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秋节的来历,中秋节何时就成为了法定假日,为什么要吃月饼?
时间:2020-08-13 16:37:43 八字
中秋佳节,是游子返乡,万家团圆的节日。因此中秋节,也是国家法定节假日。那么,中秋节是怎么从最初的不起眼,逆袭进入一线节日队伍的?月饼又是怎么变成中秋节的代表食物?让大师一一为你揭晓。农历八月,仲秋天气,金风飒飒,玉露泠泠,秋天已经悄然而至。那么2020年农历八月需要注意什么?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爱占卦算命网!
当时是叫仲秋,7月是孟秋,9月是季秋……“孟仲季”三个字,分别表示老大、老二、老三,机智的古代人按字辈排行的习惯,在季节名称的前面加上排序,形成月份的别称,这样就再也不怕记混时间啦~
到了国泰民安、以胖为美的唐代,物质生活不用太发愁,精神生活就丰富了,赏月开始成为文人非常喜欢的风雅事。也许是8月的月亮格外圆、亮、大的缘故,中秋与月开始产生密切联系。
比如《全唐诗》里就收录了李峤(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确地把“中秋”和月并列在了一起。
中唐时期以后,涌现了大量有关中秋的文本,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能体现中秋已经成节的例子、文章。
此时的中秋节虽已形成,但还没成“气候”,地位根本赶不上重阳、七夕、端午这些“大节日”,人们并没有很重视。不仅没有法定假日的待遇,当时各种介绍节日、民俗类的图书中,也都没有中秋的影子。
不起眼的中秋节,要是一直这么“平庸”下去,我们今天可能也就不会有吃月饼习俗和重要的假期了。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宋代。
北宋被金人灭国了……山河破碎、流离失所、亲人走散,在这种悲剧情绪下,人们中秋时看到圆圆的月亮,特别盼望合家团圆。这时候,中秋节才和“团圆”产生了联系!
有了这种美好的、正能量的内涵,中秋节有了成为一线节日的资格。
果然,到了南宋时期。《梦梁录》、《东京梦华录》、《岁时广记》等大量图书里,都能看到中秋节的记载,中秋终于跻身重要大节的队伍!
嘉泰三年(1203)时,中秋更是得到皇家盖戳认证。宋宁宗把中秋节列入了官方法定节日!
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秋节基本确立了它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地位。
✦ 很多人认为,大文豪兼大吃货苏轼在《留别廉守》的那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是月饼起源的标志。
可能胡饼、小饼、宫饼……都是月饼的前身,但是当时的文献都没有把它作为中秋节的代表性食物。
将月饼和中秋紧密联系起来,还得到明朝。
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版本: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时,为了瞒过元朝官兵搜查,就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偷送给其他起义军。
起义成功后,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不管这个版本正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就是,在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已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月饼此时已经成了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中秋节是怎么从最初的不起眼,逆袭进入一线节日队伍的?
咱们重视的中秋节,其实在先秦时期还没有”名分“,它只是一个毫无特殊含义的8月的月份名。当时是叫仲秋,7月是孟秋,9月是季秋……“孟仲季”三个字,分别表示老大、老二、老三,机智的古代人按字辈排行的习惯,在季节名称的前面加上排序,形成月份的别称,这样就再也不怕记混时间啦~
到了国泰民安、以胖为美的唐代,物质生活不用太发愁,精神生活就丰富了,赏月开始成为文人非常喜欢的风雅事。也许是8月的月亮格外圆、亮、大的缘故,中秋与月开始产生密切联系。
比如《全唐诗》里就收录了李峤(qiáo)的《中秋月二首》,明确地把“中秋”和月并列在了一起。
中唐时期以后,涌现了大量有关中秋的文本,这一时期也出现了不少能体现中秋已经成节的例子、文章。
此时的中秋节虽已形成,但还没成“气候”,地位根本赶不上重阳、七夕、端午这些“大节日”,人们并没有很重视。不仅没有法定假日的待遇,当时各种介绍节日、民俗类的图书中,也都没有中秋的影子。
不起眼的中秋节,要是一直这么“平庸”下去,我们今天可能也就不会有吃月饼习俗和重要的假期了。故事的转折点发生在宋代。
北宋被金人灭国了……山河破碎、流离失所、亲人走散,在这种悲剧情绪下,人们中秋时看到圆圆的月亮,特别盼望合家团圆。这时候,中秋节才和“团圆”产生了联系!
有了这种美好的、正能量的内涵,中秋节有了成为一线节日的资格。
果然,到了南宋时期。《梦梁录》、《东京梦华录》、《岁时广记》等大量图书里,都能看到中秋节的记载,中秋终于跻身重要大节的队伍!
嘉泰三年(1203)时,中秋更是得到皇家盖戳认证。宋宁宗把中秋节列入了官方法定节日!
在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演变,中秋节基本确立了它在中国传统习俗中的地位。
月饼怎么变成中秋节的代表食物?
✦ 有人说,月饼的前身是胡饼。早在唐朝时,高祖李渊庆祝大将军李靖时,曾手拿胡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还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很多人认为,大文豪兼大吃货苏轼在《留别廉守》的那句“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是月饼起源的标志。
可能胡饼、小饼、宫饼……都是月饼的前身,但是当时的文献都没有把它作为中秋节的代表性食物。
将月饼和中秋紧密联系起来,还得到明朝。
民间一直流传这样的版本: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联合各路反抗力量准备起义时,为了瞒过元朝官兵搜查,就把藏有“八月十五夜起义”的纸条藏入饼子里面,偷送给其他起义军。
起义成功后,朱元璋高兴得连忙传下口谕,在即将来临的中秋节,让全体将士与民同乐,并将起兵时以秘密传递信息的“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此后,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便在民间流传开来。
不管这个版本正确与否,但可以肯定的就是,在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已有这样的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月饼此时已经成了中秋节最具代表性的食物!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