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清宫旁发现辽古墓 千年骨灰盒沈城出土(组图)
墓棺被抬出
挖掘现场
新华网沈阳6月18日电6月16日,沈阳市沈河区的广宜街太清宫附近一工地内惊现的一砖体长方形遗迹,吸引了广大市民的关注。昨日下午2时40分,发掘工作正式开始。经挖掘考察,该遗迹为辽代古墓,且墓主人很可能是一名贫民,没有随葬物品,死后采取火葬形式。
太清宫旁现千年辽代古墓遗迹!
昨日本报《太清宫旁现遗迹》一文见报后,记者再次来到沈阳市沈河区广宜街太清宫附近的遗迹现场,并从专家那里了解到这是一座千年的辽代古墓,古墓内发现一个骨灰盒。千年古墓现今朝这座古墓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太清宫北侧,长、宽各一米多,外围用青砖覆盖,每块青砖上都有人的手印,整体感觉肃穆庄严。
昨日下午2时40分,发掘工作正式开始。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将四周的泥土全部清掉后,开始用手铲将古墓上面的浮土去掉。垒古墓的青砖被逐块清理后辽代古墓与风水,由专业人员将千年古砖送到其他地区保存。当砖块被发掘到第三层时,古墓中的石棺已经露出本来面目,工作人员开始在砖块上标上号。当工作人员将古墓中的第九层砖块搬出后,石棺终于完全现身了。
这座石棺长60厘米,宽35厘米,全棺上镌兽纹,考古人员告诉记者说:“这座石棺叫‘四阿顶棺’,在辽宁很少出土,棺中放的可能是死者的骨灰。”辽代流行火葬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刘队长告诉记者,这座石棺属辽代晚期墓葬,该墓主人很可能是一个贫民,没有随葬物品,死后采取火葬形式。刘队长说,辽主要由契丹族组成,契丹族在辽代的晚期(大概是1000年前)比较流行火葬,甚至富贵人家也有火葬的。目前辽代古墓与风水,该古墓仍在进一步处理中。
一、砖块上为何有手印该砖块系手印纹砖,主要是由于当时烧砖是要记数取得报酬。沈阳地区发现类似的墓葬有很多,1967年在广宜街就发现过类似的墓葬,但是保存如此完整的墓葬还不多见。
二、广宜街是“风水宝地”
沈阳城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而出土的这座辽代古墓正是沈城演变的见证之一。沈城的兴衰历史完全由多民族人民共同支撑起来。沈阳市沈河区的广宜街正是沈阳老城西门所在地,该地区历经了清代以前的水洼地区、清代的寺庙区、民国时期的“吴家菜园”等几个时期,始终被称为“风水宝地”。而作为原辽国重要的军事屯兵区,仍然有着一定的地理价值,而广宜地区则是辽代外城的主要坟地场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