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薄之人,身上往往有这3个特征
“善恶到头终有报,从来因果不用忙。”
人生的命运始终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自己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
一切福气都是自己修来的,一切祸事也是自找的。
身上有这三个特征的人,往往命里福薄,有这三点就要小心了!
01自傲之人
佛经有云:“一切诸慢,凡慢有我,比贪嗔痴三毒更毒。”
人生在世,保持谦虚谨慎始终是一条训言,一旦骄傲自大,逾越雷池半步,那么灾祸必然随之而来。
而历史上,这样的人物也是数不胜数,他们往往聪明一世,蠢在一时。
譬如三国时期,居功自傲的许攸。
官渡之战后,许攸跟随曹操平定冀州,立有功劳,许攸便开始自傲起来,屡次轻慢曹操,甚至称呼曹操小名。
曹操表面上虽嘻笑,但心里颇有芥蒂。
一次,许攸出邺城东门,对左右两边的人说:“这家人没有我,进不得此门。”
后来,有人向曹操告发,于是许攸被收押,最终被杀。
弘一法师曾说:“人生最不幸处,是偶一失言,而祸不及;偶一失谋,而事幸成;偶一恣行,而获小利。后乃视为故常,而恬不为意。则莫大之患,由此生矣。”
福薄的人,身上往往具有骄傲自大的特征。
因为骄傲自大的人做
出失德之举却侥幸获利,便以此为常,渐渐自以为是,目中无人,最终会受到惩罚。
为人处世,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诩自夸,就会自损其才,自伤其能;位高是件大好事,但如果自骄自傲,就会自贬其尊,自嫡其位。
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应该保持谦逊,放低姿态,勤勉做事,低调做人,这样才能成为有福气的人。
02尖酸刻薄之人
曾国藩说过:“薄福者必刻薄,刻薄则福亦薄矣。”
从前有个位老秀才,天性尖酸刻薄,凡是好人好事,都刻意挑剔甚至谩骂,故而得了个“赛商鞅”之名。
有一次,一位翰林院编修先生去世,他的门生为其筹款,料理丧事,并赡养抚恤他的妻儿,事事办得周全妥贴。
赛商鞅知道后,说:“世间哪有这么好心的人!他们分明是想借机沽名钓誉,从而博得别人的称赞,将来好攀附权贵罢了。”
还有一次,一个乞丐的母亲不幸病死于路边。乞丐为了安葬母亲,便跪在路旁,向路人乞钱买棺。他面容憔悴,形体枯槁,人们纷纷施舍给他钱物。
赛商鞅看到后,却说:“这人就是借尸发财!那病死的,还不一定是他母亲呢!什么大孝子!骗得了别人,可骗不了我!”
赛商鞅总是这样尖酸刻薄,所以人们都讨厌他、回避他,更没人敢请他教书。
因此,他一辈子不得志,最终贫困潦倒而死。他死后,他的妻儿流落街头,十分悲惨。
《了凡四训》中说:“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余好洁,宜无子者一。”
意思是污秽不洁的地方,利于生长,生长的东西多,而水过于清澈,鱼就无法生存。
人生在世,要学着接受生活里面的不完美,接受缺憾。
待人无情,事事苛求完善,强求完美,既是伤害他人,也是残害自己的身心,甚至会使自己寸步难行。
世上之事,没有十全十美。一些看不惯的人,不合心意的事,只要不超出原则,与其抗拒纠缠,不如坦然面对,欣然接受。
不要把自己想的太完美,也不要太把自己当回事,随和自然做人,心平气和做事。
所以,做人要厚道,不要自命清高。
对人对事,不要过于苛刻,不要尖酸刻薄,不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能坦然自若,与他人和谐共处,这样的人,福气自然会多。
03言而无信之人
古语有云:“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春秋时,齐襄公派大将连称、管至父去守卫葵丘。
连称问齐襄公:“我们何时能返回?”当时正值西瓜成熟的季节。
齐襄公边吃西瓜边说:“明年西瓜成熟时,我派人替换你们。”
然而一年后,齐襄公却忘了约定。管至父只好送回一车西瓜,提醒齐襄公按时替换的约定。
齐襄公收到瓜后十分振怒,平静后,对送瓜的人说:“他们要想回来,就再等一次瓜熟吧。”
二人见齐襄公言而无信,又气又恨。后来,他们二人参加叛乱,杀死了齐襄公。
“言而无信非君子,反复无常真小人。”
诚信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我们和别人交往,若想赢得别人的信任,必须诚信相交。
齐襄公因言而无信,最终落得被人推翻,死于非命的下场。
人一旦失去诚信,就像是车没有了轮子,根本无法前进。做人,失信是最大的破产。
如果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失信于别人,那么时间一长,大家都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都会都离你而去,最后只剩你一个人孤苦伶仃,更不用说福气会来眷顾你了。
因此,凡事一定要言而有信,诚信方能成人,守信才能换取别人对你的尊重,才能积累福气。
▽
老子也曾说:“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
事物是有两面性的,福与祸是互相依存,互相转换的。
一个人只有提高自身的修养,不拘小节,以诚为本,懂得感恩,多行善积德,才会成为有福之人。福气不是用之不尽的,而是需要后天一点一滴积累的。
因此,命里福薄之人,一定要改掉这三个毛病,因为一旦具备一点也会阻碍福气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