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山风水宝地 中原
文/单之蔷
核心提示
5月6日,河南日报报业集团与《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联合在郑州举行《中国国家地理》“河南专辑”全国首发式,历时数月制作完成的“河南专辑”终于揭开了她神秘的面纱。
这是继xinjiang 专辑、四川专辑、大香格里拉专辑之后,《中国国家地理》再度推出的一个地域专辑。与前几次推出的单本地域专辑不同,“河南专辑”分为上下两期,集中展示河南的风貌,这在《中国国家地理》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已经面市的上期关注的是河南的自然山水,主要篇目有:太行山,把最美的一段给了河南;红旗渠:传奇与尴尬;伏牛山:恐龙没落的见证者;黄河与河南的纠缠;黄河:中华文明的宿命之河;能把黄河下游挪一下吗?洛阳牡丹:华贵与历史共舞;开封菊花:天作人合的奇迹;少林,为何与奥运失之交臂?
随后即将推出的下期则重在人文,重点篇目有:为什么说中国人的祖先多为河南人?走四方的河南人;中国的厨房;中国文字的故事;中国市民的摇篮等。
《中国国家地理》是一份创刊近60年的国家级大刊,月发行量70余万册,是我国影响最大、最具权威性的科学传媒之一,由河南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大河书报刊销售有限公司承担河南地区的总发行。
首发式上,省会文化界、旅游界、新闻界人士济济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盛事。大家认为,作为一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权威传媒,《中国国家地理》这次精心推出的“河南专辑”,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文图兼美,将帮助更多的人发现河南、认识河南、走进河南。
“河南专辑”一个最大的亮点在于,她经过科学的考证,首次提出了“中原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的概念。首发式上,《中国国家地理》执行总编单之蔷发表了主旨演讲,他纵览五岳山水,循着中原地理区位在历史上的发展脉络,生动阐释了这一令人耳目一新的概念。本版今日摘要刊登这一演讲,以飨读者。
依山面水:
中国古代的理想栖居地
另一种语言:
风水宝地的科学解读
我对着一张中国的地形图反复端详,越来越觉得中原大地是一处绝妙的风水宝地。只不过,她的空间尺度巨大。
中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中原大致指的是现在河南省的范围,古时又称中州,有九州之中的意思;广义的中原指的是华北大平原,也就是由黄河、海河、淮河冲积形成的大平原,河南在这里也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风水是中国独有的一种文化。风水的理想模型就是一个由山和水围合起来有出口的地方,其实就是一个盆地。为什么中国人有这样的偏好呢?据研究,中国的早期文明萌发和成熟于盆地之中。因为,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不喜交换和贸易,而围合起来的盆地既有安全感又能满足人们的需要。
理想的风水宝地是这样的:背依绵延的群山,面临开阔的平原,前面还有像屏风一样的山。河水蜿蜒曲折在前面环绕流过,两侧有重重山脉遮掩拱卫。
另一种语言:
风水宝地的科学解读
从地图上可以看出,中原大地山环水抱。围护中原的山脉有三重,一列是主山,是中原大地背依的龙脉之山——天山—昆仑—秦岭山系。
过去人们只见秦岭不见昆仑,称秦岭是中国的南北分界线,这种看法很不全面,地质学者已经证明秦岭的地下岩石系统与昆仑是统一的,是同一山系。秦岭分南北,只分了中国中部一小段,只有把昆仑与秦岭联系起来看,包括东昆仑、中昆仑、西昆仑,喀喇昆仑和天山山脉,你才会看到一条气势磅礴的把中国一分为二的中央山脉。它从帕米尔高原腾空而起,天山是高昂的龙首,西昆仑、中昆仑、东昆仑、巴颜喀拉山、秦岭是辗转腾挪、跌宕起伏、蜿蜒飞舞的龙身,洛阳、郑州等城市依附的伏牛山已是龙尾,龙尾低垂处,正是中原大地的起始处,华北大平原这个扇形冲积平原的顶点就在郑州附近的桃花峪。
第二列山脉要从河北北部的燕山山脉算起,接下来是绵延千里的太行山、中条山;第三列山脉要从伏牛山算起,然后是桐柏山、大别山。
风水宝地需依山面水。中原的水呢?那就是壮阔的黄河与长江。
为什么理想的城池应该依山而建呢?城市依山而建,可以有如下的益处:
一是在热量缺乏的地区,在山脚下建城可得增温之利。从山上下来的风,是一个增温增压的下沉过程,这可以提高平均温度,据统计在太行山山麓地带有一个热量的高值区,石家庄等沿山麓城市比平原中部的城市冬季平均温度要高出1~2摄氏度。
二是山地有增加降水的功效。气流沿山地上升,会冷凝增加降水,因此建在山麓地带的城市可得降水之利。而且山麓也是地下水丰富、泉水上涌的地带。
三是建在山脚下的城市可以建在河流从山口流出形成的冲积扇的顶部,既可以得到水利,又可避免水害。
从科学的角度看,一条山脉实际上就是两个流域的分水岭,风水宝地背靠的山脉越漫长,越高大,越跌宕起伏,意味着这条大山两侧的两条大河的集水区越广阔,河流的流程越长,水量越大。风水宝地就处于这条大山低下来的余脉处。这里正是山两边的大河相汇形成的冲积平原处。山脉越长,越高,也就意味着这个冲积平原面积越大。中原大地背依中国的中央山脉——天山—昆仑山—秦岭,是中国境内最大的山脉,也只有这条最长最雄伟的大山系才能造就中国最大的两条大河——黄河、长江。这两条大河在中原大地两边流淌,在中原大地前面的大海汇合。中原大地拥有如此磅礴的“山环水抱”,因此可称为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
战争与灾害:
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
说中原大地是中国最大的风水宝地。这种观点立刻会遭到反驳。因为谁都知道,从历史上看,中原大地是中国战争最多、自然灾害最频繁的地方。这样的地方能说是风水宝地吗?这的确是个问题。
然而即使真的如此,我仍然认为中原是中国的风水宝地。虽然战争频仍,灾害不断,但是为什么中原的核心处河南历来都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地方之一呢?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想我们应该用到“周期性”这个概念。所谓“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可以说是战争周期性出现的规律;而研究洪水的学者则将其分为“5年一遇,10年一遇,50年一遇,100年一遇,500年一遇,1000年一遇”的灾害级别,可见洪水也是周期性出现的。中原大地碰到的最大的灾害是黄河的决堤泛滥,但这也是周期性出现的。有史以来,有记载的黄河大的改道有5次,小的决口和泛滥次数很多,但也是周期性的。
正是因为无论是战争还是天灾,都是周期性出现的,都有间隔,因此在不发生战争和灾害的年代里,中原就是最适合人们居住的地方。这里气候温暖,雨量适中,而由黄河泛滥造就的大平原,土地是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的沃土。四面八方的人会向这里聚集,人口日益稠密。
当战争或灾害来临时,这个聚集的过程就暂时停止,人们开始逃离这个地方,从中原向四面八方流散。
仅仅从个人、家庭、家族、民族等角度看,或仅仅从较短的时间尺度看,战争带来了创伤,灾害毁灭了家园。从这样的角度和尺度看,中原就不是风水宝地。
但是当我们转换空间和时间的尺度,以文明为空间单位,以文明的发展史为时间的尺度看中原,我们就会看到每一次战争只不过是改朝换代,中华文明并没有湮灭。而每一次灾难,则把中原的人连同他们的文明推向四方。
在中原产生的中华文明为什么会传向四方?传播的动力又是什么?
可以说逐鹿中原的战争,是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和平时期中原文明传播的速度远远不如战争期间快。每一次北方少数民族的入侵,都像风箱的活塞一样被推下去了,像海绵一样被挤压了,这时中原的中华文明就会从风箱中,从海绵中涌出来,传向四周。
表面上看,战争的结果是野蛮的北方民族胜利了,皇城被攻破了,甚至皇帝都被掳走了。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就很有意味了。入主中原的北方少数民族开始学起中原的文化来,他们的服装变了,他们的文字变了,他们语言也变了。他们越来越不是原来的他们,他们变成中原文明的一分子了。
为什么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都学习起被征服者的文化来,为什么他们都没有避免被同化的命运?这与中原的地理位置紧密相关。中原是一块农耕的沃土,而其北方则是草地或者寒冷的林地,中原的文明相对于北方草地上的民族,早已“抢先成熟了”,因此北方游牧半游牧生产方式的少数民族即使征服了中原,在文化上也无法取得优势,只有学习。
自然灾害也是中原文明传播的动力,每一次黄河的泛滥,都把中原的文明驱向四方。中国人的许多姓氏都能在河南——中原的核心地带找到起源,中国的许多移民的故乡都可以追溯到河南。
福地和战场轮转,沃土和灾区互换。吸引—分离,会集—迁徙,中原既是文明的摇篮,又是文明的播种机,中原的神奇之处,在于它不仅仅通过正常的途径传播文明,更通过周期性的战争和灾害作为动力机制,把中原地区的文明像波浪一样推送到远方。
中华文明为何能够延续几千年而绵绵不绝,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原地区的周边不是大海,就是沙漠、草原,还有就是高寒的青藏高原,这就决定了在中原的周边很难诞生和成长起超越中原的文明来。
中原大地不仅诞生孕育了中华文明,而且还传播并卫护了中华文明的延续。它虽然不能阻止战争和灾害,但是它利用战争和灾害传播了文明。对中华文明而言,还有比中原更好的风水宝地吗?
神奇的“息壤”:
不断增长的风水宝地
中原的神奇还如同传说中那块“息壤”,是一块不断增长的土地,甚至是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块土地。
中原的增长有赖于伟大的黄河。黄河是世界上泥沙含量最大的一条河太行山风水宝地,下游的泥沙含量可达50%左右,可以说是一半水,一半沙。是这满是泥浆的黄河在汇入大海时,把带来的泥沙沉降下来,填海造陆,华北平原因此得以不断地向大海伸展。
仅从1578年到1855年277年间太行山风水宝地,黄河就新造土地5490平方公里,这接近于上海市的总面积。即使在今天,在黄河三角洲每年都有2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生长出来。
面对这样一块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增长的土地,谁还会怀疑它不是中华民族最宝贵的风水宝地呢?③13
(本版图片由《中国国家地理》提供)
- 上一篇:太行山大龙风水宝地
- 下一篇:涉及征地拆迁资金大 东圃大马路近期仍无法扩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