、冬至适宜进补的人群
虽然说冬至时节进补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好处多多,但是冬至进补也是分人群的。如果你的身体健康,体内阳气很旺,那就不太需要进补了。那么,冬至时节哪些人最适宜进补呢?
1、阳气虚弱的人群
上文说到,冬至这个节气是人体阳气最弱、阴气最盛的时候。如果你是阳气虚弱的人群,那么在冬至前后就特别容易出现手足冰凉、感冒流鼻涕、手上长疮等现象。因此,阳气虚弱的人群特别适合在冬至时节进补,我们可以将干姜、人参、辣椒、羊肉一同煮熟后食用,这样可以增强身体内的阳气。
2、中老年人
很多人上了年纪以后,特别希望自己能够长命百岁,延年益寿成了很多人的追求目标。要想健康长寿,中老年人一定要抓住冬至这个时间,因为这个时候进补,养生益寿的效果会加倍。进补的基本原则就是,有不足的就要补充。比如说用脑多的中老年人要多吃核桃,而体力消耗比较大的人群要多吃一些新鲜的瓜果蔬菜。
3、患有冬病的人群
看到这里,很多人都会好奇,什么叫做冬病?其实冬病就是特别容易在冬季发作的疾病,比如说慢性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冻疮和尿多症等等。虽然中医上有这样的说法,就是“冬病夏治”,但是冬季容易患上的疾病,最好在冬季就把它彻底治愈。
一般来说,肾虚肾亏和阳虚外寒的人群最容易患上冬病,而最好的调理方法就是进补。如果我们在冬至这个时节注重进补的话,那么我们就不容易患上冬季常见疾病。
二、冬至进补的重点
冬至进补不仅分人群,同时也有一定的侧重点。我们不要盲目地进补,反而会适得其反,伤害我们的身体健康。
1、注重御寒
冬季最明显的特点就是寒冷,很多人都特别怕冷,很容易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因此,在冬至这个节气,我们进补的重点就是御寒。
中医上有这样一句话,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所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不偏食,多吃点富含钾、钠、钙等矿物质的食物。同时,冬季天气寒冷,身体各种机能都会减退,我们这个时候要增加身体的热量供给,可以多吃一些富含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等食物。
2、注重防燥
冬至进补除了要注重御寒以外,还要注重防燥。因为冬季气候比较干燥,很多都会出现口干舌燥和皮肤干裂的症状,这个时候我们就要补充一些维生素B2和维生素C。我们可以、适当吃一些动物的内脏和新鲜的瓜果蔬菜。
3、 进补不能代替锻炼
俗话说得好,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非常有好处。有的人觉得,冬至时节最适合进补,那就意味着我们只要进补,不需要锻炼了。其实,运动可以改善体质虚弱的症状,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如果我们光注重进补而不加强锻炼的话,这些滋补品也不容易被人体吸收。
结语:冬至这天,大家不妨也随虽大流,该吃吃该喝喝,用心感受我们传统文化里的喜乐和美好祝愿,既是对自己紧绷了一年的神经的一种放松,也是对来年的一种美好憧憬,祝福大家金鸡年大吉(鸡)大利,红红火火,健康平安!
紫微命盘免费排盘抢先看2017年运势吉凶九星命盘看你一生气运
为什么说冬至下雨,过年就天晴,冬至天晴,过年就下雨
这是经过反复观察与实践而得的天气谚语,不能称其为不科学。
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着类似的农谚,比如“冬至天,春节雨雪连(皖)”、“邋遢冬至干净年(赣)”、“冬至晴,正月雨(赣)”、“冬至无雨一冬晴(皖、鲁、川)”等等。这些是经过古人长期观察智经验的总结,是老祖宗智慧的结晶。
在水银晴雨表发明以前,收集任何有关天气的预测数据均是极为困难的。尽管有如天气棒般可提供湿度变化预测的工具,但最可靠的预测天气的方法仍是人类的经验。
扩展资料
天气谚语的特点
1、这些谚语是千万年间农业生产经验的结晶,所多能与现代气象学理论相暗合。但因为受当时生产条件及知识水平的限制,这些谚语大多是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经验,尚不能提高到科学理论的境界。
2、也正是因为这些谚语是农业社会的产物,所以就有很大的地方性的限制,某一谚语在北方非常灵验,在南方则昂事的人眼界狭窄,经验也有限,还不可能从全面联系中观察与分析问题。
3、其中还包括着封建迷信和唯心主义的牵强附但如果我们能用历史唯物论与辩证唯物论的方法去研究,我们就不难去粗取精,发现我们祖先的智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天气谚语
”冬至晴年必雨,冬至暖春节冷“,这句话准吗?
如题目这句话是从老祖宗代代相传的一句谚语。这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冬至这天是晴天,则过年那段时间必定会下雨;而如果冬天是温暖天气,那么到了春节,天气必定会变得严寒。因此在古时候,人们常常用冬至节气的天气情况,进一步推测后期天气,这种推测方法不一定十分准确,但确实是流传已久的宝贵财富。
冬至节气是农民最简单的一种计算天气的方式,对于喜欢翻日历的老农民,他们常常会在一个月前查翻通胜和老黄历查看冬至的具体日期。除此之外,冬至节气当天的天气情况,也可以预测来年的雨水量。比如冬至如果是大晴天,那么在春节期间的雨水量则会比较多。
冬至节气往往代表着寒冷的冬天来临,因为冬至日这天对于北半球的各地方人群来说,是一年之中白昼最短时间最短的一天。过了冬至以后,北半球的规律是昼长夜短,正午时候太阳高度也逐渐上升,预示着冬天真正的来临了,同时,冬至这天可以代表天气由冷到最冷再逐渐转暖的变化规律,所以说冬至是最简单直观预测天气和雨水天气的日子。
古语有云“该冷不冷,不成年景”,这句话是指气候反常情况必定会造成之后的寒热变化。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谚语,除了这句话以外,还有“如果冬至暖,就会冷到三月中旬;如果冬至冷,明年春天就会暖得早”以及“冬至如果天气很暖,那么到夏天的小满为止都会像烤火一样热”的说法,所以谚语只是初步的预测而已。
希望可以采纳我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