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底层逻辑开始拆解《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时间:2019-11-21 09:19:29 八字

  有一段时间,在同学微信群里几位胸怀家国天下的大佬对一些社会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论战,从穆斯林在欧洲的泛滥,到国内的教育困局,最后发现无论东西方社会似乎都走入了死局。这段争论久久在我脑中回响,近日再一次阅读《道德经》,也许能借助先贤的智慧把这些复杂的问题理出头绪。

  据说《道德经》是全球翻印数仅次于《圣经》的著作,但对于现代社会来说,道家核心的“清静无为”思想却不啻为一口浓浓的毒鸡汤,哪怕在中国历史上,道家哲学并未被执政阶层主动接纳,“小国寡民,无为之治“也从未在道家哲学的故土开花结果,我觉得根本原因是人性对理性的排斥,是“我执”对“无我”的抗拒,这也是很多社会问题的根源。

  我们从底层逻辑开始拆解《道德经》的哲学思想,第一层道家的宇宙观。“道”是无相无形的宇宙本体,借用《易经》上的一句话,“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道”是物质形成之前存在、语言无法描述(非逻辑)的,暂且称之为“道“。然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本身是非逻辑的,不代表任何分别的概念,“道”生的“一”并不是数字“1”的概念,Clyde理解为“0”(阴阳合一)的概念,然后产生了“1”(阳)和“-1”(阴)的概念,也就是相对的概念,然后“三”(-1、0、1)生万物,等同于数学上有了加法概念,自然可以推演出整个数学体系。到这里再回头理解“道”的概念,大概就能意会了。

  第二层,道家的社会观。既然世界万物由“道”创生,由“道”驱动,那就用符合“道”的方式组织人类的生活就可以了。在道家哲学里,“道”代表了宇宙最高级别的理性,以感性的文字来表达,“造物主对人类既不偏爱,也不厌恶,只是漠不关心”,在《道德经》则表述为“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下一句“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则是老子眼里的优秀统治者的行为方式。具体化为“不上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不乱。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恒使民无知、无欲也。使夫知不敢、弗为而已,则无不治矣。”这意味着什么呢?控制聪明人的生存空间,控制定价,保持民众的低知识水平,打压独立思考,保持低物价水平和低水平的物质消耗,这感觉很熟悉,我们文革时期好像就是这样,不过执政者可能还不是体悟到“道”的圣人。

  按道家社会观发展的人类社会会是怎样的情况呢?一、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其缓慢,因为聪明人都被社会打压;二、商业极其不发达,因为聪明人都被社会打压;三、社会形态极其松散,因为对违反规则的聪明人进行大规模系统性的控制和惩罚。所以在道家哲学引领下的社会必然只有“小国寡民、鸡犬相闻”的小规模社会形态才能维持。另一方面,好处也是明显的,因为医学不发达,人的自然寿命短,世界人口会控制在较低的增长率,小政府、低税负、公平、低碳、没有宗教矛盾、没有种族冲突、没有发动战争的能力,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可以获得在地球上更长繁衍生息的时间,开拓外星殖民地的时间表可能会延后数万年。

  任众生自生自灭,不干预,是道家的社会观,这对百年生命的人类来说,无论是取得优势的个体,还是弱势个体都是不能接受的。细胞生命经过大约6亿年进化,成为宇宙间稀有的低熵体,身负着传递生命信息和种族延续的使命,无论是细菌还是人类。细胞生命的延续有两种方式,快速复制和个体寿命的延长,简单结构的生物以前者为主,复杂结构生物以后者为主,前者需要获得优质的复制细胞原料,后者则需要优化遗传基因对抗生存的环境威胁,孟子精辟地总结为“食色性也”。生命已经沿着“形而下谓之器”的道路上前进了六亿年,六亿年的进化早已颠覆了道家理想国的生物性基础,人类的大脑已经进化出了自我意识和情感,还有生物本能之上的更高级算法“博弈”。

  自私和回避痛苦是被固化在人类大脑里的算法,在生物性上保护了物种的延续,但也是几乎一切社会问题的根源。全体愚民保持对自我意识的压抑和对痛苦的麻木是不可持久的,总有一些优秀的基因会找到让自己的基因在群体得到竞争优势的办法,这对人类种族的延续是有利的,所以这种压制其实违反了自然规律。从人类的角度看,老子可能错了。当这一轮人类文明终结时,病毒和细菌也许仍能在地球生存繁衍,也不会感到悲伤,从超越人类的角度看,老子又是对的,人类的高度智慧并不意味着得到种族生存的最优解。自然的平衡可能就在给了人类大脑高度智慧时,也在大脑里种下了制约该物种无限扩张的封印,最终能改变人类命运的钥匙仍要到回到“道”中寻找。

  历史在文明与野蛮的交锋中演化和轮回,其根本是人性和生物性之间的战争,当文明的罗马帝国被野蛮的日耳曼人消灭的两千年后,文明的日耳曼人面对的是人口增长率更高的穆斯林。中国的历史也是游牧民族击败中原文明,然后被同化再被击败的轮回,最终不灭的是文明,被消灭的是野蛮,是否当文明传遍地球各个角落,种族之间的博弈就可以被消灭?Clyde的答案是不能,人性不灭,博弈不止,文明只是不同的博弈规则。通过文化输入、产业分工、贸易摩擦等“文明”的战争。科幻著作《三体》写的是星系间的社会问题,“黑暗森林法则”是“形而下”的社会进程中不可避免的结果,“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兽性,失去所有”。

从底层逻辑开始拆解《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人类无尽的欲望和有限的资源最终需要达到某种平衡,东西方使用了不同的方式。西方民主建立在人性贪婪和自私的假设上,用一套制衡的制度把坏人们组成一个公平的集体,另一方面用无限次博弈目前最简洁的次优解-“以牙还牙”的方式,惩罚破坏规则的个体,维持社会的平衡。东方则寄希望于品行无私的“圣人”来分配社会资源,达到社会的公平,目前看来东方的“圣人”模式被碾压了。古代的圣贤最终都没有得到执政者的青睐,皇权本身并未认可圣人的世界观,只对民众做了文化输入,作为博弈中新增的道德筹码。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面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这段话很有意思,当社会开始强调某种东西,就是其消失的前奏,把这个原则套用在很多方面都可能是真知灼见。当主流媒体开始宣传经济崩溃论,鼓励民众投资黄金时,恰是黄金20个月最高位;控制房价时,恰好是暴涨前夕;学生减负,恰好是全民奥数的开始。社会的教育都有内在目的性,物质社会的发展趋势是社会需要大量实现基本功能的模块而不是思想家和艺术家,当我们焦灼于教育困境时,其实只不过是对社会发展磨灭个性的对抗,而其趋势本身是不可抗拒的。

  第三层,个体的价值观。“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道家哲学认为个体保持清静之心自然感知“道”的运行,没有自我,也就没有分别,没有欲望,也就不会没事找事、惹祸上身,活到天年。道家哲学虽然没有得到执政者的青睐,却顽强存在于知识分子中,功成身退归隐山林成了很多士大夫的终极归宿。好莱坞电影大多以英雄和爱拯救地球结束,而东方的著作大多把归于虚无作为结局。贾宝玉跟一僧一道走了,花和尚在潮信中圆寂。老子自身的修炼达到何种清静程度Clyde还理解不了,否则后世也不会产生内丹修炼者和《周易参同契》了。只是设想一下,如果自己在静坐中达到虚室生白,观察到宇宙微观世界的运行时,一定会有一种强烈的空虚感。释迦牟尼证悟后的第一选择是入灭,老子最终也选择了西出函谷关,人类只懂得为了生存而博弈,这些宇宙大道他们怎么听得懂呢?

  谨以此文献给在Y中学的同窗周同学,希望从文中能找到我们的共鸣点。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