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和哪些历史人物有关?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
时间:2021-05-14 10:56:53 八字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是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想了解更多端午节的内容吗?农历五月夏蝉鸣叫,因此农历五月还被称为呜蜩,想了解更多关于农历五月的相关内容,快来姓名姓名算命网看看吧!
一、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是爱国烈士的典范,即使受到奸人所害,也依然在流放之地心系国家,所以一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在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赶来,马上划船捞救,却没能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用粽叶包裹米团投入江中,以免糟蹋屈原的尸体。正因如此,端午节这天才渐渐形成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二、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原楚国人,后投奔吴国。
伍子胥的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在端午节跳江殉国的屈原,但其实这只是后世为纪念屈原而加以美化的传说故事,这两个习俗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流传很久了。
一、吃粽子
“粽”字古又写作“糉”,目前已知最早出现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同时期出现少量裹馅粽子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猪肉粽。
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据考证,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二、赛龙舟
端午节流传的时间比粽子更早,是古时祭祀龙神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习俗。
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图形,发现于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龙舟历史悠久,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想知道自己的八字如何吗?想算一算自己的金玉良缘在哪里吗?点击下面的【精品测算】,算一算您的八字与运势吧!
端午节和哪些历史人物有关?
端午节最初是祭祀龙祖的节日,但由于后世发生的故事和传说广为流传,才赋予了纪念先人的内容,其中以屈原和伍子胥最广为人知。一、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宜昌秭归)人,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农历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屈原是爱国烈士的典范,即使受到奸人所害,也依然在流放之地心系国家,所以一直深受当地百姓爱戴。在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赶来,马上划船捞救,却没能捞到屈原的尸体。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用粽叶包裹米团投入江中,以免糟蹋屈原的尸体。正因如此,端午节这天才渐渐形成了赛龙舟和吃粽子的习俗。 二、伍子胥
伍子胥(公元前559年—公元前484年),名员,原楚国人,后投奔吴国。
伍子胥的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弃暗投明,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昂,百战百胜,越国大败,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信之,赐子胥宝剑,子胥以此死。伍子胥本为忠良,视死如归,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被称为“粽子节”、“龙舟节”,就是源于吃粽子和赛龙舟这两个习俗。虽然很多人都认为吃粽子和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在端午节跳江殉国的屈原,但其实这只是后世为纪念屈原而加以美化的传说故事,这两个习俗其实早在屈原之前就已经流传很久了。
一、吃粽子
“粽”字古又写作“糉”,目前已知最早出现在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将之解释为“芦叶裹米也”。
东汉末年,以草木灰水浸泡黍米,因水中含碱,用菰叶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被称为广东碱水粽。同时期出现少量裹馅粽子最受欢迎的莫过于猪肉粽。
西晋新平太守周处所写的《风士记》,则明确提到了“角黍”一词:“仲夏端五,方伯协极。享用角黍,龟鳞顺德。”北方产黍,用黍米做粽,角状,古时候在北方称“角黍”。据考证,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最初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到了晋代,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 二、赛龙舟
端午节流传的时间比粽子更早,是古时祭祀龙神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习俗。
据《河姆渡遗址第一期发掘报告》称,早在7000年前,远古先民已用独木刳成木舟,并加上木桨划舟。中国最早的“龙舟竞渡”图形,发现于浙江宁波市鄞州区云龙镇甲村。龙舟最初是用单木舟上雕刻龙形的独木舟,后来发展为木板制作的龙形船。
龙舟历史悠久,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
想知道自己的八字如何吗?想算一算自己的金玉良缘在哪里吗?点击下面的【精品测算】,算一算您的八字与运势吧!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