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伯温故里风水处处有玄机
温州之行看刘基故里风水2011年8月8日在温州泰顺、苍南勘测完曾氏和林氏宗祠风水后,由宗亲曾文翰等人陪同考察了久仰的刘基故里风水。至南田镇时,已是下午二点多钟。南田是刘基的故里,此处乃高山平台,因其地平坦广阔,又有大片肥沃的良田而得名,风光秀丽,气候宜人,人杰地灵,被誉为“天下七十二之第六福地”。在元明时本属处州青田,后至民国三十五年从瑞安、青田、泰顺三县边区析置出一个新县文成,以千古人豪刘基的谥号为名,南田便至此归属文成。
说到刘基(1311--1375),民间一般爱称伯温,其元至大四年夏历六月十五日出生于南田武阳村(温州文成县南田镇)。明洪武初年封诚意伯,人们又称他刘诚意。他死后139年,即明武宗正年(1514),被追赠太师,谥"文成",因而后人又称他文成公。
刘基是我国历史上卓越的军事谋略家、zhengzhi 家,杰出的文学家、哲学家。生于元末,自幼聪敏,长大后博览群书,因而才干、学识大大长进。他胸怀救时济世之志,于23岁考中进士,投身仕途。当时的元政权,君主昏庸,官吏腐败,民不聊生。刘基目瞩这种危机四伏的时局,并不气馁,仍以国事为重,清廉刚直,效命朝廷,忠于职守,总想为国家民族干一番事业,可是在元代民族歧视严重的官场上,并不得志。自26岁出任江西高安县丞,长期充任江西行省椽史、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浙东元帅府都事、行省枢密院经历之类从七品、七品小官,后来虽小有迁升,一度当上从五品的行省郎中,但旋即仍以七品的资格改授处州路总管府判,浩然之气受到抑制。人的命运转折往往有贵人相助,刘基在明朝的zhengzhi 舞台上能出演重要角色,得益于朱元璋赏识他的才华。1360年,朱元璋军下金华,定括苍,仰慕刘基的名声,盛情邀请他出山。这时刘基已50岁,应邀前往金陵(南京),进献"十八策",论天下安危。朱元璋大喜,专设礼贤馆款待。从此,刘基成了朱元璋的主要谋士,宏才大略得到施展。刘基在统一中国创建明王朝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此外,对大明历法、律令的制订、南京城竽宫的修筑设计也曾作出贡献。刘基以其勋业、文章、思想享誉千秋,被尊称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在普通老百姓眼中刘伯温是个奇才,有关他的传说民间版本很多。我从小读古书就知中国历史上有个刘伯温,心目中构思他的神通广大:天神转世,精天文,熟兵法,识奇门,谙易理,能知未来过去五百年。
在民间流传的《烧饼歌》便出自刘伯温之手,歌赋之字里行间,字字珠玑,预言之精准,世间罕见,有“前代军师朱葛亮,后代军师刘伯温”之说。刘伯温还给后人留下大量文集,如有《郁离子》四卷,《写情集》二卷、《犁眉公集》二卷等单行本;戴用、张僖刻本《诚意伯刘先生文集》、林富刻本《诚意伯刘先生文集》、樊献科真定府刻本《太师诚意刘文成公集》等合集本;还有《中华文学百家经典刘基集》、《明清八大家文选丛书》、《百花散文书系 古代散文丛书 刘基散文选集》等诗文选。这些诗文丰富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现在家乡人发现刘伯温带来的商机,刘基故里成了当地的一张文化名片和旅游亮点,商家开发出“帝师酒”等文化产品。此次南田之行,虽然短暂,但是圆了我心中一个梦,马不停蹄地考察了刘基墓、天葬坟,刘基故居、刘基“诚意伯庙”。刘基故居:茅檐草舍藏玄妙,大明江山出其间刘基故居为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位于武阳,距离南田镇约10分钟车程。刘基上五代均住此。刘基故居为五开间。现存有刘基48岁弃官归隐后修建房舍碑志、石臼等用物。
走进这个诞生一代伟人的山谷,穿过历史时空,追溯至1311年农历6月15日,伴随着一声响亮的啼哭,刘基诞生于此,当时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普通婴儿却成就了一个大明王朝。公元1375年(洪武八年),刘基因病自京师返乡,年仅65岁走完英雄的一生,也是在这里。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如此短暂,但人的价值却因各人天赋、才华和运气不同,演绎不同人生悲喜剧。刘基故里藏在一个山谷小盆地,平台之间山峦变化多端,多四合之势,外人难找,适于隐居创造诗意田园生活,为世外桃源。从大风水来说,南田台地也是“福地”。之所以说是福地,是因它地处浙南,古称南蛮,开发较迟,朝廷几乎不太关注;况且,高山平台海拔六百余米,舟船不到,战马难登,少战乱之苦;再则有山有泉有田,种稻薯粮,无旱涝之虞,气候偏凉,少虫灾,可谓衣食无忧; 从格局来说,属于前朱雀后玄武左青龙右白虎的藏风聚气之地。后龙山为亢五峰挺秀,宅前看前朝,形如官帽 ,右侧峦头形势秀丽,左右两水交汇于堂前,坤方水流更大,蜿蜒向东南流去,水口紧锁,有神龟镇水口之说。经宗亲曾文翰测定,院门壬山丙向兼子午, 住宅亥山已向兼壬丙;武阳书院壬山丙向;知新斋亥山已向兼乾巽。走出刘基故里后,听当地人说,刘基真正的出生故居就在前面,但没有修整好没有对外开放。请此刘氏后裔带我们去,曾文翰越过梯子fanqiang进入院子勘测。此地坐北朝南,明堂更为开阔,后龙山壬子癸三峰秀丽。
要论风水之源头,出生地和学习环境风水尤其重要,据说刘基出生地为天赐福地,传说尧仁子集梦见“执羊头而舞者”,遂择居现武阳村(谐音)。刘基的读书处为人间福地,石门洞是读书的好地方。中国山水诗鼻祖晋永嘉太守谢灵运最早发现此地:山峦莽峻,石崖百米细瀑垂泻鸟鸣丛林,两大石山如门轻掩。有道是好山好水易出人才。刘基庙又称诚意伯庙,因刘基生前受封“诚意伯”而命名,位于南田镇新宅村华盖山麓,背靠华盖山。庙旁新建一个广场,增设了刘基的塑像,塑像身后有林剑丹先生题写的“通天地人”四个大字,广场左侧建了刘基纪念馆,与刘基庙相对。虽天气炎热,但是游人络绎不绝。我们怀着礼谒之心,往庙堂大步走去。
伟人在世,总为后世留下一点有价值的思想和贡献,让后人追忆。刘基庙敕建于明天顺二年,成于天顺五年十二月初,至今已有五百多年历史。坐北朝南,为七间三进回廊合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三千多平方米。庙分头门、仪门、正厅三进,四周为块石砌筑的围墙。五百多年来历次整修,主体结构仍保持明代形制与风格。明正德九年后在庙头门外加建御题“帝师”、“王佐”木牌坊两座,中贯宽敞通道,与庙宇成丁字型。正厅中堂塑有刘基及其子刘琏、刘璟坐像三尊,刘基像前正上方悬章太炎旧题、沙孟海重书“千秋景仰”横匾。另有明、清、民国、现代名人书题的匾额。我发现大凡名人名地故居也好,宗祠、家庙也罢,其楹联在赞颂主人的才学功绩同时,也有启迪后人的哲理话语,回味无穷。在刘基庙内,有明正德皇帝御题的楹联:“占事考详,明有徵验,开国文臣第一;运筹划计,动中机宜,渡江策土无双。”还有明清两朝及近代名人的提联。最为著名的有两对,一对为蔡元培所撰:“时势造英雄,帷幄奇谋,功冠有明一代;庙堂馨俎豆,枌榆故里,群瞻伟像千秋。”另一联为原国民政府主席林森所作:“出处进退,与任盟冥符,运会起风云,旷代勋华民族史;事业文章,有姚江继武,桑梓崇俎豆,千秋祠宇括苍山。
”刘基一生为立德、立功、立言,为人们所说的“三不朽人豪”,庙中有他的格言:“夫大丈夫能左右天下者,必先左右自己。曰:大其心容天下之物;虚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论天下之事;潜其心观天下之势;定其心应天下之变。” 我想,当今之某些官员的精神品位和追求与刘基相比,真是差之太远矣!经测,刘基庙壬山丙向兼亥巳。史学上有一说,刘基既不是被胡惟庸毒死,也不是被朱元璋害死,而是被谮忧愤而死。刘基长期体弱多病,他在《送宋仲珩还金华序(并诗)》中写道:“予须发已白过大半,齿落什三四,左手顽不掉,耳聩,足踸踔不能趋”。刘基40岁上便已“齿脱头童”,年未60眼已花。从史料上得知刘基才华出众,但是身体虚弱,属于肝肾阴虚之症。加上刘基个性太刚,易动肝火,更加重病情。《旅夜》四首、《秋日即事》十五首等就是待罪京师期间写下的。其中有这样的句子:“北风吹雁过萧萧,旅馆青灯共寂寥。蓬鬓一时成白雪,老来禁得几秋宵?”“衰鬓不堪临镜,镜中愁见,蓬飞丝绕。”“把清魂、化作孤英,满怀忧恨谁诉?”读来但觉满纸悲凉,忧恨深重。 《诚意伯刘公神道碑铭》说他“忧愤增疾”等,都是合乎事实和情理的。洪武八年四月,刘基葬于南田石圃山麓之夏山。
夏山在武阳村南15里处,离南田镇政府10华里。因有了刘基陵墓,且在南田镇之西,故人称西陵村(现属西湖乡)。此墓直到民国时才立了一块石碑,上书“明敕开国太师刘文成公墓”。1985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拨款维修,围砌石墙,才有了些“样子”,但土坟一仍其旧。这是一个荒凉且偏僻的地方,四处无人烟(至今墓侧还只散落着几户人家),四周群山起伏,山中黄土一丘,墓上野草萋萋。我们兴冲冲沿着一山坡走上一条田间小道来到刘基归宿之地,墓地被围墙围住,前面为水稻田,再往前看有小案山,即人们所说的印星,但是离坟地太近,显得明堂不大,无明水可见。当地人来开门之前我登上入首龙,此为一丘陵,无明显脉线可寻,但是站在入首龙处眺望四周山峰还是蜿蜒秀丽,九冈朝向坟墓所在的丘墩之处,俗称“九龙抢珠”。等一刘姓老人开门后我们走近坟墓,坟座上有两个碑,这是刘基与夫人的坟园,坟地内明堂杂草丛生,给人满目苍凉的感觉。这竟是一代人杰的坟地,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睛。经测,刘基墓:癸山丁向兼丑未乙丑分金;刘基夫人墓:丑山未向兼癸丁丁丑分金。水为田间小水,左水倒右,水口为庚酉。依次消峰有午、丁 、 未、 庚、 酉诸峰秀丽,但庚、 酉两峰更高耸。为何刘基坟墓空间如此狭窄和简朴,堂局如此受挤压?同行的曾文翰感叹说,一代风水大师为自己选如此葬身之处,不像是大手笔呀!我认为刘基生前在家乡养病多年,以他的风水敏感会为其后事选一风水佳地,但生性谨慎的他又不会张扬此事。
我在福建和浙江看过不少列朝列代的三品以上朝廷命官的坟墓都是外观豪华气派。在刘基故乡南田,一般富人墓葬也比较讲究,有的还有石雕花鸟山水、诗词联对、石狮仲翁之类,富丽堂皇。刘基照此banli决无大碍。本来他两个儿子刘琏、刘璟也是如此考虑的。据传说,刘伯温临死前,其子刘琏、刘璟呈上有石马、石狮、石将军把门,条块石铺成的三过三圈坟墓图,想把墓修得气派一些,然而,坟墓图被刘基撕得粉碎。刘基主张墓要简朴,崇尚自然,并劝诫儿子说:“墓字上草下土,若用石铺,怎么生草?古人造字,大有讲究,人不能靠造坟墓立牌坊流芳百世。试想,张良、诸葛武侯墓又在哪里?”遵从遗训,故刘伯温之墓不铺条石块石。由此看来,我想也符合当时刘基的被小人所谗的险恶处境,也符合刘基处事低调谨慎的作风。其儿遵从刘基遗嘱,保持上草下土的原有风貌,把其父葬地规模压缩,力求简朴,原墓占地面积不到100平方米,既无其他石雕附建物,也无可标明墓主身份的志碑。根据现存南田《刘氏宗谱》中《永嘉刘氏世系》载:“基,字伯温,行永七,诚意伯,谥文成。夫人富氏、陈氏、章氏。享年六十五,敕葬本都七源,土名夏山冈,今名其坟为九龙抢珠。”可见夏山九龙抢珠古茔确系刘基墓葬,和原始记载吻合。
又据《诚意伯文集卷首?行状》所载:“洪武八年……三月,上以公久不出,遣使问之,知其不能起也。特御制为文一通,遣使驰驿送公还乡里,居家一月而薨………公之子琏、仲璟以是年六月某日葬公于其乡夏山原礼也。”后来富氏夫人和章氏夫人死后也都与刘基合葬于夏山,土坟依旧。悠悠岁月冲不淡家乡人对他的怀念。其后裔每逢清明节或族中大喜之期,均去夏山刘基墓地祭扫朝拜有学者说刘基平生节俭,倡导薄葬。这与刘基的民本思想和“去奢尚俭”一脉相承。一丘土坟,两袖清风,也实在是刘基移风易俗 ,清白一生的最好见证。刘基虽然精通天文地理,是真才实学的风水大师,看透生死,认为生死不过是气之聚散,认为“夫天地之生物也,有生则必有死。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几千万年生生无穷,而六合不加广也,若使有生而无死,则尽天地之间不足以容人矣。故人不可以不死者,势也。既死矣而又皆为鬼,则尽天地之间不足以容鬼矣。故曰人死而皆为鬼者,罔也。”又云:“夫人之得气以生其身,犹火之著木然,魂其焰,体其炭也。人死之,魂复归于气,犹火之灭也,其焰安往哉?故人之受气以为形也,犹酌海于杯也,及其死而复于气也,犹倾其杯水而归诸海也,恶得而恒专之以为鬼哉?”.他信奉“天人合一”,主张“依法天理,效法自然”。
由上述可见,刘基的薄葬,是基于他唯物的思想,基于他唯物的生死观、鬼神观。至于刘基坟墓风水好坏如何,请看其子孙命运就知。刘基死不久,也是清官的长子刘琏遇害于官场,后次子刘璟亦因“靖难之变”屈死狱中。但是其孙子却被后来的皇朝加官晋爵。到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七世孙刘禄方重新袭爵诚意伯。八世孙宪、九世孙瑜(公瑾)、十世孙洪、十一世孙世延(石圃)、十三世孙荩臣、十四世孙孔昭(复)连续袭爵,直至明朝灭亡。所以,在明代历史上,总共有9个诚意伯。所以,仅以刘基的坟墓风水来论定其后代的吉凶各半,那真是一道复杂的数学题。刘基祖坟:红螺吐肉格
幸得刘氏后裔带路我们找到刘基祖坟,其位于武阳后山。墓主刘延槐,字尚德,朱元璋追封其为永嘉郡公。相传刘基祖父亡后未葬,有一衣衫褴楼者路过;大人梁氏怜之。衣衫褴褛者嘱梁氏提金瓶缸随其后,走着走着,他提过金瓶缸刘伯温与风水,口中念念有词,轻轻一掷,有山崩坍,将刘基祖父尸骨罐入葬。该坟便称为天葬坟。衣衫褴褛者行至村口石桥,化白鹤飞去,村口石桥便名白鹤仙师桥。我们走近这个田野之地的刘基祖坟, 据当地人说此地乃出谋士(相当于丞相)的红螺吐肉格,站在坟前观察,壬子方来龙,有气势,内堂开阔,左右护砂聚气,左砂内弯有情。经测,为戍山辰向兼辛乙丙戍分金刘伯温与风水,右侧坤申水上堂,朝应峰乙峰独秀,水口乙辰,为封闭型水口。
- 上一篇:客厅向东的南北通透房子好吗?
- 下一篇:风水知识:买房应该买东户还是西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