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安:我是鲁迅的妻子,却做了一辈子的处女

时间:2021-03-19 15:23:45 相术

————在他透耀千秋的光芒背后,蜷缩着卑微,绝望的我。

朱安朱安,你一生求安,可曾得爱?

树人树人,你一生求仁,可曾得仁?

是的,你们没有看错,到死我都是处女,大先生从来没碰过我。

他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要向旧时代宣战。

他成功,我成代价。

我们祖籍都是绍兴,相隔不远,他是家道中落的书香门第,我家为商,大他三岁。女大三,抱金砖,看起来这是一桩好姻缘。

然而,成亲在即,他却要留洋了。

临别,我随周家人去送行。在码头,他望着我,歉意的眼神里带着几分羞涩。良久,他缓缓说出:

你名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

这句话足以让我决定用一生去爱这个人。

我泪眼婆娑着送他远去,在心里说,周家无女,从此,我就是周家的女儿了。

于是,让他安心,让家安宁,是我毕生所愿。

我泰然的等着他有一天能“踏着七彩祥云,漂洋过海来娶我” 。

他留洋了五年,期间,他给娘娘(婆婆)写信,他说他现在成了新派青年,叮嘱我不要再缠足了,还要我进学堂读书。

这让我很为难,在那个时代,没有哪个女人敢那样叛逆。娘娘也搞不懂为什么要那样做。

我选择了尊从祖训,就是这个选择,成了我终其一生所有痛苦的根源。从此,我和他之间的鸿沟越来越宽,我再也无法跨过去。

五年后,他回来和我完婚,

我理解他的满腹迟疑和愤怒,他这个新派青年一心想要对旧时代发出新的呐喊,此时却要和我这个被传统桎梏着的旧时女子结婚,真是荒唐。

为了缓和这种荒唐,我的小脚穿了一双大鞋,并在里面用棉花填充,没曾想走出花轿的时候鞋却掉了。场面十分尴尬,这让极不愿地也装了一条假辫子的他更加愤怒。

他并没有踏入婚房一步,独自一人睡在书房。

我的心冰冷,眼泪也冷。

三天后,他再次远赴日本。

没有人关心我是怎么熬过那冰冷的“花烛夜”。

大先生在三年后再次回国。在绍兴教书,但他并不回家过夜,偶尔回来也很行色匆匆。

我则每晚挑灯独守,守候那个不回家的人。当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我这一生的缩影。

这时,街上到处都在谈论着革命,我感到世界要乱了。一种时代更迭的氛围正在这片大地蔓延。而大先生似乎也小有名气,经常听到有人在说“周树人”如何如何。

鲁迅妻子朱安的面相

革命似乎有了结果,1911年,满清垮台了,世界风云突变了。街上那些女人们开始摩登起来,她们再也不用裹脚,不用束胸,她们穿上了旗袍,拿起了书本,让头发在风中肆意飞扬。

那些支撑我裹小脚,守妇道的思想已经被时代洪流渐渐冲掉,我被这道洪流裹挟着,颤颤巍巍地撞进了新时代。

未来还会怎么变?我应该以怎样的当时和大先生相处?通通不知道。唯有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做一名周家的好媳妇。我把周家上上下下打理得井井有条,把每一个人的生活安排的舒舒服服,让这个早已落魄的贵族门第有尊严地运转下去。

我开始抽上了水烟袋,借此来打发寂寞苦闷的生活。这个习惯,直到去世,也没有戒掉。

大先生到北平后,我托小弟给他写了一封信:

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

望纳妾。

妻朱安

1914年11月

他没有回信,听说他看了信很生气,说我不可理喻鲁迅妻子朱安的面相,不可救药。

我做这些究竟是为了谁啊,为了什么啊。我这一肚子的委屈应该向谁诉说啊。

只有娘娘看得出来我有多苦。

她很疼我,对我说,我打理周家上下这些年,已经不像一个媳妇,而把我当一个女儿了。大先生如此对我,她很生气,可是她也拿自己的儿子没办法。唯有一次又一次的安慰我,说总有他回心转意的那一天。

大先生啊,我多么希望你能看到我的努力啊,我多么希望你在关注外面世界风起云涌同时,偶尔也回过头来看看我,看看我为你付出的一切啊。

大先生要我们搬家去北平,和二弟周作人一起生活。

从此,我就离开了娘家,离开了故乡,直到死去,再也没回来看过一眼。

在北平,看着每天那些大人物来家里找大先生,我才知道他现在声名如此显赫。他还改了名字,叫鲁迅。

他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指点着江山,为这个民族发出震聋的呐喊。

而我依然卑微地蜷缩在角落里。

二弟经常陪我,每次大先生待客,二弟就来后屋陪我说话,教我认字。在他的眼里,我看到了一丝理解和悲悯。

除了娘娘,周家终究还是有人念我的好。十几年名存实亡的周家媳妇,我心如一潭死水。现在,二弟让这死水渐起微澜。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也能做个有知识的人,这样,也许我能慢慢走近大先生,也许他能接受我,,,,,,

鲁迅妻子朱安的面相

这种幻想很快破灭。

大先生因为toukui二弟的爱人,信子洗澡,兄弟二人决裂。

做了十多年夫妻,从没碰过我,如今却去toukui弟媳。就因为她是日本人?她是新时代女性?

大先生以为我仍然不识字,书信也不避我,我得以看到二弟的绝交信:

鲁迅先生:

我昨天才知道——但过去的事不必再说了。我不是基督徒,却幸而尚能担受得起,也不想责谁——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我以前的蔷薇的梦原来都是虚幻,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入新的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没有别的话。愿你安心,自重。

大先生又要搬家了。他没有带我走的意思,要么让我留在二弟家,要么回绍兴老家。

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任由清泪双垂。

娘娘心痛我,劝大先生:你搬了家也需要人照顾,带着她罢。

于是,我随他搬到了砖塔胡同。没成想这居然成了我最后的归宿,23年间,我再也没离开过这里,直到死去。

后来证明,他没有丢下我是正确的。

他有肺病,终日咳嗽,只能吃粥。我托娘家小弟帮我寄来他最爱吃的家乡茴香豆,我把它磨碎,煮进粥里。

只要他喜欢的,我都不顾一切给他买来。

人终究不是木头,大先生终于开始对我有了好感,偶尔他会和我说说话,给我讲述一些我从没听说过的社会新闻。甚至将我的卧室当作书房。

家里依然会有各种大人物来拜访他,但我不再避讳,我经常静静坐在一旁,听他们谈论什么思想,运动之类的话题。

对此,我很满足。

我感到一种称之为幸福的东西在心底慢慢生长。是啊,这么多年来,哪怕是一块石头,也该化了吧。

直到她的出现。

我看过她写给大先生的信,她叫许广平,是他的学生,典型的新派青年。

她比我年轻,比我漂亮,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时代的活力,这种活力太过浓烈,把我压得无法呼吸。

鲁迅妻子朱安的面相

她和大先生是同一个世界的人。她几乎每天都来,和他有说不完的话。他们在眉山目水间溢着的浓浓情意。而她偶尔一个不经意的眼神落在我身上,似乎在说:

嗨,旧时代的遗物,敢接受我的挑战吗?

我转身回屋,听到身后的他字句顿珠:

她是我母亲的太太,不是我的太太。这是母亲送我的一件礼物,我只负有赡养的义务,至于爱情,我并不知。

我扶住门框,尽量不让自己倒下。

这就我我为之付出一生的人啊,我忍负经年,就落得一个变成一件礼物的下场啊。

你舍不得拿出哪怕一丁点爱,来温暖我这个礼物,如今,你要拿出所有的爱来给予这个女人了。

命运啊,为什么要如此对我啊。

当初许羡苏都没有让我如此痛苦过,如此绝望过,如今,,,,,,

我心如死灰,每天只是机械的活下去。

“三一八”惨案发生了,举国震惊,哀歌响彻大地。大先生没日没夜地撰文,以撕下政府的黑暗伪装,换来了政府的通缉令。

他留下一句“朱安,好好过”。就在我的泪眼朦胧中,和许广平离开北平,去了上海,留下我和娘娘相依为命。

他拉着这个时代在快速的奔跑,我在后面倾尽全力,依然跟不上。

现在,我彻底绝望了。人世间再无希望这个东西。

我如一只蜗牛,从墙底一点点往上爬,爬的虽慢,但希望还有,总有一天会爬到墙顶的,可是我现在没办法了,我没力气爬了。我待他再好也是徒劳。

如此痛苦的婚姻究竟是谁之罪?

似乎找不到罪人,但痛苦确实实实在在的。

从此,我如刍狗般苟活。

终归我还是周家的媳妇,娘家人在千里之外,娘娘就是我唯一的精神依靠。她老了,行动很不方便,我这个有名无份的儿媳妇在尽着一个儿媳妇应该尽的一切孝道。

我相信我是能够为娘娘送终的,至于我自己老了之后?交给命运吧,交给菩萨吧。

大先生也会不定期给我和娘娘寄钱来,从报纸上的消息得知,他和许广平过的很好,还有了一个孩子,叫周海婴。

鲁迅妻子朱安的面相

但是大先生身体很不好,咳嗽的厉害。我想过要给他寄茴香,但是他连地址都不给我。

罢了,罢了,这就是我的命,认了吧,认了。

1936年的深秋,日本人已经在准备攻占北平了。每一天我们都过的心惊胆战。

这个时候,许广平寄信给我:先生逝于十月十九日五时二十五分。

我很想南下去上海,为他料理后事,最后为他做点什么,但我走了娘娘没人照顾,我只能在北京为他设灵堂,我把他的像放在柜子正中央,人生中第二次流了泪。

我把我这一生中所有的委屈,所有的悲伤,都对这张照片倾诉,无尽的倾诉。

年迈的娘娘没能挺住,也很快去了。我料理完后事,独自一人坐在院子里。

从此,我就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

有点意外,许广平给我寄钱来了。

这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施舍。在她眼里,我应该就是“旧社会留给鲁迅先生痛苦的遗产”。

可是好景不长,随着战事进程。物价飞涨,所有人举步维艰。

本来娘娘在时,二弟也按月给一些,但是现在娘娘走了,我就拒绝了二弟的接济。虽然我知道他是真心想帮我,但因为大先生生前与他不和,我没有文化,但我懂得边界。

似乎全世界都忘了有我的存在,我一个人住在砖塔胡同,形影相吊,家徒四壁。

我想起大先生的藏书那么多,或许可以用来换点钱维持生计。于是,我登报卖书。

他一生撰文浩海。却没有为我写过哪怕一个字。他牵挂整个天下,唯独遗忘我。

没想到,平时门可罗雀的院子突然来了很多人。

“我们是鲁迅先生的学生,今日听闻您意欲出售先生藏书,特来关嘱您万万不可,鲁迅遗物无价,须妥善保存。请您三思。”

“您是旧时代的人,没有文化,不懂先生作品的价值。先生是民族英雄,是新时代的先驱和领袖,他的遗物一定要保存!”

看着学生们如此慷慨激昂。我再也忍不住了。

我推开面前寡淡的米汤,放下筷子,用力看着他们:

你们只说先生的遗物要保存,我也是鲁迅的遗物,谁来保存我呢?

这是绝望的悲号,从我肺腑中喷发出来鲁迅妻子朱安的面相,凝聚了我一生的悲苦,寂寞和无奈。

这些学生一脸惊愕,他们说,许广平在上海被监禁,受到酷刑折磨,但她依然没有做出任何辱没大先生气节的事。

可怜的广平啊,现在轮到我来同情你了。

我向学生们表态,我不卖书了,同时,我愿意把大先生的遗物继承权全部交给周海婴。

我还给他们写信,希望他们母子二人能到北平来与我相会。

海婴啊,我多么希望你也能喊我一声娘,如此,我死也瞑目了。

他们没有来。

就这样吧,就这样,让我在余下的岁月里,一边思念大先生,一边走向死亡。

鲁迅妻子朱安的面相

如果有来生,或许我会投生在新式的家庭中;

如果有来生,或许我会嫁给同我一样传统普通的丈夫,我能拥有一个普通妇人所拥有

的一切,夫妻恩爱,儿孙满堂;

如果有来生,我愿不再与你相遇,因为我的陈旧终归不能融入你的伟大。

偶尔,我还会想起当年,那个玉树临风的少年羞涩地给我说过的那句话:

你名朱安,家有一女,即是安。

后记

朱安生活困难的消息传到社会上后,各界进步人士纷纷捐资,但朱安始终一分钱也没有拿。

1947年6月29日凌晨,朱安在北京的家中孤独地去世了,身边没有一个人。

早一天,鲁迅的学生宋琳去看望她时。她已不能起床,但神态清醒,她泪流满面地对宋琳说,她想念大先生,也想念许广平和海婴。希望死后能葬在大先生身旁。生时没有在一起,愿死后能如愿。

她最后一个愿望也没能实现,被葬葬在了西直门外保福寺处,没有墓碑。

现在,那里已经是车水马龙,她象未曾存在过一样,从此消失了。

朱安生前反复对人讲:“周先生对我不坏,彼此间没有争吵。”

图片来自网络

一码不扫,何以扫天下↓↓↓↓↓↓

鲁迅妻子朱安的面相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