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四柱的天文学意义(二)

时间:2021-03-13 20:54:19 生肖

解释八字的古天文学意义需要两套玄学概念: 1、阴阳五行,天干和地支; 2、六十甲子的年柱、日柱;月柱和时柱。

八字跟天文学

玄壶堂主

再说六十甲子的年柱、日柱;月柱和时柱。

八字年、日地支是正儿八经与十二地支对应,具体参照“干支的来源:十二地支来自于地球与北极星”一文。八字中的年、日地支是实的,月时地支是虚的,所以一个人的八字以年和日代表“命主”,具体25岁之前,年柱代表“命主”;25岁之后,日柱代表“身主”。

月和时都是年和日遁出来的,遁月从年,年月又为一体;遁时从日,日时又为一体。

因为年日两柱不变,月和时不断变换,所以可以年日为“阴”,月时为“阳”,阴从阳,月时的阳就是外在环境,所以有时候“人”身不由己,随着环境变动和改变。

年柱:

古法八字以年命推算,因为年命主导一个人“气”的来源,年干是人出生时候地球上空五行之气的性质,甲己为土气,乙庚为金气,丁壬为木气等等。

这里涉及到天文学与《黄帝内经》中的“五运六气”,而且五运六气专门针对“年”来说的,是以年为单位推论的大的“天气”运转,日柱就不能论“五气”了。

年的长度在八字中以回归年为准,虽然年有恒星年、回归年,恒星年计算一年的时间以某一固定恒星为参照;回归年计算一年以地球上的四季光照为参照。

也就是说,年的五行之气又“天”决定,但年的长度由“地”决定。

年气定位了,地支怎么对应呢。这就是六十甲子的“玄学”贡献了,天气快,地气慢,干支纪年以木性生长之气的“甲”为开始,但十二地支中代表的地气落后天气两个单位,故而以“子”开始。代表“甲”年土气行经天空时,对应的地面是“子”之气。

日柱:

八字的日柱是一个难题,以下论述有待研究。

在“干支的来源:十二地支来自于地球与北极星”一文中,日柱的地支也是跟年地支一样,由北斗七星定位的。

北斗七星分别按年按日遍历十二宫,所历一年之春夏秋冬四季,与一日之晨午昏夜,行度相符,即以斗纲所建,春行寅卯辰宫,夏行巳午未宫,秋行申酉戌宫,冬行亥子丑宫;晨则行寅卯辰宫,午行巳午未宫,昏行申酉戌宫,夜行亥子丑宫。是以,对照行度,春比之日东升,夏比之日中天,秋比之日沉落,冬比之日反背。

又因为八字中的日柱不是从年或者月遁出来的,显然跟年一样都是实际本源存在的,可以借鉴古人六十甲子起源的理论:

当祖先在某个冬至日朔日观察到五星连珠的情况,定下那天那时为甲子年甲子月甲子日干支系统的起始点,就是希望后天的八字系统能够模拟天体的运行规律。

说明,日柱是根据天体运行推算出来的,用的是天体运转周期的可公度理论。

以上论述还能得出一个结论:

1、年和日则自始至终,自古以来都是固定的,月和时的长度是不断纠正调整的。

“月”有恒星月(月亮实际围绕地球公转时间)、朔望月(朔、望月相变化周期)。八字的月采用朔望月;时柱的时辰,则是根据太阳光照长断,地球上每个地方都不一样的。

2、年、日是天球赤道坐标系,注重北极星和北斗七星;月、时是黄道、赤道坐标系的结合,注重太阳和月亮。

再看月柱、时柱:

月柱:

月由年遁出来,是把以回归年再分成12等分,利用十二地支标识。

月柱地支的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朔望月」是月球接连两次朔(新月)或两次望(满月)相隔的时间,即29.5306日(29日12小时44分3秒)。

朔望月是月相变化周期月,涉及到太阳、月亮、地球三大星体。

以朔望月为月柱是非常有智慧的设定,把地球或者说眼光从遥远的北极星拉回到太阳系,考虑太阳、月亮的影响,这样远近兼顾。

卦气体系:

月相的变化在八字命理中,实际是卦气的应用,也就是跟八卦、月体纳甲有关,但现在八字理论中卦气已经不长用了,民间还有命理师用卦气来推命、断兄弟个数,考刻定时。

八字月柱的应用,还有两个体系:

一个是24节气体系,属于黄道体系,八字应用就是定大运、人元司令、四季王相;一个是28星宿体系,属于赤道体系,八字应用就是地支藏干八字跟天文学,或者星宿推命法。

先说朔望月与24节气的融合:

朔望月与24节气使用的黄道经度有两个交集那就是朔、望两点,其他地方就不重合了八字跟天文学,必定一个是黄道,一个是月相黑道和白道。

注意:现行24节气是“定气法”,采用黄道划分,才出现上面朔望的两个交点,因为太阳黄道与月亮黑道白道只相差4/5度角,基本重合。但是古代24节气划分还有另外;两种坐标,一个是北斗七星,天赤道;一个是太阳光照的平气法,回归年制,后面会详细介绍。

农历以朔为每个月的开端,这时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等,日食发生时必定是朔;月食发生时必定是望,这时月球和太阳的黄经相差180度。

八字跟天文学

24节气与黄道对应:

从地球观测,太阳一年里在恒星间或天球划过的轨道称为黄道,以 360 度黄经来量度。二十四节气正好把黄道分成二十四等份,即每个气相差黄经 15 度。春分时黄经为 0 度,清明时黄经为 15 度,如此类推 (表一)。

八字跟天文学

春分和秋分昼夜平分,夏至昼最长(北半球,下同),冬至昼最短,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是古人最初确立的气。其后加入的是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至于其他的节气,便以该段季节常见的天气现象或农业活动而命名,这些节气某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中原地区的气候。

农历规定每一个月必定要有一个中气,没有中气的月份,便成为前一个月的闰月。原来 19 个「回归年」共有 228 个中气和 235 个「朔望月」,即是有7个月没有中气,这些没有中气的月便正好成为闰月。

二十四节气与黄道十二宫:

跟二十四节气相似,古代的黄道十二宫亦是以春分点为起点而把黄道分为 12 等份(图二),因此占星学中十二星座的开始及结束日期或其前后一天必定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中气。

八字跟天文学

注:十二星座对应的黄经度是在二千多年前定下的,由于地球自转轴的摆动,现在观测到的星座位置与黄经度已不符。

北斗七星定24节气:

“二十四节气”是干支历中表示季节、物候、气候变化以及确立“十二月建”的特定节令。北斗七星循环旋转,这斗转星移,与季节变换有密切关系。

以北斗星斗柄所指的方位作为确定季节的标准,称为斗建,亦称月建。

干支纪元法,正月建寅,立春为岁首,交节日为月首。

干支历将一岁划分为十二辰(“十二月建”),“建”代表北斗七星斗柄顶端的指向。

上古时代以北斗斗柄顶端的指向来确定“二十四节气”,斗柄旋转而依次指向“十二辰”,称为“十二月建”(或“十二月令”)。

北斗斗柄指向确立的二十四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在古老文化中,干支时间和方位以及八卦是联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后天八卦的艮位,是年终岁首交结的方位,代表终而又始,如《易·说卦传》:“艮,东北之卦也,万物之所成终而所成始也。”即,斗柄从正东偏北(寅位,后天八卦艮位)为起点,经南、西、北旋转一圈,为一周期,谓之一“岁”。故,寅月为“春正”,立春为岁首。

“平气法”定24节气:

西汉时,“二十四节气”名称首见于文献《淮南子·天文训》。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吸收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农事的历法补充。

采用“平气法”(即平均时间法)划分节气。

“平气法”用立杆测影确定黄河流域的日短至作为冬至日,将冬至与下一个冬至之间的日期平均分成十二等分,称为“中气”,再把相邻“中气”之间的日期等分,称为“节气”;平均每月有一个“中气”与一个“节气”,统称为“二十四节气”。

“平气法”是时间平均法,每个节气间隔时间约15天,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平气法”划分的节气,始于冬至,终于大雪。

“定气法”定24节气:

现行的“二十四节气”来自于三百多年前订立的“定气法”(1645年起沿用至今)。1645年,正好是清初西方传教士将西方天文传入中国的时候,康熙帝采用西方天文订立历法,所以才出现“黄道”标准,黄道是西方的天文坐标系。

因此说,“定气法”是受西方历法影响的,中西结合的24节气制定法。

“定气法”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节气的方法,即在一个为360度圆周的“黄道”(一年当中太阳在天球上的视路径)上,划分为24等份,每15°一等份,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但排序仍习惯上把立春列为首位),按黄经度数编排。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每“节气”的度数均等、时间不均等。

廿四个节气是24个时间点,“点”具体落在哪天,是天体运动的自然结果。

“定气法”划分的节气,始于立春,终于大寒。

再说28星宿体系:

这就回到天球赤道体系,以地球为中心,北极星为北天极的天球,天球赤道上分布着28星宿。

典型的八字28星宿论命法,如“巾箱秘术”,《巾箱秘术》最显著的特点是:

诀言大都以“天星、天神、二十八宿星”等隐于十二地支及十天干中。很明显,这种以天赤道28星宿论命的八字术是中华传统命理预测术。

例:

乾 1956年12月26日寅时

丙申 辛丑 戊戌 甲寅

大运: 壬寅3 癸卯13 甲辰23 乙巳33 丙午43 丁未53

巾箱诀言:

隐藏内容,您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方可查看

End

戊土坐戌生丑,时归甲寅,断:白手成家,自打江山自享成,中年大发武贵,命、运已定。事实均如所测。

八字跟天文学

八字跟天文学

时柱:

时柱就是借用十二地支,根据地球一昼夜的光照来平均划分的,反应的是地球的自转,是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也是八字中时间刻度最小的一柱。民间还有时柱再细分成初中末三刻的考刻论命法,这里不再详细论述了。

综上所述,八字是基于古代天文学的高级文明,涉及太阳系内的太阳、地球运动,月相变化,太阳系外的北极星,北斗七星,二十八星宿,还有“五运六气”、节气变化等等,是一整套天文系统,其中的智慧可见一斑。

由此看来,简单的“八字”绝不是信口开河、故弄玄虚的迷信糟粕,至于天体运动如何与人命运联系,这又是另外一个深入的课题,之前玄壶堂也有文章论述过。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