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五载炼成“阴阳先生” 走遍天下步云程
风水学入门知识
三年五载炼成“阴阳先生” 走遍天下步云程
阴阳感应成太极
论阴阳——解《老子》第四十二章
阴阳,中华民族的哲学概念,《易经》《老子》的基本理论都根植于它,《易.系辞》作者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曹雪芹也借史湘云之口论阴阳,阴阳为何物,老子是如何讲述的呢?
【原文】:(参照帛书、敦煌、河上、龙兴碑校正)
道生一⑴,一生二⑵,二生三⑶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⑷。天下之所恶,唯孤、寡⑸,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⑹。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⑺。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⑻。故强良者不得死⑼。我将以为学父⑽。
【注解】:
⑴道生一:道生于一。所有事物规律产生于宇宙的根本。一,指宇宙的根本是一团混沌之气,天地未分时的原初状态。
备考:“《淮南子.天文训》:‘道者,规始于一。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合而万物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易.系辞》:‘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道与易异名同体。此云‘一’,即‘太极’,‘二’,即‘两仪’,谓天地也。天地气合而生和,二生三也。和气合而生物,三生万物也。”大田晴轩说:“道,理也;一,一气也;庄周所谓‘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是也。二,阴阳也;三,形气质之始也。第十四章曰:‘此三者不可致计,故混而为一,’盖此三者也。意谓道生一气,一气分为阴阳,气化流行于天地之间,形气质具,而后万物生焉,故曰‘三生万物’也。”蒋锡昌说:“道始所生者一,一即道也。自其名而言之,谓之道;自其数而言之,谓之一。然有一即有二,有二即有三,有三即有万,至是巧历不能得其穷焉。老子一二三,只是以三数字表示道生万物,愈生愈多之义。如必以一二三为天地人,或以一为太极,二为天地,三为天地合之和气,则凿矣。”
⑵二:指阴、阳二气。《易经》以阴阳代表事物的互生互存,相悖相依的两大成份。
⑶三:泛指多。在《易经》经文中,有十多处用“三”,如“田获三品”“三岁不觌”“终朝三褫之”等,均泛指多数。《说文》:“三,天地之道也,从三数。”也含天地之数多之意。
⑷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这与“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易.系辞》)的观点是一致的。其意是说,任何事物都是一个完整的阴阳体(负阴而抱阳),有刚也有柔,只有二者平衡(中气),才能和谐。和,平和,和谐。
备考:蒋锡昌说:“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之‘冲’,当作‘盅’,此‘冲’当从本字。《说文》:‘盅,气虚也。’‘冲,涌摇也。’二谊不同。道之盈虚,譬之以器,故用‘盅’;阴阳精气,涌摇为和,故用‘冲’;此其例也。范作‘盅’,非是。”
⑸天下之所恶,唯孤、寡:天下所不可容纳的事物,唯有独阴或独阳。恶,厌恶,不可容忍,容纳之意。“孤、寡”指少阴或少阳,因为任何事物或阴盛阳衰,或阳盛阴衰,必然不和谐,于人体,要生病;于社会,要**,因此“天下之所恶”。
⑹不谷,而王公以自名也:不谷,不空虚,实在、诚实。其意为:王公表示诚实,以“孤寡”恶名自称,以示谦虚。反过来应译:王公表示谦虚,而以孤家寡人自谓。
⑺物或损之而益,益之而损:这是《易》的“否极泰来”“泰极必否”的观点。指事物有阴损而阳增,阴增而阳损,阴阳互相转化的规律。或,有。益:增益。
⑻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古人传教下来,我也拟定按此观点教人。故,通假“古”。议,考虑,拟定。
⑼强良者不得死:直译,强行坚持真知不得丢失。强,强行,顽强。通行本作强梁,不可取。良,优良的(观点),引为真理;真知灼见。不得死:不得丢失,不得消失。死,消失,丢失。
⑽学父:阴阳学之父。本章主旨论“阴阳”,因此称阴阳学之本。父,可引为根本。通行本作“教”。“学父”,他本皆作“教父”。
备考:范应元说:“《音辨》云:‘古本作学父,河上公作教父。’按,《尚书》‘惟教学半,’古本并作‘学’字,则‘学’字宜音‘’,亦‘教’也,义同。‘父’,始也。今从古本。”罗运贤说:“《说文》:‘父,巨也。’‘巨,规巨也。’‘教父’,即‘教巨’,犹言‘教条’也。训‘父’为‘始’,非是。”蒋锡昌说:“‘强梁者不得其死’,盖古人遗言。此语与老子思想相合,故老子取以为教条也。”张松如说:“‘教父’或省作‘学父’,义同教父。父,训‘始’,训‘本’,或训‘巨’(规巨),谊亦相通。故斟酌众说,语译作‘教学总纲’。”
【译文】:
所有事物的规律、法则,都产生于宇宙的根本,它是太空中一团混沌之气,然后一分为二成为阴阳,阴阳感应而产生多种事物,这些事物又反复地进行或繁衍或组合,于是天下就形成了数以万计的物种。因此,所有的物种,都是阴阳结合而化生的,都是背面为阴、前面为阳的阴阳体,阴阳二者平衡,这种物体才能和谐。大凡天下为人们所厌恶、所不容的,唯有少阴或少阳的事物了,一种事物阴少或阳少,都会不平衡,不和谐。少,就是孤,就是寡,于是,王公为了表示谦虚,就以“孤家”、“寡人”而自谓。
“否极泰来,泰极必否”,事物中的阴阳也是如此变化,如此相互转换。少时,它会增加,多时,它会减少,最好的是二者平衡。这些都是古人传教下来的,我也拟定以此观点传给后人。关于阴阳化生之道,是真知灼见,我必须强行推行开来,传承下去不得丢失,我将掌握更多这方面的知识,以阴阳学说作为理论的根本。
【讲解】:
何为“道生一”,自古众说不一,把“一”解为根本,因宇宙根本是一团混沌之气。斟酌再三,没有更合适的称谓。“道生一”,即“道生于一”。道为事物的规律、法则,说它产生于宇宙的根本,应该说得通。因为,在物种没形成以前,在“先天地生”之前,宇宙是什么样,现代人也没有谁能说清楚,银河系外星云,说它是一团混沌之气,天文学者恐怕也不好反对。
本章讲的是阴阳,“负阴而抱阳”,很形象的说出了事物都是阴阳体。天如此,地如此,人也如此。中医治病原理为阴阳平衡,十二经略中为六阴六阳,老子也讲“中气以为和”,其道理是一样的。“天下之所恶”,是说偏重于阳,偏重于阴的事物,都不可能正常,于自然界,会有天灾,于社会,会有**,于人体,会有疾病,因此“之所恶”。
“故人之所教,亦议而教人,故强良者不得死,我将以为学父”,为老子对阴阳学的态度:阴阳学说是古人传下来的,他也考虑将它传给后人,强行推广,不使其失传,并立志成为“阴阳学说之父。
阴阳大义
古人最初所发现的阴阳,必是与日有关系,“阳”左为“阜”右上为“日”右下为“一勿”(此为一体,写不出)为声,日光之照的象形,故“阳”从日,“一勿”声,日光照在阜上,日在上,光照在下,在阜之向日侧,故为阳。“阴”左为“阜”右上为“今”为声,右下为“云”,云为遮日光处,见不到日光,引意之用,即在“阜”之背日方,故“阴”从云,今声。日光照在阜上,被阜遮光处背日侧,故为阴。且“阳”中“日”在上,“阴”中“云”在下,与月没有任何关系。此为训估。
看阴阳二字的古文就可以明白,阴阳与日有关系,日光可以照到的地方就是阳,反之为阴。所以说没有太阳的白天便成了阴天。山之阳为近日方,而川之阳为远日方,再明白不过了。从此处推理,能看到的为阳,故表为阳,不能见到的为阴,故里为阴。有光的地方热,故热为阳,无光的地方寒,故寒为阴。所以说阴阳以光为第一性,其它的都是第次性。
以此为论,再看天地阴阳,光自天来,故天为阳,与天相对者地,地为受光,故地为阴。向光时为昼,故昼为阳,背光时为夜,故夜为阴。在地系统中,可见的是表,故地表属阳,不可见的为地心,故地心为阴。地心与地表相对,地心热,因地心不可见,人见从光,故地心之热的阴阳等极次于可见之光,为阴中之阳,地表较地心寒,因地表可见,故地表之寒为阳中之阴。人立于地上,头向近日,脚向大地,故头为阳,足为阴。人可环抱,抱者为腹,可见者为背,故背为阳,腹为阴。光自外来,来者为入,相对为去,故来者阳,去者阴。故老子曰:“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负者去也,去者阴也,抱者入也,入者阳也。”
阴阳有二义,一为静时阴阳,一为动时阴阳。此即太极一分为二体。
静时阴阳为形而上阴阳,为体,动时阴阳为形而下阴阳,为用。形而上阴阳为一体两端。形而下阴阳为两体一端。
先说静时阴阳:光可照到的地方为阳,反之为阴,可见的为阳,不可见的为阴,僻如,一本书,封面可见,封底不可见时,故面为阳,底为阴。书表可见,书里不可见,故表为阳,里为阴,此书为一体,封面与封底,书表与书里,为二端。形而上谓之神,为名,此为静时阴阳,为一体二端。
再说动时阴阳:僻如光自天来,地为受光,故天为阳,地为阴,此中来者为阳,去者为阴。对地而言,光自天来,此时为阳,若对天而言,光自天去,此时为阴。此中光为一端,而天地为二体,形而下谓之器,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此时为动时阴阳,为二体一端。
知此阴阳二义,即可知病之理。僻如伤寒论治,一日太阳受之,此中太阳为静时阴阳,相对为少阴,为一体两端,当部位讲。伤寒传变,可用汗吐下三法,此三法,皆为自里向外出,对人而言,皆为去,故为阴,此三法皆可治实证,虚不可用。而用诸补药,对人而言,皆为来,为入,故为阳,为可治虚,实不可用。若伤寒在表实,以麻黄汗法,以阴去阳。若伤寒表虚,用桂枝补法,以阳和阴。若伤寒里未实,而用下法,则里虚而又虚,邪可乘虚入里,以成结胸痞满。此时先下为去为阴,为之更虚,邪入为阳,反而成实。此时人与病,即正与邪,为二体,用药之治,为一端,为动时阴阳。
此阴阳之大义也。
阴阳大道——阴阳大义三大定律阴阳大义第一定律(太极定律):没有离开阴阳的气,亦没有离开气的阴阳。
阴阳大义第二定律(二仪定律):阴阳二气消长是绝对的,阴阳二气平衡是相对的。
阴阳大义第三定律(三才定律):定义上的阴阳是客观上的阴阳二气在人心中的反应。
阴阳大道——阴阳大道守恒三大定律阴阳大道第一守恒定律(大道守恒定律):阴阳大道总是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
阴阳大道第二守恒定律(无极守恒定律):阴阳大道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无极与太极的相互转变。
阴阳大道第三守恒定律(太极守恒定律):总太极体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气与能力的相互转变。
阴阳大道守恒第一推论:阴阳大道的转变总是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阴阳大道守恒第二推论:阴阳大道的转变是从为到无为然后到无不为的过程。
阴阳大道——阴阳大道消长三大定律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阴阳的消长为阴阳大道中一切运动的基础。
阴阳大道消长第二定律:在太极体中,阴阳消长的相互作用是大小相同,性质相反的一对控制能力。
阴阳大道消长第三定律:在太极体中,阴阳相互消长,相对来者为阳,相对去者为阴。
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第一推论:阴阳消长存在的方式为圆周运动与往复运动。
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第二推论:往复的运动为阴阳消长的相对运动,往复的停止为阴阳消长的相对平衡。
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第三推论:在单位太极体中,阴阳的消长总是内旋或外旋,相对平衡几乎是不变的。
阴阳大道——阴阳大义三大定律阴阳大义第一定律(太极定律):没有离开阴阳的气,亦没有离开气的阴阳。
阴阳大义第二定律(二仪定律):阴阳二气消长是绝对的,阴阳二气平衡是相对的。
阴阳大义第三定律(三才定律):定义上的阴阳是客观上的阴阳二气在人心中的反应。
太初洪蒙,无极生太极,太极一生,便有了宇宙的开始。太极是有物质基础的,此基础便称之为气。气聚则成形,散则为气,只是肉眼分辩的不同。有了气之始,便有了阴阳,此阴阳为气的相对而言,实则为一太极,气即是分阴阳,阴阳皆是气,所以说没有离开阴阳的气,亦没有离开气的阴阳。
为了方便对阴阳二气的研究,引出个太极体概念。太极体相当于今天所说的系统。在太极体中,阴阳是极别相同,性质相反的一对。
阴阳二气的消长是绝对的,前面已经论述动时阴阳。在太极体中,来则为阳,去则为阴,来去为阴阳的消长,消长的结果,开始之地为阳,终结之地为阴。僻如光自天来,光自日出,则日为阳,地为受光,则地为阴。僻如地上的蒸汽,从地面蒸发,则在地面时为阳,凝结成云处为阴。在云化成雨降落到地面时,则凝云化雨处又为阳,雨落地面处又为阴。此时是阴阳消长的过程。在阳处则散,到阴处则聚,聚多时又当散为阳,散多时又当聚为阴。僻如风,热之处气薄,但能力大(此能力为阴阳单体时的活力,实际上阴阳是可无限而分的,此只是在太极体中以某块作为阴阳,如同物理学中的质点。能力为新引出的名词,同时还有控制能,与控制力,及控制能力等诸词,这里只作导言,今不作解释,在完整版中会说明),寒之处气厚,能力小。阴阳二气单体的量与能力的总和,便是阴阳二气单体的控制能力,若热处的控制能力大于寒处的控制能力,则风自热处吹向寒处,为暖风,此时热处为阳,寒处为阴。若热处的控制能力小于寒处的控制能力,则风自寒处吹向热处,为寒风,此时寒处为阳,热处为阴,所以热的运动并不只是从热到寒的运动。阴阳控制能力相等时,此时便为阴阳二气平衡,所以阴阳二气平衡是相对的。阴阳二气的消长是宇宙一切运动的基础,这是一个重要的推论。
阴阳之道---天人合一感应中产生的阴阳
中华智慧几千年,阴阳之道从未中断过。地球世界上的其他任一民族,都没形成中华智慧中十分系统的阴阳理论,这是为什么呢?阴阳之道产生需要什么条件呢?
宇宙只有一个,人既然要生存在此大道中,就必须要与大道和谐统一,在茫茫宇宙中,可分级不可思意数个不同的太极体,共同构成了阴阳大道。任何一个生物的产生,都要与总太极体和谐统一,也都要受到各自所处不同太极体的控制,这便是生物的多样性,宇宙物质的多样性也是如此。鱼儿受到水作为太极体的控制,则必须要与水太极体和谐,不同种类的鱼儿大体相似。其它阴阳之气则如此。
人作为生物生存在地球上,必当要与所处的太极体相和谐。
阴阳之道为何要产生在中华,紫极认为不是平白产生的,而是所处的地理环境,天人合一相作用的结果,并非某一次偶然的发现。包括中医、针灸,也并非某一次偶然的发现而形成的经验。
产生阴阳之道的条件:
条件一:地理位置必须是平原地带。
人类逐渐减少为生理最基本的需求饮食而付出的时间,有了观察思考的时间。这样就必须要进入农业社会。人类若每日为生存的食物而烦恼,则没有空闲时间去思索大道。饱食后还要有充分的休息,为下一次取得食物作准备。这样进入了农业社会,有了余粮,则会空出更多的时间。进入农业社会,就必须要在平原地带,中国是最早的农业社会。
条件二:地理位置必须四季分明。
这样四季分明,阴阳有基础,思考才有了认识。
条件三:地理位置必须在北半球。
人是直立行走的动物,头向天,足向地。地球有磁场,人亦有磁场。人的头部是南极,而下部会阴为北极,具磁偏角。为什么头部不是北极?这是人的生理构造,不是为什么,丹道内景中可显现。因人的头向日,为南极近日,只有处在北半球,南方才近日。
条件四:地理位置上的磁力线方向,必须指向东南。
为什么必须指向东南,人要顺磁力线而居,方能人体磁场与地球磁场感应合一。在太极体中,阴阳相互消长,相对来者为阳,相对去者为阴。太阳相对地球,自东而来,自西而去,故东为阳,西为阴。在风水阳宅中,顺磁力线而居,在中原大地,必是青龙宅,面向东南。太阳相对地球旋转,相对东方为近日方,相对西方为远日方。只有磁力线指向东南的地理北半球,东南才能为阳,人居此处才能天人合一。
由上面的条件,在地球中,唯独中华平原具备。
条件五:地理位置上必须有人的参与,且相感方能遂通。
天地阴阳选择了中华平原,此处的地理环境与人的内景相通,但只有致虚极时,方能感而遂能,才能达到天人感应,才会创造般的发明阴阳理论。
由上五个条件,只有中华平原地带才具备完全,所以阴阳大道在此处不会被灭亡。但第五个条件,是以人为本。现在西风东渐,唯利是图之风大盛,人心浮躁,如苍蝇之逐臭,再想感而遂通,难矣!不但如此,反视阴阳为迷信。现在阴阳大道的家败,看来也难免的。知阴阳者,只能在民间少数派了。悲哉!
阴阳大道消长
当一个太极体偏阴极时,也就是此太极体的控制能力比较大,此太极体与其以外的太极体控制能力相等时,为阴阳平衡,但此时极不稳定,为一触即发状态。此太极体就如同无极未动时的阴极。(阴极有气无能力,是相对于其外太极体而言,此内部仍存在气与能力。)当外部太极体或其本太极体发生微小变化时,无极便动,动则变,气化成能力而外散,这时便是裂变。人死亡时就要经过此一步。
一个比较稳定的太极体,若受到外部太极体的巨大作用,亦会与外部太极体化一个不稳定的太极体,然后再裂变。
若一个太极体偏阳极时,此太极体的控制能力亦较大,此时如同无极中的阳极。当受到外部太极体的挤压,或内部产生变化,又会能力化成气。比如象水蒸气,当受到外部挤压时,会化成水,或内部变化时,亦会结成水珠。人体中真火化真气时,即是此刻。
若两个太极体,一个处阴极,一个处阳极,二者一相见,便聚变成一个太极体。此时聚变而成的太极体,控制能力十分大,在人体便是真水化真火时,此聚变而成的太极体不稳定,如同一个太极体处在偏阳极时,便马上转化。此在人体中为真火化真气。
两个太极体皆较稳定,若再受到其它外部太极体的巨大作用,此两个太极体与作用的太极体,转化成一个十分不稳定的太极体,此为聚变,不稳定的太极体,又要发生转变,直至与外界稳定而止。
瞬间时从不稳定变成稳定,便是原**或氢弹的大爆炸。也是丹道中的冲关。
以上说的是多个太极体之间的作用,由上可推出阴阳大道守恒第二推论。
阴阳大道守恒第二推论:阴阳大道的转变是从为到无为然后到无不为的过程。
这是一个螺旋形转变过程。上面可知无论是裂变,还是聚变,首先太极体是稳定的,到不稳定,再到稳定的过程。
裂变的过程,太极体相对不稳定,用外部太极体一个很小的作用,便激发到不稳定状态,然后气与能力相互转变,达到一个稳定的过程。
聚变的过程,太极体相对稳定,用外部太极体一个巨大的作用,激发到不稳定状态,此时的气与能力转变更大,再到一个稳定的状态。
裂变即是聚变,聚变即是裂变。不经过聚变,就没有裂变。聚变过后,就必须裂变。
在人体气化中,男白女赤先聚变相交,而后裂变成先天元精为真水。真水聚变生真火,此为水中生火之意,阴阳互根。真火化真气,又是一个裂变的过程。如此从为到无为,然后到无不为,再到不无不为。真气与水谷之气聚变,便成了人生的基础。真气进一步裂变,又化成了后天之精。
此中如何转变的过程,在阴阳大道消长定律中,转变的结果,在阴阳大道五行定律中。
在阴阳大道中,阴阳讲述的是格物,五行讲述的是生化。
阴阳大道——阴阳大道消长三大定律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阴阳的消长为阴阳大道中一切运动的基础。
阴阳大道消长第二定律:在太极体中,阴阳消长的相互作用是大小相同,性质相反的一对控制能力。
阴阳大道消长第三定律:在太极体中,阴阳相互消长,相对来者为阳,相对去者为阴。
以上说到聚变与裂变,此二者实为阴阳消长的过程。
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阴阳的消长为阴阳大道中一切运动的基础。
观测阴阳大道中的消长方式,只有圆周与运动与往复运动。此为第一定律的第一推论。
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第一推论:阴阳消长存在的方式为圆周运动与往复运动。
单位太极体是以圆周运动的方式存在的,消长运动中的阴阳由第三定律而定。太极体是气与能力的总和,太极体内又可分为若干单位太极体,作圆周运动的单位太极体亦是由若干太极体组成。太极体内的运动是往复运动,单位太极的运动是圆周运动。僻如地月系,太阳系等为单位太极体,而在地上的大气为一太极时,此为一太极体。
单位太极体的圆周运动好理解,太极体中的往复运动为何为一切运动的基础。僻如人的行走,可以向任一方而运动的,所作的不一定往复运动。但是人不论向何方运动,运动的基础都是由于肌肉的收缩,这是阴阳的消长运动。汽车在行驶,是由于发动机中活塞的运动。火箭的上升,是由于火力后喷,此时火箭如同发动机中的活塞,向一个方向运动,取的是活塞运动中的一段,但基础仍是阴阳的消长运动。
于是便有了第二个推论。
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第二推论:往复的运动为阴阳消长的相对运动,往复的停止为阴阳消长的相对平衡。
太极体内阴阳二气的不平衡,自然就产生了阴阳消长的往复运动。相对平衡了,往复运动自然停止,此时阴阳的消长就相对平衡了。
在单位太极体内部,小太极体在作向极心的圆周运动,或向极心内旋,或背极心外旋。内旋时为入,为阳,但极心为阴,气多能力小,又在内旋,极心对极外太极体的控制能力在渐增大,最终的结果,便成了无极中的阴极。外旋时为出,为阴,此时极心为阳,气少能力大,又在外旋,极心对极外太极体的控制能力在渐减小,最终便成了无极中的阳极。自然时由阴极到阳极或由阳极到阴极的时间为一劫,取中间一段来研究,几乎无变化,所以便有了第三推论。
阴阳大道消长第一定律第三推论:在单位太极体中,阴阳的消长总是内旋或外旋,相对平衡几乎是不变的。
在茫茫宇宙中,单位太极体的形成,有的是新生,有的是青年,有的是中年,有的则是暮年。有新爆炸出来的,亦有近于无极的。就连我们所处的单位太极体,也时刻在旋转,在膨胀。最终也逃不离死亡,这就是生长化收藏。
上面说了阴阳的消长为阴阳大道中一切运动的基础。在太极体中,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主要是因为阴阳二气的控制能力,计算方法在阴阳大道运动定律中言及。控制能力是什么?
阴阳大道消长第二定律:在太极体中,阴阳消长的相互作用是大小相同,性质相反的一对控制能力。
控制能力是气与能力的总和,作用于阴阳二气单体外部,与总和成正比,与空间成反比,此在阴阳大道运动定律中讲。阴阳二气消长的相互作用,在作用处,控制能力的大小总是相等,性质总是相反。一方为作用方,另一方则为反作用方。
比如阴阳二气的作用,进行消长。阳处气与能力的总和,为阳的控制能力,阴处气与能力的总和,为阴的控制能力。此时的控制能力,为静时的控制能力,为阴阳两端的控制能力。在阴阳各为太极体之外,空间越大的地方,阴阳的控制能力越小,此为动时的控制能力,为阴阳二气作用的控制能力。若阳处的控制能力大于阴处的控制能力,则阳长阴消。阳所控制的空间大,阴所控制的空间小,阴阳消长相互作用处的空间必是近于阴处而远于阳处。在相互作用处的空间,阴阳二气的作用是相对平衡的,控制能力是相等的,性质是相反的。僻如夏季,阴阳相互作用的相对平衡处北移,冬季,则南移,即是此意。
阴阳大道消长第三定律:在太极体中,阴阳相互消长,相对来者为阳,相对去者为阴。
在阴阳的相互消长中,消长方式只有圆周运动与往复运动。相对来者为阳,相对去者为阴。在前面已经论述,兹不多言。要注意的是在圆周运动中,内旋则为阳,但极心为阴。外旋则为阴,但极心为阳。很多人笼统的认为向内为阴,向外为阳,只是指极心处,而运动中的阴阳恰相反。
三才与阴阳大道守恒
在哲学中分唯心与唯物两大阵营,此中是以何为第一性的区分。唯物论以物质为第一性,唯心论以意识为第一性。物质是客观存在的,在马克思唯物主义哲学中定义的意识为客观物质在人大脑之中的反应。这恰恰是马克思的聪明之处,客观物质与人大脑的反应,必须有人的参与,离开人即没有意识,人为客观物质的很小一部分,二者的反应与整体的物质,是以部分对整体,所以物质为第一性的。若定义意识为客观物质对客观物质的反应,则无处不是意识,也无处不是物质,物质即是意识,意识即是物质。因为马派哲学不承认其它物质存在意识,只存在人的意识,人死了,意识也就没有了,所以是无神论。若意识是物质间的反应,则无处不是意识,也就是万物皆有灵,为有神论,此为二者的差别。马派哲学中对于其他物质不存在意识,而客观上任何物质都有反应,于是便有了反应,应激,反射等名词以示差别。在中医阴阳论治中,是病邪与人体,药物与人体的作用,与人的意识无关,所以用的是有神论,是物质对物质的作用。
中国的古人同样也是很聪明,发明了三才,天地为阴阳,人在其中也,没有人的参与,怎么会有定义上的阴阳。这便是三才定律。在古人的观测中,人与日的关系最密切,通过的媒介为光。所以光所来处为阳,所受光处为阴,便有了天阳地阴。此是静时的阴阳,为人定义的阴阳。北方寒而南方热,这是中国古人的观测,若是在南半球则相反。以现代人的认识去否定古人认识,是历史局限性。古人之说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并没有违反阴阳定律,但有适用性,在另一太极体中用的是另外的阴阳,所以古人之说有点象自圆其说,实为参照物太极体的不同。
水气自地面水处而升,升至天上汽凝云处而终。此为动时阴阳,二体一端。
以地面水处与天上汽凝云处组成的太极体中,阴阳相互消长,相对来者为阳,相对去者为阴。动始处为阳,动终处为阴。水气自地面水处而升,相对地面水处而言,相对为去,为阴。水气相对天上汽凝云处,相对为来,为阳。水气动之始处为地面水处,地面水处为阳,水气动之终处为天上汽凝云处,天上汽凝云处为阴。
地面水处以水气之动相交天上水汽凝云处,即为此二处的相交,相交生成的万物,便是云。此时阴阳相交为何在天上水汽凝云处?答:此控制能力的不同,地面水处的控制能力大,天上汽凝云处的控制能力小。
此时天上汽凝云处因水气的上升,慢慢生成云,此处的控制能力在渐渐变大,当与水气上升(即地面水处在此处的控制能力)控制能力相等时,此时为饱和,为阴阳的相对平衡。为无极时刻。无极一动,(因有杂质在饱和水蒸汽内运动)便生成小水滴,此时无极又变成太极。小水滴凝大,当此时天上汽凝云处的控制能力控制不了此水滴时,便下落,下落的过程中,水滴凝的更大,便为雨。雨落在地面处,因有地面的承受,雨不能再落,只有慢慢的向下浸润。饱和时,在地面成为水积。此时又时一个阴阳相交的过程,阴阳相交生成的万物是水。
蒸汽与雨是地面水处与天上汽凝云处两次阴阳相交的过程,记住是过程,是地面水处与天上汽凝云处二体之间的一端。是以此为过程作用阴阳的相交。是两次阴阳相交的过程,并非“蒸汽与雨就是阴阳相交”。
地面水处与天上汽凝云处二体皆可阴可阳,要看具体在什么过程中,阴阳者本身就是相对的两面,你阴时我就阳,你阳时我就阴。只有相对,没有绝对。
在第二定律中,阴阳的消长是绝对的,消长即是在运动,而对于何处为阴何处为阳的相对静止部位当如何认识,如何命名,即是第三定律所要提及的内容。
第三定律:定义上的阴阳是客观上的阴阳二气在人心中的反应。
定义上的阴阳,是阴阳的命名,如天为阳,表为阳等。客观上的阴阳二气,指得是阴阳的消长,是运动的气。心指的是人的思维阴阳二气,不是实体上的心脏。阴阳二气消长的结果,由人心去认定,是对一端两体的定义,即是天为什么为阳,地为什么为阴。此中定义上的阴阳,为不同太极体中的阴阳认定。僻如光自天来,则天为阳,地为阴,此处天地在一太极体中,与其他不相干。其它如山之阳,山之阴,川之阳,川之阴同。而在山川太极体中,山近日,川远日,山又为阳,川又为阴。与山或川本身自我的阴阳太极体不相干。黄河之川为地面河,高于平地的小丘处,此二者形成太极体,则黄河之川又为阳,小丘又为阴。所以说:“古人之说是建立在认识的基础上,并没有违反阴阳定律,但有适用性,在另一太极体中用的是另外的阴阳,所以古人之说有点象自圆其说,实为参照物太极体的不同。”这里面就必须要有人心的参与。
而对于意识的认识,《内经》有“两精相搏谓之神”之光辉论断。也就是“客观物质与客观物质的反应”。人的大脑也为客观物质之一,客观事物在人的大脑之中的反应,即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也包含在“两精相搏”之中。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意识也只是“两精相搏谓之神”之中的意识的一小部分。认识这一点对中医发展有什么好处呢?《金匮》:“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肝脾为人器官的一部分,若以“两精相搏”断,肝脾自有自已的意识,而非人的整体意识。见肝之病,必先实脾。若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断,肝脾没有意识,意识只存在人的大脑中。这时见肝之病,医肝而不必实脾。二者有天壤之别。这也是中西医的差异。
由“两精相搏”论断第三定律:定义上的阴阳是客观上的阴阳二气在人心中的反应。此中的人心若以广义而推之为阴阳二气,则就成了第一定律:没有离开阴阳的气,亦没有离开气的阴阳。因为有人定义上的阴阳,所以必须有人的参与。人的参与,将心比心,就可以揣度宇宙间的阴阳。
阴阳大道——阴阳大道守恒三大定律阴阳大道第一守恒定律(大道守恒定律):阴阳大道总是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
阴阳大道第二守恒定律(无极守恒定律):阴阳大道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无极与太极的相互转变。
阴阳大道第三守恒定律(太极守恒定律):总太极体是恒定不变的,只是气与能力的相互转变。
阴阳大道总是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此即是佛祖所言的业力,一切物都逃脱不掉。
大道初生,即是无极,无极一现,便化太极,此中无极为静时阴阳,化太极后,即生出阴阳二气,为动时阴阳。无极守恒定律实际上即是太极守恒定律,只是静时与动时的区别。无极守恒,即是有无相生,太极守恒,即是气聚为形。
阴阳二气,各为一太极,同处一太极体中,如同物理学中的质点。阴处气多,而能力小,阳处气少,而能力大,气与能力的总和,便是阴阳二气的控制能力。控制能力的差别,便形式了阴阳二气的消长,控制能力相等时,便是阴阳二气的相对平衡。
设无极未动时,阴阳二气之端便是极点,阴极有气无能力,阳极无气有能力,二者控制能力相等,便是无极平衡,此状态不存在。太初之时,或收于阴极,或散于阳极,极则动,动则成太极,或阴极化出能力,而气渐少,或阳极聚则成气,而能力渐不足。在阴极化出能力时,为大爆炸之形成大道,在阳极聚则成气时,为白热化形成大道。阴极与阳极的相互转变中,阴阳消长在其中,此为二体一端。自一端二体互相转变的一个过程,佛祖称为一劫。
无极动而太极生,太极生后,万物皆在太极体中,即是现在的时刻。
在太极体中,总太极体是恒定不变的,所变的只是内部气与能力的转变。选择一个太极体进行研究,僻如风的形成,是由于气体的流动。在寒处,气聚则厚,而能力低,在热处,气散而薄,而能力大,寒热的控制能力相等时,便为无风。当日北移时,在北半球,热处渐得能力(此时气亦在变少,但微小不足道,可略不记。),此时热处的控制能力增大,便是向北推移,此时便是暧风。在寒处,由于热气的挤压,气聚的更多,二者若平衡时,则相对无风。当日南移时,热处的能力则渐少,相对寒处的控制能力大,则为寒风。
再僻如研究日与热处组成的太极体。当热处受日热时,此时必是日热的控制能力大于热处的控制能力,此即是日光照在了大地上。若再把寒处加在此太极体中,为日光,寒处,热处三者组成的太极体,此中寒热为一太极体,此太极体又与日光成一太极体。寒处在远日方,热处在近日方,日再向寒处移,则热处的控制能力在变大。此时再研究热处时的气与能力,由于阴阳大道第一守恒定律,则热处大道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则热处能力增大,能力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则能力向气转变。气则相对欲增加,此时气的增加远远小于能力的增加,可略不记。气亦欲保持原来状态的趋势,则必向处扩长。在气增减略不记时,便可以成为能力守恒定律,同样,在能力增减可略不记时,便是气守恒定律。在近极点处,气可转成能力,能力亦可转成气。这是一个重要的推论。
阴阳大道守恒推论:阴阳大道的转变总是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对此三大守恒定律有何应用?第一定律为业力,病理中常用,当人受病时,为病的控制能力大于人的控制能力,此业力便为人的抵抗力。第二定律在中医学中可以知道真火的形成,有无的相生,为丹道之基,先天之本。第三定律在中医学中可知道后天的气化。物理学中的惯性,质量能量守恒,质能转化等也含在此中。
上面以说了阴阳大道守恒推论:阴阳大道的转变总是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
当研究两个太极体聚变成一个太极体,或一个太极体裂变成两个太极体时,又与太极体内部阴阳的转变有所差异。
先秦道家的阴阳感应理论
先秦哲学涉及阴阳感应理论的著作数量很少,除庄学之外仅有《管子》与《易传》两种较为具体明确发展至汉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突破了早期的阴阳感应学说的合理界限,导致了严重的认识扭曲结局。而肃清这种恶劣影响造成的危害,同样成为以王弼与郭象为代表的魏晋玄学家的工作目标之一。
一、庄学的阴阳感应学说
气化理论在庄学内外杂篇中地位不同。内篇中没有系统的阴阳学说,庄学的气化理论完成于庄子后学。庄子提出的“未始有无”与“自本自根”命题,早已从逻辑关系上证明了宇宙无始无终永恒存在。但如何解释具体事物的差别性与同一性问题,从老子到庄子之间的哲学认识依然存在着许多不足,成为当时哲学思考的重要对象。
早期哲学家以阴阳解释宇宙万物的变化,来自于周王朝或更早的史官传统。身为柱下史(或守藏史)的老子,率先提出了“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的学说,与其立足于有无分析的道论结合,为未来哲学开辟了认识的方向“通天下一气”(《知北游》第二十二)的重要哲学命题,精深概括了道家对差别性与同一性问题的认识。庄学指出事物的生起消亡是阴阳变化所致,变化的内在机制在于“一气”内部。“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何为乎?何不为乎?夫固将自化”(《秋水》第十七)。由阴阳构成的“一气”,运动变化具有永恒性,不存在中断止息的时候。“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处于永恒的运动变化过程中,造就了无穷的生命世界。运动变化不能外在于物质载体孤立存在,“夫固将自化”,就在个体事物的固有属性。阴阳本是“一气”的属性与功能,人类是在对“一气”的表现形态即阴阳的聚散消长中实现对事物的认识.“固将自化”的“一气”必然是阴阳矛盾冲突的结果。
庄学对“通天下一气”的论述,包含着极为复杂的逻辑关系.“物物者非物”与“物固自生”的命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果“一气”之阴阳处于势均力敌的状态,创造功能就会停留于“化育万物,不可为象”(《刻意》第十四)的纯粹中和阶段,完全不可能使“杂乎芒芴之间,变而有气,气变而有形,形变而有生”(《至乐》第十八)成为现实。唯一合理的解释是,事物的生起是阴阳处于动态平衡中的产物,不论是个体事实还是纯粹逻辑的抽象,都不能承认存在着阴阳两者绝对的对称。是非对称状态的存在使天地相合万物化生,阴阳由此在永恒的运动变化中造就和谐的宇宙。普遍的和谐是运动变化中成就的事实,不能成为事物生起变化的先决条件。而从阴阳为“一气”固有的功能属性考察阴阳的存在状态,必须是阴中有阳而阳中有阴,不存在纯粹的阴与阳。说明阴与阳天然具备动中有静与静中有动的属性,是对立统一下的排斥吸引,绝对不能是不相关的两个东西。如果是各自独立的元素,就否认了“通天下一气”的唯一性、绝对性。虽然互为对方存在的条件,但同一个体内部的主从关系存在着差别,因此“自化”不需要外部的第一推动力。揭示了我们面对的无限世界,是由于“一气”的运动变化造就“万物”,在具体时空里“以不同形相禅”(《寓言》第二十七),周期性地循环往复的根源而具有规定性的“形”与“象”反映于现实存在,仅是数量关系的不同,不能改变其同一的物质属性。每一个体事物的存在状态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条件取决于互相对立依存的阴阳双方,功能属性的主从关系发生了变化以至颠倒。不论事物如何变化,阴阳即使彻底错位,也不会发生一方完全取代另一方的现象,无损于“一所”的永恒与圆满。
相互渗透贯通的内在运动,使阴阳由潜在转变为现实,这种神妙的变化,就是“感而后应,迫而后动,不得已而后起”(《刻意》第十五)的必然性反映。认识者从具体的经验现象“求推之”不断深化自己的认识,达到对至极之“机”的把握。深究运动变化的根本机制与原理,最终理解“夫无方之传,应物而不穷者也”(《天运》第十四)的究竟奥秘。“无方之传”的意思是指不能以具体数量规定宇宙的运动变化,这是永恒不息的终极变化的决定力量。庄学通过对自然界存在的共振物理现象的总结,以感应这一概念对此加以概括。
鼓宫宫动,鼓角角动,音律同矣。夫或改调一弦,于五音无当也。鼓之,二十五弦皆动,未始异于声,而音之君已形(《徐无鬼》第二十四)
音律以不同的琴弦发出不同的声音造就和谐的韵律,不能相互取代。必须是声与律相互作用产生共鸣,形成和谐的音乐。在这种和谐的声音中两者非并列的存在,有其主导“君”的统帅。由于“声”为阴阳之气,事物的运动变化以道为根据,于是阴阳在无垠的世界里,“荡荡乎!忽然出,勃然动,万物从之乎”(《天地》第十二)“荡荡”是阴阳“一气”鼓动万物的“天簌”,宇宙的普遍完整和谐“忽然出,勃然动”指从渐变走向突变,虽无法测量刹那间突破潜在转化为实在者的准确数量规定与变化的节奏,然而“机”的变化的内在决定因素可以为我们认识.“万物从之”的判断,说明一切事物都服从宇宙的必然法则。
阴阳的内在感应造就了“万物”的存在,除此之外没有任何更加伟大的创造者,处于运动变化过程中的阴阳,以其能动的变化不断激活蕴藏于对方之中的潜在成分,向力量占主导地位的自己一方靠拢,于是事物表现为阳或阴的属性。当量的积累达到主从地位发生变化的时候,开始了新的消长更替循环。而运动变化的规律性表现为,“同类相从,同声相应,固天之理也”(《渔父》第三十一)天地与阴阳万物作为存在者,固不得为异类。“相从”表示主导地位的一方对非主导地位一方的控制干预,“相应”指阴yangju有的刚柔、清浊、动静、曲伸、燥湿、寒热等属性功能不能是单向度的孤立存在,是互动的整体,运动变化必然以对立面的统一为条件。“固天之理”的必然性规律性的内容为,“调而应之,德也。偶而应之,道也”(《知北游》第二十二)这种普遍的原则秩序,通过具体事物“德”的内在属性,与万物存在的依据“道”,两者之间的逻辑关系的抽象提炼确定。“调”就是阴阳固有的排斥吸引,造成了“应”的运动变化在事物内部的生起。“德”指运动变化的根源乃是其本质属性的表现,存在于有“分”的“未形者”自身本质属性与运动变化不可分离之“偶”的对立统一,与“应”的表现反映不可分割“杂乎芒芴之间”就是对“调”的活动状态的说明,指出了本质存在与构成事物存在的基本元素彼此错综纠结无法截然区分。因此可以肯定,“形非道不生,生非德不明”(《天地》第十二)有形质的具体事物以道为存在根据,对事物差别性的确认必须通过对其内在之“德”的阐释实现。“德”在老庄道家思想中,就是指具体事物具有的阴阳属性以及可规定的数量关系。究竟何者为物,庄学得出的结论为,“凡有貌相声色者,皆物也”(《达生》第十九)。换言之,道为实在却无规定性。具体事物的“貌相声色”的物理属性,是其内在之“德”的直接反映,“貌相”指向“形”的方面,“声色”为相互作用过程中出现的更加具体的存在状态,与“形”相连而非“形”,比《易传》的纯以“形上”与“形下”区分道器的不同,在内涵上更加严格细致。
主体自我的知性情性达到统一,就能够与阴阳“一气”处于共鸣的程度,世界的最深刻变化的底蕴,将呈现于心灵之中。“夫天机之所动,何可易邪”(《秋水》第十七)。因为是必然性的体现,当然任何力量不可阻止,“若能入于其樊而无感其名,入则鸣,不入则止。无门无毒,一宅而寓于不得已,则几矣’,(《人间世》第四)深入到宇宙万物的内部,消除了对知识的盲目信赖,心灵与整个世界,就会如同宫商感应一样自然而起,没有丝毫的勉强做作,完全可以实现对世界的洞察。
二、《管子》哲学对阴阳感应理论的发展
稷下道家不仅以“精气”解释宇宙万物的同一与差别问题,同时是其精神净化理论的基础与依据。阴阳感应理论在庄学中还没有成为普遍绝对的根本原理,在《管子》中已经成为认识的中枢“精气”是宇宙万物存在的精华,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力,决定着事物的存在属性主体自我通过对自我“精气”的调节,成就人生的自由。
自我潜能的释放,在于“搏气如神,万物备存”具有的绝对力量。当对心灵的调节达到应运自如的程度,宇宙中的一切都会被自我心灵所观照。这不是向神灵的乞求,而是理性思考的结果。“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如果自我本具的理性反省能力得到深入的发挥,依然不能获得对世界的洞察,那么“鬼神”的精气能动作用,将帮助我们克服面临的障碍。但是,“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心术下》第三十七)。作者认为“鬼神”不是冥冥中的神灵,而是最为纯粹的精气。理性直观能够贯通天人内外,就是因为宇宙的生命活力精气,与决定自我存在的精气彼此往来,瓦解了任何有形者的限制与障碍。起到了沟通主客体功能属性的作用,使主客体消除了隔阂,处于内部彼此依存的共振状态互相呼应。由于宇宙最深沉的变化枢纽,被自我生命整体所充分感受,是以自我全部生命参与宇宙的运动变化,非知情意某一方面起主导作用的独立活动,因此实现了对宇宙与自我本质存在的彻底觉悟。
精气之所以能够成为沟通主客的桥梁,实现对宇宙人生的觉悟,是因为宇宙与自我存在的同一性。“恬愉无为,去智与故。言虚素也。其应非所设也,其动非所取也。此言因也。因也者,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感而后应,非所设也。缘理而动,非所取也。过在自用,罪在变化。自用则不虚,不虚,则怜于物矣。变化则为生,非生则乱矣。故道贵因。因者,因其能者。言所用也。君子之所处也,若无知。言至虚也。其应物也,若偶之。言时适也。若影子象形,响之应声也。故物至则应,过则舍矣。舍矣者,言复所于虚也”。放弃一切主观成见,保持自我心灵原初的纯洁完整,而“虚素”就是自我的固有存在状态,其本质就是“恬愉无为”,安宁充实自然而然。由于现实存在的自我与异己的万物处于普遍联系之中,在这样的状态下与世界发生的感应,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应有表现。“动”之运动变化“缘理”而起,不因人为的干预而阻滞个体自我认识实践遭到挫折失败,就是违背了“感而后应”与“缘理而动”的精神。完全排除了个人的主观好恶,遵循事物的运动变化,“舍己而以物为法者也”的实践方法,使被遮蔽的心灵得以净化。这种能力不是来自外部,而是“因其能者”。主体自我固有“能”的能动创造能力,使自我与世界完全合一。固有的天赋之“能”必然反映于实践之“用”,臻于人生解放的精神创造成为检验认识实践成就的唯一标准。如果主体自我一方面具有高度的变革世界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如同“无知”一样平静凝湛,就是心灵的“至虚”对世界的能动反应无不“适时”,永远恰到好处。
圣人保持着心灵天然的平衡有序,没有任何缝隙可被他者利用,动摇其生命的完整。“其处也若无知,其应物也若偶之”。开放的心灵与世界处于动态平衡中,世界的奥秘因心灵的明觉与世界的有序和谐变化完全同一,呈现于生命的整体活动中,为主体自我真切感受。因为已成为自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是生命至为关键的控制中枢,自然生起而没有丝毫的人为因素,与心灵加工整理经验形成的知识不同,决定了有限的个体自我能够伴随着宇宙永恒的生命运动,走向更加丰富的程度,处于没有衰退的永恒新生中。“自固”的心灵净化,经过“静因之道”的塑造,达到了“虚者,无藏也”的无坚不摧无物不容的至极水平。这是在无意识的自然状态下成就,只要有点滴的做作就不可能实现。因此,“夫正人无求之也,故能虚无”(《心术上》第三十六)。充满生命活力的精气自由穿梭往来于自我心灵与宇宙的精微底层,阴阳不测的神妙变化的信息,由此被传递输送到觉悟者的生命活动里。而人类的生命精神又因精气的能动作用的引导带动,唤醒沉睡的世界。从此消除了对世界与自我命运的迷惘,更加亲近宇宙这个创造了人类的不朽家园,人生的意义因此得以诠释。“圣人之道,若存若亡。援而用之,殁世不亡。与时变而不化,应物而不移”(《心术下》第三十七)。觉悟者在纷纭复杂的现实世界里优游自在,从容消除一切矛盾对立对自我可能形成的伤害享受生命的恩赐.“和以**
,形性相葆。一以无贰,是谓知道”(《白心》第三十八)。心灵的知性情感欲望之“动”,与心灵固有的平衡安宁之“静”经过“自固”的净化修养过程重新实现了和谐的动态平衡。宇宙的活力与自我本质存在达到了完全的同一,相互促进,生命的潜能没有丝毫遗漏地表现于世界。因为克服了经验中的一切疏离现象“一以无贰”,彻底实现了自我存在价值,这就是“知道”,对道的真正觉悟理解。
三、《易传》对阴阳感应理论的普遍运用
道是宇宙的绝对本体,而与“天地准”的“易”,《易传》认为反映的正是世界的本质存在。“易”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内涵,是圣人“仰以观于人文,俯以察于地理”的反映。准确真实地再现了宇宙的真相,后来的觉悟者依凭《易》的启示,“知幽明之故。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知周乎万物,而道济天下,故不过。旁行而不流,乐天知命故不忧。安土敦乎仁,故能爱。范围天地之化而不过,曲成万物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通过对“易”的掌握运用,在人生实践中就会永远合乎宇宙本体之道的要求“不违”与“不过”,能够“道济天下”,建立公正有序的人类生活秩序。“神无方而易无体”指阴阳的运动变化不受任何时空条件的限制,“易”不可以理解为有形之物。
不变之“易”与万物,是本源与派生的关系。“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占凶,占凶生大业”(《系辞上》)。天地与太极都不是认识的直接对象,是理性反省的结果。圣人通过对运动变化的万物的反省,审视其差别与联系形成对宇宙存在的根本认识。天地的固有秩序由太极的统一体中演化而成,在理性的检验下被确认。法象天地而成的“易”以观念化的符号系统,反映着宇宙及其运动变化。运动变化是“天地絪緼,万物化醇。男女构精,万物化生”(《系辞下》)的结果。“天地之大德曰生”,充满了生命创造精神,阴阳是决定运动变化的终极力量。“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易简之善配至德”。而“阴阳不测之谓神”(《系辞上》),是宇宙的根本原理。推广运用这一原理贯彻于一切领域,在“天地之间则备矣”,所有疑难问题无不得到化解。动静是天地的不同属性,但并非是绝对的动静。一切生命来自天地的创造,万物在天地之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可是“圣人作而万物睹”,使世界的奥秘呈现于现实生活。“各从其类”(《文言》)的不同类别事物,其固有属性无不是天地的赋予。而天地两者由于在功能属性上存在的差别,在结构上不是并列的存在。“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系辞上》)。尊卑贵贱、动静刚柔等是天地的不同属性与功能作用的表现,这由一系列的判断建立组成的宇宙秩序,早已见于黄老学的论述。通过认识抽象形成的乾坤,是引导我们实现对世界深入理解的门径。“乾坤其易之门邪?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系辞下》)。通过卦象就可以把握天地的固有秩序,“易”表达反映的内容,就是圣人借助卦象说明运动变化的绝对性、无限性。
圣人对天之“象”与地之“法”的观照不以天地为直接对象,而是天地化生演变的阴阳之气及具体事物。由天地创造出来的事物,“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系辞上》)。说明“象”指可见而无形质之物,“器”则是有形的具体事物。“象”与“器”之别正是“形上”与“形下”之别。追究天地的不同功能属性,可知“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宇宙的终极存在根源为“元”,它是所有事物的存在起点,无一例.但“元”不能外在于“天”,而是统一于“天”之内。形形色色的具体事物按照其固有规律生起消亡,就是“乾道变化,各正性命”的结果,是“天”赋予了具体事物平等的存在机会。各种不同的事物共同造就了“利贞”的普遍和谐的世界。地虽然被天包容不具有独立性,但在宇宙的生命创造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至哉坤元,万物资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含物光大,品物咸亨”(《象》)。从潜在转变为现实存在者,受到地的“资生”而实现。这种存在结构与内容,是其内在属性的反映。“乃顺承人”使可能性演化为存在的现实性。无不得到天地的养育成就,承载万物之“厚”地其“德合无疆”,由其“载物”的“厚”德所致,事物“性命”之“正”反映于经验事实中。
阴阳感应是事物的存在与运动变化现象的理由.“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止而悦”。《咸》卦之象兑上艮下,兑为泽为阴为柔,艮为山为阳为刚,符合天地的运动变化要求,由《咸》卦表现出来的现象与事实吉利而无灾祸。宇宙万物的存在都遵循这一必然规律顺利发展。“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观其所感,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正因为阴阳感应是宇宙的必然秩序,圣人对阴阳感应原理的洞察,就能智慧明觉精神自由。恒卦“刚上而柔下,雷风相与,巽而动,刚柔皆应,恒。恒,亨,利贞,无咎,久于其道也。天地之道,恒久而不已也。利有攸往,终则有始也。日月得天而能久照,四时变化而能久成,圣人久于其道而天下化成。观其所恒,而天地万物之情可见矣”(《象》)。说明在《易传》的思想体系中,由“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与“阴阳不测之谓神”,以及“一阴一阳之谓道”等命题,共同构成了其运动变化观念的核心内容,从不同方面揭示着阴阳感应理论的应有内涵。屡言“见”天地万物之情,源自对阴阳感应的把握,显然已把由庄学及《管子》哲学创立的阴阳感应学说普遍化绝对化。
对宇宙运动变化的揭示以实现人生,是人生的最高价值理想。圣人的心灵突破感性表象的有限性实现对终极存在的洞察,与天下人同心。其理由与根据,就是对阴阳感应的深切观照。“易无思也,无为也,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非天下之至神,其孰能与此!夫易,圣人之所以极深而研几也。唯深也,故能通天下之志。唯几也,故能成天下之务。唯神也,故不疾而速,不行而至”(《系辞上》)。觉悟者的“极深而研几”,通过“洗心”的自我精神修养,领会了世界的奥秘、发现了宇宙的根本,就在阴阳感应本身。以心灵“无思”的理性直观,将自我本质存在的“无为”德性,没有任何偏差地投射于世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天下之故”既是宇宙的根本,又是觉悟人生的唯一理由。宇宙的无穷创造并非简单的循环,而是无限新生命的不断生起。日月推移四时交替,都在阴阳感应的范围之内。“往者屈也,来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矣”(《系辞下》)。运动变化的内在机制与外在表现产生出来的事物,不为任何力量贬损。对宇宙万物生起本源与彼此之间相互关系的考察的过程,就是“极深而研几”的精神超越过程。因这种神妙莫测的变化远离经验感受,说明其确实是宇宙存在的“极深”所在,是认识活动的“研几”最终指向的目标。圣人之“研几”对宇宙本质的洞察使其实现智慧明觉,而且能够在现实生活中把握运动变化的条件性,更加主动地面对人生。乾卦的爻辞包含着“阳气潜藏”,进而至“天下文明”,又至“与时偕行”,再至“乾道乃革”,复至“乃位乎大德”,最后则是“与时偕极。乾元用九,乃见天则”(《文言》)的过程。“阳气潜藏”即未有形象时,阴阳之气处于潜伏的状态,及至“天下文明”,于是形象彰著。因为运动变化是阴阳的固有属性,始终不息,“与时偕行”指明时间不是外在于天地运动变化之外的孤立存在物,强调时间的绵延本身就是阴阳消息盈虚的反映。“天下文明”表示阳的刚健达到极限向相反方向转化,意味着以往处于被阳气所抑制的阴气,开始取代阳的地位,“乾道乃革”,阴阳的主从地位发生了倾斜。当阳气再一次突破阴气的制约重新取得主导支配地位,“乃位乎天德”,世界形成了稳定的秩序。这种稳定属性的形成反映了宇宙生化万物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预示着新一轮的变化交替必将来临。新陈代谢达到临界状态“与时偕极”,圣人就会顺应宇宙的自然法则积极主动创造新的世界。“天德”就是整个世界的属性,自我如果能够顺应天德的必然要求,就能够成为不可征服的大人,“先人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完全实现了人生的自由。
四、简要的评价
以阴阳“一气”的内在感应说明万物的运动变化,是“一气”固有的对立统一的矛盾属性。发生变化的机制是内在的主从关系在相互作用过程中ciji诱导呼应,引起原有功能结构地位升降的变化,造成向对立面转化的事实。庄学在分析提炼的过程中,在逻辑关系上推导出了事物彼此渗透相互作用的思想,揭示了事物的因果关系只有置于整体与部分,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内在属性与外部条件彼此结合下得到理解的认识。阴阳感应的相互吸引排斥,十分精妙细微且恰当地表达了阴阳的对立统一的矛盾性质。具体认识过程中的因果关系问题的解决,直接显现于这一观念中。由于阴阳“一气”具有的渗透、弥漫、凝缩、虚实这些貌似相反,实则相成的特点,不仅在于功能属性的固有状态,而且直接表现于主从、偏正、隐显、动静的等差结构。任何事物都是内在统一的整体,根本不存在完全独立自存与异己者毫不相关的个体,至于事物之间的彼此作用,所考虑的只是距离的远近力量的大小等问题,而不是否认存在者之间完全隔绝,这就是“通天下一气”的唯一正解。“一气”绝不能理解为不可分割的绝对粒子,置之于无垠的虚空中漫游。虚空本来就是“一气”的最真实存在形态,不需要分割还原。在逻辑上不存在数量结构的区别,如果是可以分割的有限的存在,世界的统一性就会被割裂肢解为不同的碎片,不符合阴阳学说的基本立场。孙以楷、甄长松曾指出,“庄子的道与气不存在谁生谁的问题,通天下一气所化,道亦在大化流行之中,气为万物生成的始基,道为万变中的不变本质关系”[1](p.133)。其实整个道家思想,都遵循着这样的认识原则。只是“本质关系”的论断,把不同的问题混淆了,“本质”的内涵与“关系”的规定显然不同。
不论是在老子哲学还是庄学中,“象”与“形”都是十分重要的概念,且两者之间关系密切。道家认为道“无形”而“有象”,而“无形”就是“大象”。“象”既可以指称语言概念,又可以指称一切有规定性的具体事物.《易传》扩大了对“象”的认识内涵,除保留原来的含义外更以“象”指称卦象物象,以为这样就可以借助于卦象爻象把世界观念化符号化,突破经验表象的限制,把握其普遍内在的必然联系。“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系辞下》)。凡以“象”指称的事实或客观存在只能是“像”之观念意识,而非事实或客观存在,是“易”的知性形式蕴含的内容对世界的模拟或象征。“成象之谓乾,效法之谓坤”,虽然从功能属性上区分了世界的根源与其创造物的联系与差别,但是依然与世界存在着距离,永远不可能就是世界.可是《易传》之“象”涵盖了“器”、“类”、“形”“物”不同的概念,固然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基本上没有分析说明的过程。一方面存在着简约化的倾向,如把万物容纳于六十四卦的符号之内,提炼出八卦作为基本的类型,最终以乾坤两卦统摄一切。另一方面存在着无限膨胀的趋势,如“乾为天,为圆,为君,为父”(《说卦》)云云,其类型划分的原则与方法何在几乎无法把握。这与建立在广泛的经验观察基础上的科学的归纳完全不同,成为限制其逻辑性走向严密化的根本障碍。因为以形上形下的界限作为区别事物的抽象程度的高低,可以建立一个宇宙论的体系,但无法满足本体论哲学的要求。“形而下者”固然可以“谓之器”,但“形而上”能否“谓之道”还需认真考虑。因为“形而上”可以不断地“上”至极微,至何种程度可与“器”相分,这不是数量之分可以解决的问题。且太极如何化生两仪《易传》于此几乎付之阙如。这就使其全部理论建构,处于一种经不起严格逻辑检验的状态。问题的关键在于,《易传》的理论围绕着宇宙生成的时间顺序建立,不是通过对本体与现象关系的分析说明阐释道器关系。
陈鼓应认为,《易传》由于“引道入易”,这一重大的变化,“使先秦易学完成了一次质的突破性转化——它引进诸子思潮对古经进行崭新的诠释,更借助道家思想,将古经的占筮内容转化为哲学思考,从而建立自身的思想体系”[2](p.64)。解释了《易传》思想来源的内容问题。考察不同作品对阴阳感应问题的认识变化,有助于研究者准确理解中国哲学特别是先秦与后来哲学在认识态度上的同异。只是被神圣经典权威地位迷惑的现代学人,缺乏通过对不同哲学问题的阐释,仔细辨析其得失是非的自觉。而朱伯崑已正确地指出,“以阴阳变易说明《周易》的原则”,是战国以来形成的认识潮流。但“此种解易的倾向,不是出于孔子的传统,而是来于春秋时期史官的阴阳说。此说后被道家和阴阳家所阐发,用来解释《周易》中的哲理”[3](p.40)。果盲目夸大了《易传》思想的历史成就,当然也不能意气用事贬低其贡献,就会出现各种似是而非的错误。至于道家的阴阳观与《易传》的思想学说,其相互离合关系究竟如何厘定,还需要我们以更加踏实的研究进一步分析。特别是出土文献的日渐丰富的公布,极大地开拓了传统研究的视域。
阴阳感应理论发展至《易传》,吸引了《黄帝四经》与《鶡冠子》的有关论述,获得了更为普遍绝对的运用。但汉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理论,却使道家对心灵净化的认识理解趋向于日益严重的神秘主义,丧失了道家素来坚持的理性分析精神。魏晋玄学的思想净化运动回归先秦道家的理性主义传统,使阴阳感应学说的合理价值在王弼与郭象的哲学思考中获得了新生。《易传》的思想学说能够发挥广泛的影响,与其庞大的符号系统、模式化的认识方法等具有密切的关系。而举凡中国的精神生活的一切方面,阴阳感应理论几乎无处不在。北宋的二程兄弟更是明言天地之间除感与应之外,别无余事。道家内丹修炼的“元神出窍”,本质上依然遵循着心灵与宇宙实在的感应原则,只不过是运用这一原理探索生命存在的功能结构关系从这些不同侧面可以看出,认真分析阴阳感应理论的是非得失,将有助于我们认识总结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
阴阳五行的理论中的感应维度
感应与感性
魔魇怎么导致疾病,火星通过什么机制带来灾祸,这些不是初民的关心所在。但何者与何者发生感应,还是有踪迹可寻的。有一些现象似乎天然对应,广泛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初民思考和神话之中,流星雨和灾祸、西方和死亡、梦中神人与受孕、鲜花与爱情、秋冬与刑杀。用列维-斯特劳斯的话来表述,“尽管在感官性质与物质属性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在二者之间却至少经常存在着一种事实上的联系”。日出与生命的出生、兴旺,日落与衰亡,星辰和命运,大地和母亲、生殖,这些联系是那么自然,所有文化都从这样的联系来理解世界。我们简直无法不从这样的联系开始来理解世界。我们不大可能发现哪里的初民相信鲜花和死亡感应,或相信染上皮癣和怀孕感应。
总的说来,感应思维依赖于现象的种种感性联系。尤其是,相互感应的事物有某种相像之处。苋菜是红的,血也是红的,苋菜应有补血的功效。核桃和脑子的形状颇有几份相像,应有补脑的功效。当然,这种说法难免有点儿模糊,因为什么和什么都有点儿相像。不过,有一种相像对认知特别具有诱惑力。人参有人形,同时有滋补益寿的药效。这里,形象上的相像和事实上的因果作用联系在一起,很容易诱人把前者当作对后者的说明。与此相似,毛地黄的花形像人的心脏,同时也能使心脏兴奋,这也对认知构成同样的诱惑。我们会看到,基于感应的理论,很容易被这类事例诱惑而发展出形与质相应的普遍原理。
感应与共鸣
在世界这个相互感应的整体中,物物共鸣,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不仅人会发生共鸣,各种事物都能对其他事物发生共鸣。我们不仅会与他人共鸣,也会对秋风渭水发生共鸣。从共鸣出发来理解感应,远比从投射出发正当。我们不是自己有了一种悲秋的情绪,然后投射到秋风渭水之中,我们不如按照常情,说是秋风渭水与悲秋之情里外应和。
就感或感应意味着心灵而言,原始认知是万物有灵论的。但万物有灵不是拟人化,“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咸其自取”。只是到了经验-理性时代,万物有灵才被理解为拟人化。
神话
隔一节要谈到理知时代的开始。在这个时代即将来临之际,在感应思维的最后阶段,初民对宇宙的思考变得更加系统。我们在每个民族那里都会看到一个神话系统,提供一个从世界的起源、人类的起源、自己种族的起源直到当下的故事,构成了典型的宏大叙事。
历史和世界,无论在现实中还是在想象中,都是枝蔓丛生,芜杂不齐。神话用一种统一的眼光对它们加以剪裁,使之成为一个完整的故事。完整的故事才有明确的意义;或不如说,意义赋予完整性。小学作文老师评论一篇作文,说它不完整,老师关于完整的隐含标准是什么呢?意义。作为一个从开天辟地至于今的完整故事,神话开始了对世界的统一解释。kosmos的概念就来自希腊神话,kosmos与chaos相对,说的是在本体论上有种种区别的事物按照特定秩序构成的整体。
在很多神话中,我们都能看到以人体为核心的微观宇宙和天地大宇宙的系统对应,肉体和泥土对应、骨骼和石头对应、毛发和草木对应、呼吸和风对应。这些对应是感应认知的反映,现在在神话系统中组织起来,成为对世界做出统一解释的一种典型方式。
对宇宙的解释同时也为人的生活提供规范。一个氏族有它的图腾,这种图腾指示着这个氏族的起源,同时指示一套禁忌。在神话中,人之所是与人之应是并不分离。
神话解释的另一个特征是把原因指派给某种超自然的力量,一种生物。关于月食和日食的解释是一个典型。人不是世界和生活的主宰,有一种更高的力量,会给人带来福和祸,让人敬重、让人惧怕。而且人虽然可以通过各种办法来取悦这些力量,防备这些力量,但归根到底无法控制这些力量。远古时候,初民就有形形色色的超自然信仰,有对各种神明的信仰,例如对自然力神的信仰,萨满信仰。但神话不仅仅是这类信仰。神话是对信仰的明确而系统的表述,各种原本也许有内在联系的也许是零星的信仰在神话中形成了一个融贯的体系。
神话可以视作信史和整体理论解释的前奏。理知时代兴起的种种理论形态,作为对世界的整体解释、作为宏大叙事,是神话的一种反对,也是一种延续。这些理论形态不同于神话的主要之点在于:推理越来越多地取代了想象。宏大叙事必然包含不曾经验到甚至无法经验的环节,神话用想象补足这些环节,理论则通过推理来补足。
感应认知不仅体现在神话里,它也系统地反映在理知时代的一些理论形态之中。阴阳五行之类的理论中有明显的感应维度。阴阳错行,则天地大骇,于是乎有雷有霆。与气象物理学对雷霆的解释对照,立刻可以看出这是感应式的解释。托勒密是希腊天文学的集大成者,而他同时也是当时星相学的集大成者。他的星相学后来连同他的天文学一道对中世纪的阿拉伯学术和拉丁世界学术产生了重大影响。
阴阳交媾感应
一天地间布满着有形,无形的阴阳,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以天地来说,天为阳,地为阴,天有昼夜不分,昼阳夜阴,地又有山水之别,山阴水阳,人有男女阴阳二种,细分之,活着的是阳死后是阴,醒着是阳,睡着是阴,坐在房间内看到门、窗、光线、空气流动的地方是阳,死静的墙壁全都是阴,出门见路口、巷口、桥、街人冲动的地点都是阳,高楼峻,实,静的地方都是阴。流水交会澄聚,山口风逆之处都是阳。山脉来处都是阴。由此可归纳出万物之阴阳之二体,但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对于个体的阴阳相对的两面须以辨别,有时阳虽为阳,其阴无用,阴虽为阴,其阴不,有时阳不以阳论,以论其阴,有时阴不以阴论,而以阳论。总之,空间里,方位,时间内处处都是阴阳。经书曰:“阳若无阴定不成,阴若无阳定不生”。大玄空的理气,就是让阴类归于阴位,阳类归于阳位,而能相配同归在生旺之地,这就是阴阳交媾。
天地是两大阴阳,即是两大雌雄,山水也是两大雌雄。天玉经云:“地书八卦谁能会,山于水相对”。天与地两气,气与形两气。天之气,地之形,两相交感而其情,在无声无息则不能见。可见者天之气寒暑往来,地之气草木荣落而已。天之气阳阴静乃无形可见者,地之山静水动为有形可见者。无形者虚其用,有形者是其体。杨公看雌雄之法以无形求有形,以有形测无形,即以应合,实以是应处用以附体,体以合用,地理之道即此。经云:“雌雄交媾是真情,向水干支相错,一卦山向,一卦水,真阴真阳妙九星”。这就是两气,四界。八方,二十四路,六十四卦的阴阳之配合,各归其位,五行各得其配,就是方位理气的字向所在。也就是时空的字向。它完全符合自然法则的,所以必定符合科学,伦理,民主的要求,它的字理博大精深,系统周密,完全是天地向的道理,合于自然,合于数理,实验证明,大玄空就是科学方位理气,二气是夫妇关系,四界,八方扩大到父子兄弟,二十四路扩大到亲友,六十四位更色容到社会的人际关系。依自然时间的周期,各方位值期而就会有一个美好伦常理序,就会有一个祥和家庭,一个祥和的太平盛世。
从科学的角度来讲阴阳,阴阳就是正负电荷,即各种光彩的总名,电荷有高中低频,还有微波,两气是一种波,四界是一中波,八方,二十四路,六十四位又各是一中波,光线有可见的,不可见的,可见的是光色,不可见的是红外、紫外线等。以峦头来说,如一座山以山为定点,此山可以向四周各方度收发不同的阴质,但由不同的方位看这座山,形状不尽相同,则形气的影响自然不同,方位之不同,那么卦气自然不同,时气也自然不同了,因时气赋予方位磁力的消长,衰旺不同,所以有些防卫发出的电能有些方位强,有些方位弱,有些方位无,加上卦气阴阳配合不同,而产生收发两种不同的作用,秀丽端正的收发自然和平,崩残破碎的收发异压迫,于是这座山的附近,或得到良好的阴电荷养护,或得到实质的电荷,也许形成干扰,或得不到它电荷的补助,或逐渐被它吸去电荷而冷退,或被他强烈盗泄破坏我们的阴电荷而发凶了,水的阳质也是一样的道理,只是山主人丁,水主财,性质不用而已。
地理的峦头,时气,卦气完全符合阴阳自然现象,青囊、天玉、宝照等经书所发挥也正是这自然现象的道理。奥语云:“翻天倒地对不同,其中秘密在玄空,认龙立穴要分明,在人仔细辨天心,天心既辨穴何难,但把向中放水看,从外生入名为进,定知财宝积如山,从内生出名为退,家用钱财皆尽费,生入克入名为旺,子孙**尽富贵”。经文中说的天心,就是天心十道,天心是穴,就是天地自然生成的收发器,十道就是收发器的天地线,放水是水口,水的阳电荷收入穴中,叫“进”,穴中尸骨的阳电荷被水盗泄,叫“退”。进退二字很明白的讲出了穴场收发电荷的关系。山水阴阳恒相对,山得运的方位,水一定失运,旺山相对之方位一定是旺水,从方位的阴阳来说,旺的对面一定是弱,若以山脉的龙为辩论,衰位的水就成旺水了,由此可得定论,山以旺为旺,水以衰为旺,所以山以旺为旺叫“生入”,水以衰(煞)为旺叫做“克入”,生入克入是山水电荷旺盛的意思。故水旺阳电荷入穴为进,财宝必堆积如山,水衰穴中阳电荷反被水劫夺为退,家内钱财亦消耗劫夺。此即大玄空秘诀“以真阴阳为体,合大天为用”,真阴阳者明也,大天地者,以满天星气依北斗星为主,以球体山水雌雄急磁气零正为辅之大用。故土星九气之元气,北斗星流纳到令之用,球体气场形成,光气分卦八方,则九大行星者。如发电机动轴,合恒则发电机,土星择后如变电器,北斗星如分电器,地球气场如收发电源之总开关,是故大玄空秒无空,揭示了宇宙生生不息的自然规律。
阴阳太极论
阴阳之说,原本是太极主体确立以后,代指主体的正反两面;后自成体系,尊其为一家学说。诸子百家其间,阴阳学说曾兴盛一时,后来又渐渐成为其它学说的附庸。但我们始终不能否定阴阳学说存在的必要性,其实,我们现在的辩证法、矛盾学等哲学思维中都还留有阴阳学说的影子。
这里需要指明的是,太极学说历来都是圣人之学、王者之学,所以,神之又神、秘之又秘;因此,阴阳学说自然而然地被世俗所青睐,也就不足为怪。太极之学,追求恒久不变,高高在上;阴阳之学,自变自化,讲究普遍实用;这就使得两者有着天壤之别。
传统的阴阳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指:阴和阳两个对立存在的实体,互根互化、互生互克、互消互长,你争我夺,相互转化的生存过程。这是极现实的、也是现时的,所以,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因此,阴阳学说经久不衰。
也正因为阴阳学说有其自身的多变性和不确定性,又常常会遭到人们的贬低和唾弃。当道学、仁学成为社会主流以后,阴阳学说就成了一种阴暗学、鬼学,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会去充分利用它。
我记得过去的人是很不欣赏和忌讳阴阳的,他们把善阴阳者斥之为两面派、诡辩家、小人和骗子,更是窝里斗的高手。这也与阴阳的说是也非、说东又西不无关系,阴阳者常常是无主体地一会儿阴、一会儿阳,很难让人把握和信服。它不像太极那样的明确和固定,而太极一旦确立了主体,阴阳就只有乖乖地围着转的份了,这也就是老子所说的:道莅天下,其鬼不神。所以,我们现在的人,也一定要把握好太极,千万不能掉入阴阳的泥沼,而象“磨道驴”一样走不出阴阳的磨道。这也就是太极拳为什么不称之为阴阳拳的道理。
值得的注意的是,有些人阴阳、太极分不清楚,根本不懂的太极是何,竟把阴阳拿出来装饰门面,糊弄于人;结果,适得其反,自己也把自己阴阳的面目全非。其实,脱离了太极的阴阳,就是个无主无性的东西,失去了太极掌控的阴阳,就可能成为魔鬼,它只会祸乱时空,颠倒是非,是战争的罪魁祸首,也是窝里斗的根因。所以,不管是修身也好,还是治国也罢,都必须牢牢地把握住太极这个根本,这样,阴阳也就有主可依、俯首帖耳、听命于人;如此,才能够修身身不病、治国国不乱,世界清明太平。
如此说,阴阳不是太极,太极不是阴阳,太极就是太极,阴阳只是阴阳。
太极阴阳生成图
无极者浑然一气,无极生太极,太极者象数未形,而其理已具之。称形器已具,而其理无朕之。在河图洛书皆虚中之象也。太极之判始生一奇(—)一耦(--)是为两仪,其数在阴二而阳一,在图书则奇耦是也,周子所谓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邵子所谓一分为二者皆谓此也,阳宅论生阳生阴者为吉,纯阳纯阴为凶。
两仪之止各生一奇一耦而为二画者,四是谓四象,其位则太阳一,少阴二,少阳三,太阴四。其数则太阳九,少阴八,少阳七,太阴六,以河图言之,则六者一而得于五者也。七者二得于五者也,八者三而得于五者也。九者四而得于五者也。
以洛书言之则九者十分一之余也。八者,十分二之余也。七者,十分三之余也。六者,十分四之余也。
周子所谓水火木金,邵子所谓二分为四者,此之谓也,阳宅论老阴老阳,少阴少阳。
四象之上各生一奇一耦,而为三画者,于是三才略具,而有八卦之名矣,其位则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
在河图则乾坤离坎分居四方,兑震巽艮分居四隅,周礼所谓乾易经挂皆八大传,所谓八卦成列。易曰: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图之中即太极,由太极之中一气鼓荡分之为二,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即太极生两仪也,由阳仪阴仪之中鼓荡分之为四,乾兑得纯阳之气,故为老阳。震离得阴七阳三之气,故为少阴。巽坎得阳七阴三之气,故为少阳。此两仪生四象也,分之为通体皆阳为乾,故乾卦三爻皆阳。二阳一阴为兑,故兑卦二阳爻在下,一阴爻在上。内阴外阳为离,故离卦一阴爻在中,二阳爻在外。一阳二阴为震,故震卦一阳在下,二阴爻在上。一阴二阳为巽,故巽卦阴爻在下,二阳爻在上。内阳外阴为坎,故坎卦一阳爻在中,二阴爻在外。二阴一阳为艮,故艮卦二阴爻在下,一阳爻在上。通体皆阴为坤,故坤卦三爻皆阴,此四象生八卦也。
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先天之卦位人共知之,问其由来莫不曰,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究其所以然则茫然无以应是,虽知犹之不知耳。
盖乾南坤北,离东坎西,其一定而不可易者皆有循环交易之至理,并非先圣强为安排也。辛生先圣明之备后,又承父师之训,兼考群言,颇有会心,谨仿康节邵子先天之学,潜心黔会,画为图式使观者展卷了然,足见阴阳之变化无穷,天地之定位有据焉,易曰无极而太极,道也。太极生两仪,阴阳也,两仪生四象,阴阳之太少也,四象生八卦,八方之正维也,其画法阳南阴北,阳左旋而居东,阴右旋而居西,阳顺阴逆,自然之理是为两仪,两仪而外居左者太阳生少阴。居右者太阴生少阳,是为四象。四象而外,阳先阴后居东者,乾一,兑二,离三,震四,顺数也,居西者,巽五,坎六,艮七,坤八逆数也,是为八卦。观先天一图,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推而至于八分为十六,十六分为三十二,三十二分为六十四,如木之有干,干之有枝,愈大则愈小,愈细愈繁,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诚所谓后推无终者也,此特其生生自然之数,则然耳。
究其所以,乾必位南,坤必位北,离必位东,坎必位西,皆本乎河图洛书焉,其在河图之象,二七居南,一六居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图之左,阳内阴外,即先天之震离兑乾,阳长而阴消也,图之右,阴内阳外,即先天之巽坎艮坤,阴长而阳消也,盖所以象二气之交运也。
其在洛书之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位乎中,虚而不用,阳上阴下,九数为乾,一数为坤,自九而逆数之,震八坎七艮六,乾生三阳也,自一耳顺数之,巽二离三兑四,坤生三阴也,以八数与八卦相配,先天之位,亦无不吻合焉,其所以然者何也?造化之所以为造化者,天地水火尽之矣。卦虽有八,实则四。
盖巽风即乾天吹嘘之气,下交于地者也,艮山即坤地隆起之形,上交于天者也,震雷则离火之郁于地中而搏击奋发者也,兑则坎水之聚于地上,而布散滋润者也。
故先天以南北为经,而天地居之,体也,以东西为纬,而水火居之,用也,此其所以必乾南坤北,离东坎西,而不可易者也。
夫乾坤坎离,四正之位,震巽艮兑,四维之卦,震接坤为始,交乎阴,而阳生,至兑二阳则为阳之长,巽接乾为始,消呼阳而阴生,至艮二阴则为阴之长。震为在天之少阴,兑为在天之太阴,惟其为阴,故阴爻皆为上,而阳爻皆为下,天以生物为主。始生之初,非交泰不能,故阴上阳下,交泰之义也。
巽为在地之少阳,艮为在地之太阳,惟其位阳,故阳爻皆在上,阴爻在下,地以成物为主,即成之后则尊卑定位,故阳上阴下,尊卑之为也,乾坤定,上下之位,坎离列左右之门,日月之所出入,春夏秋冬,晦朔弦望,昼夜长短,行度盈缩,莫不出乎于此,可知阴阳变化,天地定位,确然而不可易者,实自然而不容强也。
至于先天而变为后天,尤自有说,试略陈其义,先天之位乾南坤北,后天变为乾北坤南,邵子所谓乾坤交而为泰者是也。
又言乾生于子,坤生于午,而按图考之,则乾在西北,乃亥而非子,坤生于午,按图考之,则坤在西南乃未而非午,其故何也,盖阳自静以之,动气肇于子,自亥月己有胚胎,言天道于是始也。阴自动以之,静功著于午。至未月而后蕃育,言土德于是旺也。
先天离火在卯,然火始于卯,而盛于午,故后天离在南方,先天坎水在酉,然水始于酉,而盛于子,故后天坎在北方,先天震雷在寅,然雷动于寅,而发声于卯,故后天震在东方,先天兑泽在巳,然膏泽之润畅于巳,而受功于酉,故后天兑在西方,先天巽风在申,则凉风也,成万物者也,后天变巽为巳,则和风也,生万物者也,先天艮山在亥,则动极而静也,后天变艮为寅,则静极复动也。此先天后天相为体用之妙,亦无非造化之所以流行而发育者耳,阳宅论阴阳者少之配,八卦五行之节自先天后天得来,有志斯道者,从事此其庶几乎。
阴阳体用论
阴者主体而阳者主用,阴者为藏而阳者为府。五藏者藏精气而不泻,为体,六府者,传化物而不藏,为用。心部于表,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为生之本,神之变也,主行血脉,宣通敷布六府所化水谷之气于周身。此阳之用也,故太阳主用。肾治于里,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为封藏之本,精之处也,主养藏精。藏者为体,故少阴主体。然而太阳所宣布的水谷之气由何而化,水谷之气又由何而用。此少阳与阳明之功也。少阳相火从藏精转化而来,肾所藏的精气经由罢极之本肝的疏泄作用而产生了少阳生发之气,称为相火。相火分为两路,一路从手少阳三焦敷布周身而为周身生化之原动力,一路从足少阳胆入中助脾化谷而产生阳明之气,阳明之气上奉心肺而行荣卫。阳明与手少阳三焦之气合化而成太阳磅礴之气。少阴所藏之精气从何而来,又为何而藏。藏精由太阴收降经由太阳化合而得的精华而成。而太阴肺为气之本,通于秋气,处理无用之废物,经由净府与鬼门而排泄,将精华之物收降入肾而封藏。阴者藏精而起极者也,藏精是为了起极而化生为用。阴阳体用环周不休。太阳主外,太阴主里。太阳主外以行用,太阴主里以补体。然少阴主体而却是太阴主里者何?少阴虽主体而藏精,但少阴肾不能自藏精,必经由太阴治节处理后收其精华内降入肾而藏。肾之藏是被动的接纳。由此可见:太阳主一身之表,太阴主一身之里,太阳主一身之用,少阴主一身之体。少阴为先天元气之本,不断接受后天的补充;阳明为后天灌注之本,必得先天原气疏泄为少阳相火入胆后合于土气而得运化利用。先天原气开发,为生命之原动力,后天水谷之气开发,为生命生化的物质基础。
以偏治偏,药性所以为用也。后天八卦以水火立极,人身亦同此理。水升火降,阴平阳秘,自然疴疾不起。阳根坎内,阴根离中。自然之理也。本乎上者亲上,水以升为顺也;本乎下者亲下,火以降为顺也。水不上升,无火蒸之也;火不下降,无水藏之也。地气上为云,阴随阳升也,天气降为雨,阳随阴降也。水火既济,地天交泰,则百病不生;火水未济,天地否隔,则群疾蜂起。动生阳,静生阴,阴为体,阳为用。有阴无阳,则体不得用,僵尸也;有阳无阴,则用不附体,游魂也。《内经》云: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明言阳气贵重于阴气也。纯阳则仙,纯阴则鬼。刘河间以阳盛为病,朱丹溪谓阴常不足,主张滋阴降火,贵死贱生。此黄坤载所以谓此二人为无知下鬼也。
精神论东属木,已胎火苗,火属心,主藏神;西属金,早孕水根,水属肾,主藏精。精神气血互相转化:精,生命之物质基础也;神,物质之生命能量也。
精温则化气,主生长: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如植物之生根发芽也;
神清则运血,主收藏: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如植物之开花结果也。
水居下主升,精化气则木生火;火居上主降,神运血则金生水。主生长则性向外而进取,主收藏则性向内而退守。一味进取有丧本之虞,一味退守有失荣之虑。重精者有淫逸之患,重神者有妄想之忧。
精属阴,神属阳,阴成形,阳化气。《内经》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绝,精气乃绝。是阴阳并重,精神同宝也。无气之形则死,无形之气则散。但知形而不知气,则轻视生命;但知气而不知形,则难重死尸。然人活在气,气散则死。徒知形而不知气,但见精而不见神,背离根本,驰骋枝末,轻视生命,远离自然,此西医于治病之学所以远逊中医之故耶?
精说肾藏精,心藏神。精为体,神为用。精化气为神,譬如薪火传递。神不宁则精妄动。精妄动则髓不秘藏,骨空筋缩,痿证作焉。虽不即痿,而必渐至。所谓冬不藏精,春必温病。水不生木,木枯火焚。以冬不藏精,阳不秘藏,水火失根,润下炎上,火水未济,阴阳不交,故龙雷之火飞腾不潜,木焚火飞,上燥下湿,温病作焉。皆由精气不固,元神失宅所致。如是观之,精之所系者甚巨,性命攸关,故古人有保精之劝。义理渊深,词坚笔畅,岂西医无知妄作之辈所能知者哉。
阴阳天地水火一二离合论(艾滋病论)
此论受西医启发而始,彼虽必不能明其所以,然实肇始于彼之发现,功不可没,特记之,亦表非盲目排斥彼学者也。然思维方法终难沟通,此亦一二不可混淆之一证欤?
公元2002年之12月1日,西方所谓之国际艾滋病日也。电视节目中列举艾滋病研究进展,云美国新发明一种检测方法,简单易行:但于一种溶剂中滴入一滴鲜血,普通人之血变成一条直线横断溶液之中,艾滋病感染者则分为两条平行直线,相距甚远。因触动灵机,作是思维:艾滋病人与普通人之区别无他,但一分为二也。此一二者何?请从中医之说论之:
天地未判,一气混茫;太极动转,阴阳始分。天一生水,地二生火,此河图之言也。一者谓何?先天之阳,即天也,在卦为乾,三连者是也;二者谓何?先天之阴,即地也,在卦为坤,六断者是也。此以三才记阴阳之象也,除之以三,不过一二而已。一二者,即先天之阴阳也。天地动转,阴阳交媾。天一降于地户,于是水生。水之体外阴而内阳,在卦为坎,在脏为肾,中满者是也;地二升于天门,于是火成。火之体外阳而内阴,在卦为离,在脏为心,中虚者是也。水火者,天地阴阳之用也。先天之阳收于水中,天一是也;先天之阴藏于火内,地二是也。一居下而二居上,此三才得先天阴阳之常也。一二fandong
,则天地为否;二一顺转,则水火既济。一二者,实万物生死离合之枢机也。
血之体为阴而用为阳,阴形之中内藏阳气,坎卦也,其根本实出于肾中。普通常人验血一条直线者,阴阳相交,一二相合之故也。艾滋病人验血两条直线者,阴阳离绝,一二相分之故也。又一为阳而二为阴,血成二条,坎中一阳已成阴气,坎阳者,先天生命之本也,坎阳一散生命失根,死期将至矣。而不即死者,说明尚有转机。转机谓何?使分者复合,散者复聚,一降二升,天覆地载,水火既济,阴阳互根,则病可以不作矣。
然治病必求于本,本立而道生。观艾滋病传染之途径有二,二者谓何?不过精血也。精血谓何?不过水火也。水火谓何?不过离中虚坎中满也。今其病从下而入,由内而生。坎中不满,是以一分为二;离中不虚,是以二化为一。表盈里亏,虚实反作;内寒外热,冰炭斯分。此否隔离绝之象,又非艾滋病所独有者也,西医所谓之一切免疫系统疾病莫不如此。
然治之道果何如耶?无他,益其损而复其剥而已。益者谓何?风上雷下,否上之阳复降也。复者谓何?地上雷下,剥上之阳复降也。二卦皆雷居下,雷者谓何?龙雷之火生于坎中,即先天之阳也。然则治病之道不过使其将脱之阳复归水中,即所谓导龙归海也。天一复降于水中,则生生之本复泰矣,又何病之有哉?
(理法已备,方药自在其中矣,明者可自求之)
医论五则
1疾病传变的一般规律论
传变,即疾病的发展变化。在六经病症中,学术界称之为“传经”,即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经”病症转变为另一“经”病症。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我将它称之为“传分”,即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分”病症转变为另一“分”病症。在三焦辨证中,我将它称之为“传焦”,即病邪自外侵入,逐渐向里发展,由某一“焦”病症转变为另一“焦”病症。
疾病传变,具有一般规律特征。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五大类型。
一.循传在六经病症中,称为“循经传”,即按照伤寒六经的顺序相传,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我将它称之为“循分传”,一般学术界称为“顺传”。即病变从卫分开始,依次传入,卫分→气分→营分→血分。在三焦辨证中,我将它称为“循焦传”,学术界仍称之为“顺传”。即由上焦手太阴肺开始,依次传入,上焦→中焦→下焦。
二.越传在六经病症中,称之为“越经传”,即是隔一经或两经以上相传者。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我将它称之为“越分传”,学术界一般将此称为“逆传”,即邪入卫分后,不经过气分阶段而直接传入营分或血分。在三焦辨证中,我将它称之为“越焦传”,即邪自上焦越传下焦。在三焦辨证中,学术界也有“逆传”之说,但它是指病邪从肺卫而传入心包者,并非我们所说“越焦传”之概念。
三.直中在六经辨证中,伤寒病初起不从三阳经传入,而病邪经直入于三阴病者,称之“直中”。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温病发病之初无卫分证,而经见气分证或营分证,我将此称之为“直中”。如“直中气分”、“直中营分”、“直中血分”等。在三焦辨证中,起病即见中焦或下焦病症者,我将它称为“直中”。如“直中中焦”、“直中下焦”等。
四.合病在六经辨证中,伤寒病不经过传变,两经或三经同时出现的病证,称之为“合病”。如太阳阳明合病、太阳太阴合病等。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温病未经传变,而两“分”或三“分”以上同时出现的病证,我将此称之为“合病”。如“气营两燔”、“气血两燔”等。在三焦辨证中,温热病未经传变,而见两焦病证错综互见或病邪弥漫三焦者,我把它称之为“合病”。
五.并病在六经辨证中,伤寒病凡一经之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者,称之为“并病”。如太阳少阴并病、太阴少阴并病等。在卫气营血辨证中,温病一“分”之证未罢或尚存,又出现它“分”病证者,我将此称之为“并病”。学术界称它为“同病”,如“卫气同病”。在三焦辨证中,一“焦”病证未罢而又见另一“焦”病证者,我将此称之为“并病”。如上焦病证未罢而又见中焦病证的,亦有中焦病证未除而又出现下焦病证者等等。
疾病在其传变过程中,形式是非常复杂的。由于病邪的因素以及机体反应的特殊性,疾病也有不按上述五大规律传变的。因此,在对疾病的判断中,应全面搜集临床资料,综合进行分析,才能正确地认识疾病、判断病势。
2病机二十一条论
《素问?至真要大论第七十四》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瘛,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诸厥固泄,皆属于下;诸痿喘呕,皆属于上;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诸痉项强,皆属于湿;诸逆冲上,皆属于火;诸胀腹大,皆属于热;诸躁狂越,皆属于火;诸暴强直,皆属于风;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关于“诸热瞀瘛,皆属于火”和“诸痛痒疮,皆属于心”两条,高士宗在《黄帝素问直解》中曰:“心,旧本讹火,今改。……诸热而目瞀经瘛,病皆属于心,热气通于心也。”又曰:“火,旧本讹心,今改。诸痛痒疮,皆属于手少阳三焦之火。”我以为切合本意,宜改之。
《素问》本段文字,我们常谓“病机十九条”,是五脏、六气的病机举例。它将临床常见的一些病证,从五脏和六气的致病加以归纳总结,它虽不能也不可能包括病机学说的全部内容,但它概括为中医辨证的基本方法,在临床辨证中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在这十九条中,属于五脏的五条,属于上下病位的二条,属于六气的十二条。六气之中,尚缺燥气、暑气条。金元时代的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补充了“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现我补充一条属暑气为病的条目:“诸温汗出,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皆属于暑。”
关于属暑为病条目中,温汗出是指:因暑而汗出,汗出后而暑热不能解。它不同于“体若燔炭,汗出而散。”而“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之语,则可以《素问?生气通天论篇第三》“因于暑,汗,烦则喘喝,静则多言”为凭。
前哲在六气中补充了属燥的一条,却未补充属暑气条,何也?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风、寒、湿、燥、热、火为六气,故而认为只缺属燥的条目。然《内经》中六气的概念究竟为何?《素问?五运行大论篇第六十七》曰:“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故风寒在下,燥热在上,湿气在中,火**其间,寒暑六入,故令虚而生化也。故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矣。”这段文字论述了六气的分布及其对万物的作用。在正常情况下,六气对大地万物的作用是:“燥以干之,暑以蒸之,风以动之,湿以润之,寒以坚之,火以温之。”张志聪注曰:“此言六气之**于天地上下之间也。风寒暑湿燥火,在天无形之气也;干、蒸、动、润、坚、温,在地有形之征也。”六气在空间分布的情况是:风寒之气在下,燥热之气在上,湿气在中,火气**于上下之间,以生化万物。如果六气太过,则会引起大地的异常变化,即“燥胜则地干,暑胜则地热,风胜则地动,湿胜则地泥,寒胜则地裂,火胜则地固。”由此可知,六气是指风、寒、暑、湿、燥、火等气候要素,它是在一年四季阴阳消长进退的变化下产生出来的。
据上所述,补上暑气为病条目,实属应当,以补病机二十条之不足。故以此称之为“病机二十一条”也。
然,现有风寒暑湿燥火热诸条,岂匪七气呼。非也。在中医学中与热邪相近的病因名称还有温邪、火邪等,其实都是指热邪一类,一般认为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故常统称为温热之邪、火热之邪。当然,就广义的热与火而言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来说,热归属于邪气,而火既可指具有温煦化生作用的阳气(称之“少火”),又可指火热之邪(称之“壮火”)就发病而论,热邪多为外感,而火常可内生。在此我们不再多论述了,仅就邪气而言,热、火均为一类邪气,只是程度之不同而已,也就是说火热实属一气。故此,风寒暑湿燥火热并非七气,仍是六气之谓。
现将病机二十一条归纳整理如下:
一五脏
1.肝: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2.心:诸热瞀瘛,皆属于心。
3.脾: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4.肺:诸气膹郁,皆属于肺。
5.肾:诸寒收引,皆属于肾。
二六气
6.风: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7.寒: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
8.暑:诸温汗出,烦则喘喝,静则多言,皆属于暑。
9.湿:诸痉项强,皆属于湿。
10.燥: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
11.火⑴:诸痛痒疮,皆属于火。
12.火⑵: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火。
13.火⑶:诸逆冲上,皆属于火。
14.火⑷: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15.火⑸:诸病胕肿,疼酸惊骇,皆属于火。
16.热⑴:诸胀腹大,皆属于热。
17.热⑵:诸病有声,鼓之如鼓,皆属于热。
18.热⑶:诸转反戾,水液浑浊,皆属于热。
19.热⑷: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
三部位
20.上:诸痿喘呕,皆属于上。
21.下:诸厥固泄,皆属于下。
3中药分类应有止吐药
中药的分类,目前学术界普遍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药、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化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息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解毒杀虫燥湿止痒药、拔毒化腐生肌药等二十一类。当代高等中医药院校统编规划教材则是其代表。吾以为中药在其止吐降逆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在分类上应单独列出。
余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不断研究总结,认为中药应分有止吐药类,且止吐药可分为温中止吐药、清热止吐药、降逆止吐药、行气止吐药等四种。临床常见的温中止吐药有吴茱萸、生姜、砂仁、白豆蔻、草豆蔻、高良姜、灶心土等;清热止吐药有竹茹、芦根等;降逆止吐药有半夏、丁香、旋覆花、枇杷叶、柿蒂、刀豆、代赭石等;行气止吐药有藿香、沉香、紫苏等。
我们研究医药学,均是为治疗疾病服务,一切都是为了临床治疗疾病的效果,疗效是压倒一切的问题,疗效才是硬道理。药物科学准确的分类,有利于临床应用选药,有利于提高药效及疗效。
4女子尤重任冲论
夫冲任二脉男女皆有之,何以女子独重任冲乎。经脉者,十二正经奇经八脉是也。经络遍及全身,气血津液运行其中以养脏腑,充肌肉,泽皮毛,濡百骸,其联系内外,沟通表里,使人体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五脏六腑各有其本经,脏腑在女子生理活动中的作用是通过其本经的脉络来实现的。经脉中的奇经八脉在女子生理中不仅有联系正经、调节血量等功能,同时还直接参与经、带、胎、产、乳的生理活动,其中尤以冲、任二脉有重要作用。中医古籍在论及冲任时,有时指实质的经络,有时指所属生理范围,有时又代表妇科病变的部位。在中医妇科学中,冲任二脉事实上已成为了女性生殖生理范畴的概念。妇科强调冲任,尤重冲任,其意义也就在于突出它的生理病理学概念。如《医学源流论》云:“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脊里,为经脉之海,此皆血之所以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后其所生之病,千条万绪,以可知其所从起。”这就强调了冲任二脉在女性生理病理中的特殊作用
冲任与任脉同出胞中,在胞中者为胞脉胞络,出胞中者为冲为任。冲脉与任脉同源相资,与十二经脉相通,故有“十二经之海”之称。脏腑之血皆归于冲脉,故有“血海”之谓。冲脉在女性生理中的重要作用乃是“冲为血海”,血海气血的调匀与蓄溢,直接关系着乳汁与月经的生化。《景岳全书》云:“经本阴血也,何脏无之,唯脏腑之血皆归冲脉,而冲为五脏六腑之血海,故经言太冲脉盛则月事以时下,此可见冲脉为月经之本也。”
任脉受脏腑之精血,与冲脉相资,得督相配,乃能通盛。任承阴血、津液以养胞胎、泌带液。凡人体的精、津、液、血皆归任脉所主,故有“阴脉之海”之称。任脉联系所有阴经,有总调人身阴气的功能,故有任脉为“阴脉之总纲”之说。
女子冲任二脉皆源于胞中,其循行最主要之处在女子特有器官部位,它的作用又与经、带、胎、产、乳有密切关系。冲为血海,任主胞胎,气血调和,二脉盛通,月事以时而下,带液津津常润,胎孕充养得固,乳汁泌至充盛,故凡言女子者,无不言冲任二脉,凡调女子者,无不尤重任冲者也。冲任者,女子之先天也。
5冲任为女子之先天论
先天者,人身生命之本也。今言冲任为女子之先天,乃是强调冲任在女子生理病理上的重要性,而非女子生命之本源者也。
冲脉者,起于气街,与足少阴肾经相并,侠脐上行,至胸中而分散。经曰: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人体诸经之血,皆会于此。而出入蓄泄之权,则冲脉主之。任脉者,起于中极之下,出会阴,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而入目。任脉者,为阴脉之海,妇人生养之本。能统人体诸阴脉而行于腹,为阴脉之总任也。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任为阴脉之海;冲脉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者,乃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冲任以血为本,以血为用。经曰: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女子经带胎产乳之生理,无不以冲任的调和而平和。冲任失调,则经带、产孕、乳养皆不调也,病症而丛生。
女子以血为本,以血为源,以血为用。胞宫者,血室也。血和则妇人生理调和,血不和则妇人生理不和。冲任者,乃血气之总司。冲任调和,则病无处生。
肝藏血,肾藏精,精血同源,互为化生。脾统血,为气血生化之源。素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女子以肝为先天之说,然肝脾肾为冲任之本,欲治冲任者,必于肝脾肾之中求之,治肝脾肾即治冲任也,故言冲任为女子之先天也。
阴阳(四象)形气法
形法是阳宅风水最重要的部份,形法过硬者不需用理气完全可以做好风水,但不懂形法者再好的理气也无济于事,比如前两年我认识一个广东老板,多年前他跟xianggang
的李居民学玄空风水和道法,学费共花了二百多万,回来用在自已工厂布局,结果没几年就由大老板变成了小老板,由小老板又变成了打工仔,原来开奔驰宝马车,现在开桑塔纳,悲哀啊,我徒弟不忍心见他如此就跟他说,你那套东西是做不好风水的,开始他还不相信,可是后来在事实面前不得不低头了。
易缘有幸承传了道家玄宗形峦风水绝学----四象阴阳形气法,此法能打通你的形象思维,让你的想象进入三维空间,能让你在不同的环境作出不同的思维,使你的风水技术能达到致高的境界。此法分形法、局法、应用法和应事法,把各种各样的形局列入八卦及五行之中,依据不同的形局作出相应的判断,有其形必有其气,在流年轮到之时形气相合便是应事之期,不须罗盘便可看任何格局的风水且百发百中。依其形局状态可断吉凶,依其局法可知贫穷富贵,依其用法可选择上好的风水宝地,依其应法可知一切发生的事情。
四象阴阳形气法认为,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来源于阴阳,如果对形气阴阳法了解得精细,风水之术就会了解得越透彻。形法中的阴阳法诀是一把打开风水宝库的钥匙,可以让你洞悉一切风水法门,让你知道所有的风水学说都是从阴阳中产生。精通四象阴阳形气法的局法,一眼便可看出什么样的住宅出官,什么样的住宅发富,什么样的住宅贫困,什么样的住宅犯溅,一目了解,此法诀对于今天居住在大城市的人非常重要,特别适合当今社会中每个城市的环境以及家庭住宅、企业工厂等一切与人居住有关的风水选择.
由形局产生的气叫形气,只有通过看形才知其气。比如你的住宅或商铺是一个少阳局,这种局产生的气很平衡,居住人会一天比一天富起来。形我们可以看得见,但其形产生的气我们却看不见。我们在平日看风水时会遇到很多这类问题,比如:一排房屋从头到尾的坐向相同,分针一致,但吉凶却不一样。又如一栋大楼从下到上层层布局均一样,但有的人发财,有的人却出凶,为什么呢?只因各栋或各层收到的形气不同而已。气的阴阳平行则吉,气的阴阳失调则凶,任何玄学都必须遵循这个原则,这是千古不变的真理。你必须遵循这个原则去做风水、调风水、看风水,这样才能平安吉祥,富贵永恒。反之,你若不懂这个原则就胡乱去给人家做风水、调风水就会给主人带来灾难。可见,阳宅阴阳形气法非常重要。要想成为风水高手,此形法能让你梦想成真。
天人合一阴阳形气真经
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
阴阳法于天地,形气法于万物。
天人同声相应,人地同气相求。
阴阳形气合一,万物天人同道。
一、天人合一形成真经
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更是命理风水的核心概念。天为阳,地为阴,天合人,人合天,人天同象,天人同构,阴阳形气合一。
阳气成性,化而无形;阴气凝结,聚而成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道成性,地道成体。人道合之,正是阴阳五行行于宇宙的两重性:一是“形而下者谓器”,实指有形的物象,形势,状态;二是“形而上者谓道”,是指无形的物性,神气,精神。故物性通过物象体现其性;物象在物性的作用下发生变化。性无象而不显性,象无性而无变象。宇宙间的自然万物都是先有其性,后有其象;性能生象,象能化性。命理风水的基本功能是通过物象变化认识物性。通过物性的演化规律来揭示物象变化的必然性。
阴阳是宇宙物质的两大属性;阴阳所生五行是组成宇宙物质的基本元素。宇宙物质其大无外,其小无内。无论是物象,还是物性,都有阴阳五行之分。又含有阴阳五行之性。阴阳五行变化,作用了宇宙物质的生命演化,阴阳五行的演化规律,决定着宇宙演化规律。观天之道,执天之行,立地之道,万化定基。
二、天人的定象真经.
天者:宇宙空间,日月星辰,水火木金,阴阳二气也。
人者:高级动物,阳男阴女,有体有神,有魂有魄也。
三、天地人自然真经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则道法自然也。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合就是互相理解,相互作用,和睦共处,和大自然合而唯一。也就是人类所做的事情,要与自然界的规律一致,和谐统一!利用自然,改变自然环境,为我所用,天人共赏,则天人自然合一!
四、天人感应真经
天之道在于“始万物”,地之道在于“生万物”,人之道在于“成万物”。
天人感应必须悟透如下概念:
1.天是可以与人发生感应关系的。
2.天赋予人以聪明智慧,吉凶福祸。
3.天是人们敬畏,侍奉的对象。
4.天是主宰人的命运与生存。
5.天是阴阳五行的能量场,气之本。
6.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
7.天与人有同感,同类,人天同构之象。
8.天与人有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之对应。
总之,天意能支配人事,人事能感动天意!!!占得天时、地利、人和,天意人事合而为一,则天感人应,无有不利!
五、天人同气相求真经
人非宇宙万物之一,与万物阴阳同气,故命运与风水的结合,体现了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也是阴阳形气的作用结果。善言天者,必应于人,善言命者,必审于运,善言古者,必验于今,善言气者,必彰于物,善言阴者,必究其阳,善言物者,必观于神,善言术者,必精阴阳,言变言化者,必通神明也。
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上下之位,气交之中,人之居也。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天人同心,天是无心的,只有人才有心,但人心,来源于天心,或说人心就是天心,天地虽无心,却以人心为其心。人虽有心,却以天地之心为其心。以天人同构对应人地同气相求。
六、天人合一真经
提及中国独有之理论“天人合一”在学术界的理解,可谓众说纷纭,目前尚无定论。更没有这方面的著述及资料!能用什么方法,把天意和人事合而为一以及天随人愿呢?只有透悟一阴一阳二气神功,才能理承气行合一观帝载!
天与人如何合一?人与天究竟怎样合一?千百年来困惑无数易界同仁学者,掌握其术造作于风水,使福主受益者寥寥无几。算对命运祸福者,预测风水吉凶对者大有人在,但如何利用天意与人合一改变命运、风水者倒真不多见。可能是天机不可泄露之故吧。
天代表的一些特征、概念须知有:
1.什么是物质之天?
2.什么是意态之天?
3什么是义理之天?
5.什么是天的神功?
6.什么是天光下临?
4.什么是自然之天?
天人合一必须人与天地相参,人与大自然环境合一。天人通变,以有限的个体,去连通无限的整体!!!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为明,与四时合为序,与鬼神合吉凶者,才能弥纶天地之道!天感应人,人应天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天地同构,天人同律,万物通道!
天人合一真经尽泄也。
太极判为天地,一气分为阴阳。流出五行,化生万物。天包于地,地承于天。阴阳无始,宇宙无边。天者,大宇宙、大太极;人者,小宇宙、小太极,以有限的个体去连通无限的整体(关键是如何连通,怎样连通,天人能够合一。后续。),才会天感人应,天人相通;天之阴阳合人之阴阳,天意支配人事,人事顺从天意。天人同道,阴阳形气共参,天人合一真经始悟。
天与人用什么方法技巧来连通,如何作用,请参阅我所著的《滴天髓三元真经特供》《阴阳形气真经特供》两篇博文,其中已泄露了部分天人合一天机,人如何利用阴阳二气改变命运,旺财旺丁已举例说明。
在命理风水实际操作中,究竟如何合一,请待下回分解。
阴阳形气真经
悟法无定法之术,究至简至易之道。
作众人俱验之法,行四海皆准之旨。
一、阴阳形气形成真经
宇宙太虚混沌炁,盘古开辟天地奇。
无极变化易太极,太极蕴生两仪气。
阴阳四象万物全,日月星辰五行权。
太阴太阳生五行,阴阳形气万术宗。
二、阴阳五行转化真经
阴阳五行学说,千百年来在人民的心目中充满了神奇奥秘的色彩。它是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然的辨证思想,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阴阳二气作用的推动下孳生、发展和变化;并认为木火土金水五种最基本的物质是构成世界不可缺少的元素.这五种物质相互滋生,相互制约。往来于天地之间而不停,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五行是由阴阳生成的,而阴阳者乃动静之机也,阳的最初性质太易为动。阴的最初性质太初为静,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二气化之而阴阳成.
阴阳五行交互运动发生变化,是天地之道,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坐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阴阳五行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组合状态,正是天本无阴,地本无阳之写照。它是超科学的、形而上的。
五行是阴阳之质,阴阳即五行之气。气非质不立,质非气不行,以有形可见之地,察无形可见之天。
【子平真诠】言:天地之间一气而已,唯有动静遂分阴阳。有老少,遂分四象。老者极动极静之时,是为太阳太阴;少者初动初静之际,是为少阴少阳。有此四象,而五行具于其中矣。
水者,太阴也;火者,太阳也;木者,少阳也;金者,少阴也。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真气所结也。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分星宿,地列山川。气行于地,形丽于天。阳以向阴,阴以含阳。阳生于阴,柔生于刚。阴德宏济,阳德顺昌。天依形,地附气,因形察气,以立人纪。
三、阴阳形气定义真经
阴者:奥幽无形,虚深莫测
阳者:刚神明亮,营行天功。
形者:成物实质,体势状态。
气者:太虚无形,物感知觉.
四、阴阳形气定象真经
天有阴阳天为阳,地有刚柔地本阴。
天气轻清始为阳,地气重浊终为阴。
乾卦老阳开天门,坤卦老阴闭地府。
形势显露作阳看,蔽藏塌陷为阴形。
天干是气无形阳,地支司时形为阴。
阳唤作阳始为阳,阴唤作阴终为阴。
阳山阳水总为阳,阴山阴水只论阴。
阳木阳火阳相同,阴水阴金阴成象。
阳极阳光产阳气,阴极阴光现阴形。
阳间阳命阳数功,阴间阴尸阴数逢。
阳动阳生显阳神,阴动阴生隐阴神。
凸突扩展作阳观,凹缩细少论阴还。
神阳气阳神气阳,形阴器阴形器阴。
翻滚奔腾动为阳,停止休歇尽为阴。
雄为阳兮魂为阳,雌为阴兮魄为阴。
美丽漂亮物占阳,形丑污秽只占阴。
阳盛蓄气行阳功,阴衰形止破阴逢。
天上星辰看作阳,地下山川只论阴。
见阳气非论阳器,观阴形非论阴神。
阴阳变化神又神,形气运动永无穷。
万物类象信息明,观天测地泣鬼神。
识得阴阳玄妙理,天地都在易掌中。
五、阴阳形气命理体用真经
1.命理先天理气真经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坎坤震巽,乾兑艮离后天八卦;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金木水火土五行,为阴阳动能,理气、为用。
2.命理后天形象真经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先天八卦;子丑寅卯辰巳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金木水火土五行,为阴阳形质,形象、为体。
3.命理的先后天吉凶:
在精神,在时间,在岁运,在方位变化,而不在形状,形态,更不在元运飞星,而尽在五行阴阳的刑冲会合相生相克上。
六、阴阳形气风水体用真经
1.风水先天形势真经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为物的阴阳形象,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兽为砂的阴阳之形,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为地下阴阳之态。先天八卦为用为阴阳之气,后天八卦为体为阴阳之形。为形的慢慢变化,八卦以象为主。金木水火土为五星之势。辅贪巨禄文廉武破九星为阴阳五行之体,为形势。
2.风水后天神法真经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为物的空间方位,形的阴阳生气;青龙、朱雀、白虎、玄武四兽为砂的阴阳气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十二地支为时序之旺衰,万物之兴废。后天八卦为阴阳五行之气为用,先天八卦为阴阳之体,为气的合成。一白、二黑、三碧、四绿、五黄、六白、七赤、八白、九紫为星的阴阳运动。旺相、休、囚、死为万物阴阳的交替。二元八运为先天之气论方位吉凶,环境的阴阳平衡,选址阴阳宅。三元九运为后天之气。以五行衰旺所到之方,天星对物的影响及旺衰而论吉凶祸福。阴阳五行之用,为神法。
4.风水的先后天吉凶:
重在峦头,砂水的形势、形态、形象上,在元运理气上,而不在干支,不在神煞,不在方位,更不在五行的相生相克上。而尽在收煞出煞,消砂纳水乘吉纳吉上。
七、阴阳形气作用真经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阳动而散化气,阴静而凝成形。乃万物变化运行之规律。形成相互对立,相互消长,相互转化,相互平衡,相互作用。阳极生阴,阴极生阳;此消彼长,此长彼消的恒动,完成节律性的动态平衡发展。
形气者,造化之机也。形而上者为阳气,气而下者为阴形,形气离不开阴阳,阴阳相随于形气,形气都有阴阳两种属性。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形不离气,气不离形。
无极太虚气中理,太极太虚理中气。乘气动静生阴阳,阴阳又分为天地。未有宇宙气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气。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没有无气之理。理无形而气有形,故理通而气注。理无为而气有为,故气发而理乘。气乘风则散,遇水则止。
形先有体势接而为用,形正气蓄。势正气成,气得用形得体。用阴阳形气定神,则为龙穴砂水之配。得势仪情,有象则万位宾至可亲。亲则情和义合,合则福长祸消,形气合一。此为天光下临,得九天之兆应,乃地德上载,以成一地之钟灵。
阴阳形气的作用。故以有形的阴质,来求无形的阳能,阳用阴应,阴用阳朝。理寓于气,气囿于形,形感应气。通此法: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作则有益于人,造则有福于主。万事万物遂感而通,神以知来,知以藏往。阴阳形气真经则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法象莫大于天地,变通全在于透悟,是故“一阴一阳谓道,阴阳不测谓神”。阴阳形气如得明,走遍天下步云程。
附:阴阳形气真经特供,乃法能之养家糊口之技,望有缘者得此,珍之!三年五载,“阴阳先生”炼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