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图有真相】从风水格局到清修日常,关于龙泉寺的最全报道

时间:2021-03-13 20:56:17 风水

最近,龙泉寺这个话题又变得火热起来。“一夜之间被刷屏的神秘科研组织”、“扫地僧点化微信之父,清华北大学子排队出家”...

故事讲得神乎其神,寺庙名声闻名遐迩。可龙泉寺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为何成为工程师向往而不得之宝地?与其他的寺庙有很大的不同?谜一样的龙泉寺通过网络上的热文描述肯定不全面。于是小爆决定亲身体验一番。

风水篇

龙泉寺处于北京海淀区的西北角,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内,坐落于北京西山凤凰岭山脚下。

龙泉寺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苏家坨镇凤凰岭雄狮峰脚下,其寺俯视京城,环境优美,郁郁葱葱,熬狱沟横穿寺内,昔日沟内泉水终年流淌,寺南有龙泉池,传说有条赤链金蛇经常出现,龙泉寺因此而得名。

龙泉寺始建于辽代应历初年,至今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原址坐西朝东,至清乾隆后期,昌平州府在原寺东侧以金龙桥为中轴线将寺院改为坐北朝南。后改大门为过道,入门两侧有钟鼓两楼,在往里为大雄宝殿,供奉释迦摩尼、药师佛、阿弥陀佛和十八罗汉,南北配殿分别供奉达摩、关羽,高台上供奉“西方三圣”。

尽管佛教教义,本不重视易理风水,认为一切外在条件,皆取决于修炼者的内心。佛教一句名言:“世上本无穴,穴在我心中。”但佛教圣徒们却仍然为寺庙风水的好坏大费心力。

“环若列屏,林泉清碧”,“宅幽而势阻,地廊而形藏”。另外,龙泉寺不避形煞(峭壁、怪石、山顶端等),又将特煞转化为特吉。总结说,龙泉寺的选址山清水秀、风水极佳。

交通篇

城区到龙泉寺的公交车只有一班,穿过村寨里面曲绕的羊肠小道,公交车停靠在凤凰岭山脚下的车站。20多公里走了顿挫颠簸了一个多小时才到。不过西天取经况且十万八千里,这20公里的路简直不值一提。下了车抬眼就可望见纯净的天、连绵的山。不用担心问路,随着三五成群走着的人们的方向,就可以找到龙泉寺。

沿着山坡往上走10-15分钟,到达凤凰岭自然风景区,风景区是收费的,成人票价25一位。龙泉寺坐落于凤凰岭自然风景区内,检了门票沿着中线景区走不远就可达到。

(沿途的山与树)

寺庙最近在建造新楼。负责建造的工人不是工程队的施工人员,而是龙泉寺的僧人师傅们。据说寺内有许多专家和工程师,寺院建筑图纸也都是自己设计的,有的居士捐助建筑材料,义工修建。全部算下来也花不了多少钱。

僧人走过时,义工和某些客人都双手合十向师父们行礼,恭敬虔诚。

(很多义工、僧人在场地忙碌着)

客堂是供深入探访者进行信息记录的,普通探访者多是不用登记,直接穿过客堂便可看到传说中的龙泉寺。

晨钟暮鼓和门前丰茂的古柏。

红墙斑驳,古朴的山门,两尊小石狮子蹲在门外,处处都透露出其悠久的历史。

景观篇

山门

过山门也是有讲究的哦。山门意为寺院正面的楼门,一般有三个门,所以又称"三门"。象征“三解脱门”,即“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一般的人只能走左边的那道门,中间的那道门,天子、宰相、出家人才可以出入的,也叫空门。男性客人先迈左脚,女性客人先迈右脚,遵循左门进右门出的原则。而且一定不能踩踏在门槛。

金龙桥

金龙桥是座单孔古石桥,距今一千年以上。关于金龙桥,传说是龙泉寺第一代主持僧继升和尚禅寺周边风水,在三圣殿后龙泉池旁修炼,经常能看到一条金蛇在水中游动。一日继升和尚外出化缘,回来时大雨滂沱,山水瀑涨汇聚到熬狱沟内狂泻而下,洪水把继升和尚阻挡在南岸,无法渡河回到寺里,继升心里十分着急,正在危急万分时刻,只见一条金蛇驮着箩筐朝他游来,继升和尚见后大喜,乘之从南岸游渡到北岸,从此之后,金蛇经常驮继升和尚渡河。继升和尚外出化缘三年,筹集资金建造了这座石桥——命名为金龙桥。

跨过山门,脚下便是金龙桥。千年的历史后,金龙桥历经风化,斑斑驳驳。

(桥下的泉水不是很多,大概和新建舍楼有关系)

古树:本是雌雄两棵银杏,历史久远,现如今已经盘结成了一株。枝叶婆娑下,听僧人讲有关它的传说。有人目睹到银杏幻化为人、曾在树下许愿灵验之类。因此被信奉者奉做神树。

山门内的金龙桥和桥畔的银杏树于此聆听过大师们“望人骨以标行路”西天取经的故事,亲见过香客如流的盛会禅寺周边风水,经历过门可罗雀的沉寂,也见证了2005年学诚法师住持之后的振兴。

大雄宝殿很小,主要是供外人礼佛,僧人日课诵经的地方在可容纳百人的佛堂。

银杏树左手边的院门影墙上,是印光大师题字的“南无阿弥佗佛”的字样。

银杏树右手边沿着石板路走,可以到寺内图书馆以及食堂。

和尚塔

寺庙东边有继升和尚塔,据说继升和尚圆寂那天,天空祥云万里、地面百鸟啼鸣。僧众诵经四十九天。该塔发出淡雅的檀香味持续了三年之久。

(去往继升塔的石阶)

龙泉图书馆

图书馆,也被称作藏经阁,是寺院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大厅里有佛教普及性读物供借阅,书库中收藏了不同朝代、国别、语种的数十万册经书。龙泉寺首任图书馆馆长贤才法师,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在众僧用手整理典籍时他编写出了一套相当靠谱的编目管理流程,建立起了馆藏目录体系。15万册藏书的图书馆还有专门的恒温系统,让书籍在最合适的环境下得以很好地保存。贤才法师特别强调:“不是自主研发的,毕竟大的程序没有办法,不要夸大,要实事求是地说。”

日常篇

用膳

图书馆的前面空地,新种了一些蔬菜。茄子、西红柿一排排,很规整。

龙泉寺用膳时间只有三个点:早六点、午十一点、晚六点,错过了无零食充饥,只好难为肚子。是以常见僧人和居士们踩着点前往斋堂,止语、端坐、念诵《供养偈》、就餐。

关于午斋,俗人11:00时左右过去,自行领取筷子和2个碗平放到面前桌子上。会有义工师兄,给你盛饭,1份米饭,2份素菜和一个水果。如果饭菜不够可以举手示意。

“佛家一粒米,大如须弥山。”用斋完毕,要用热水冲碗,和着水将碗中残余饭粒一饮而尽。

请香

很多人进庙后,会向神佛虔诚的烧香。香火一般都在寺庙中请。经济条件允许,可以往功德箱中放点功德钱,如果困难,佛菩萨也不会怪罪。

龙泉寺烧香是不要钱的。

相比之下少林寺烧香可不是这么便宜。

龙泉寺中还出售一些与佛教有关的东西(贤二周边),用来弘法利生。物件定价都很靠谱,看出来仅仅收个成本。在寺中买东西不称买,而是“请”。

(贤二帆布包18元)

出坡

出坡是中国佛教特有的名词,大概意思就是劳作。“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出坡是僧人每日的修行。目前龙泉寺在修建新楼,时常可以看到僧人义工在施工场地忙碌。

早在2003年修缮龙泉寺的时候,学诚法师说过,“几年来,龙泉寺边设计、边施工、边筹款,可称作‘三边’工程。这不是说,把龙泉寺全部设计好,才去建,才去做,这么做的话,就不会充分体现集思广益。”

很多僧人师兄是建筑师或者名校土木系出身,他们让工程团队的专业性得以提升。还有一部分僧众则是在“实战”中自学了土木工程学和建筑学,出坡时每天钉在工程现场,观察每个施工细节,向施工人员讨教,据说现在已不比建筑师差太多了。

说不定你一个转身,就会遇到一个清华土木系的高材生或者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的老师。

(会开挖掘机的大师兄)

出家?义工

龙泉寺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奔走忙碌着的义工。所谓寺院义工,也就是无偿地给寺院干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大事、小事,总之,就是凭借自己的发心,来寺院自觉自愿地做一些帮助,以护助佛、法、僧三宝。

龙泉寺会针对一些出坡活动进行义工的招募,去寺院做义工是大功德的事情,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时常关注龙泉论坛。

真正进龙泉寺出家当和尚,恐怕就没那么简单了。

想到龙泉寺出家,都要按照另一套标准接受考察。“发心出家者,首先以义工身份上山常住;然后申请出家者组班,成为准净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其中的合格者得以与僧团共住,成为净人。再按照出家人的日常作息接受一段时间的锻炼,其中的合格者得以剃度出家,成为沙弥;待因缘合适时,沙弥受具足戒,成为比丘。至此,他才算真正出了家。”

本文由IT**汇(ID:baoliaohui)原创,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如需授权与后台联系。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