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法“观象授时”标竿测影根据星象来判断季节的规律

时间:2021-11-26 14:33:04 八字

历法

中国历法“观象授时”标竿测影根据星象来判断季节的规律

二、四象、五行的由来

我们先来了解一些天文知识:

银河系

是太阳系所在的恒星系统,包括一千二百亿颗恒星和大量的星团、星云,还有各种类型的星际气体和星际尘埃,它的总质量是太阳质量的1400亿倍。在银河系里大多数的恒星集中在一个扁球状的空间范围内,扁球的形状好像铁饼。扁球体中间突出的部分叫“核球”,半径约为7千光年。核球的中部叫“银核”,四周叫“银盘”。在银盘外面有一个更大的球形,那里星少,密度小,称为“银晕”,直径为7万光年。

我们从地球上所能看到的亮带,是银河系的一部分投影在天上,银河不是银河系。银河,我国民间又称“天河”。它看起来像一条白茫茫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天空。在银河里有许多小光点,就像撒了白色的粉末一样,辉映成一片。实际上一颗白色粉末就是一颗巨大的恒星,银河就是由许许多多恒星构成的。太阳是其中的一颗恒星。像太阳这样的恒星在银河中2000多亿颗。在太空俯视银河,看到的银河像个旋涡。晴朗的夜空,当我们抬头仰望天空的时候,不仅能看到无数闪闪发光的星星,还能看到一条淡淡的纱巾似的光带跨越整个天空,好像天空中的一条大河,夏季成南北方向,冬季接近于东西方向,那就是银河。过去由于科学还不发达,不知道它究竟是什么,就又给了它一个名称叫做天河,所以我国民间还流传着牛郎织女每年七夕在鹊桥相会等许多神话故事。实际上,银河是银河系的一部分,银河系是太阳系所属的星系。因其主体部分投影在天球上的亮带被我国称为银河而得名。是我们置身其内而侧视银河系时所看到的它布满恒星的圆面。由于恒星发出的光离我们很远,数量又多,又与星际尘埃气体混合在一起,因此看起来就像一条烟雾笼罩着的光带,十分美丽。

黄道

天文学把太阳在地球上的周年视运动轨迹,既太阳在天空中穿行的视路径的大圆,称为“黄道”,也就是地球公转轨道面在天球上的投影。

黄道是指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由于地球的公转运动受到其他行星和月球等天体的引力作用,黄道面在空间的位置产生不规则的连续变化。但在变化过程中,瞬时轨道平面总是通过太阳中心。这种变化可以用一种很缓慢的长期运动再迭加一些短周期变化来表示。太阳在地球上沿着黄道一年转一圈,为了确定位置的方便,人们把黄道划分成了十二等份(每份相当于30°),每份用邻近的一个星座命名,这些星座就称为黄道星座或黄道十二宫。

古代把纷繁复杂的星际世界,并不是把星星、恒星当作孤立的,而是将它们成组的恒星视为一个图形,想像成动物、植物等不同的因图像形状,并赋予不同的名称,于是就产生了星座。古代巴比伦人把黄道分为十二个星座,创建了黄道十二宫体系,这个体系逐渐地发展成为现代天文学的星座体系。

最早有关于黄道的历史纪录出现在巴比伦文化当中,他们利用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辨识日期,黄道上十二星座最早的功用就如同今天月历上的十二个月,白羊座起始于春分点被视为是一年的开始,而当太阳运行到天秤座的那天是昼夜平分的时候。

盖天学说

远古时期,距今约7000~5000年,也叫铜石并用时期,也就是伏羲氏生活的时期,就是用石制工具,来进行生产生活的时期。伏羲氏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距今约7000~5000年。

那时的人们没有文字,是以结绳记事的年代,住茅草棚,穿兽皮衣服。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知道,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中午太阳高高地挂在头顶上,下午太阳从西方落下。到了晚上,天黑了,满天的星星在夜空中出现,明亮的月亮也升起来了,银河奔腾在天空中,北极星在明亮的北方中固定不移....。大地宽广无边,如同无边无际的方形地块,天空就如同一个大大的锅盖,盖在大地上,星星、月亮从地边和锅盖的边隙间钻出来。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当你来到茫茫原野,举目四望,只见天空从四面八方将你包围,有如巨大的半球形天盖笼罩在大地之上,而无垠的大地在远处似与天相接,挡住了你的视线,使一切景色都消失在天地相接的地方。这一景象无疑会使人们产生天在上,地在下,天盖地的宇宙结构观念。

盖天说,无疑是我国最古老的宇宙说之一。盖天说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视)运动,在不同的节气是沿不同的轨道进行的。以北极为中心,在天盖上间隔相等地画出大小不同的同心圆,这就是太阳运行的七条轨道,称为“七衡”,七衡之间的6个间隔称为“六间”。最内的第一衡为“内衡”,为夏至日太阳的运行轨道,即“夏至日道”;最外的第七衡为“外衡”,是冬至日太阳运行的轨道,即“冬至日道”。内衡和外衡之间涂以黄色,称为“黄图画”,即所谓“黄道”,太阳只在黄道内运行。从《周髀算经》卷下所载二十四节气,可知太阳在七衡六间上的运行与二十四节气的关系是:七衡相应于十二个月的中气,六间相应于十二个月的节气。这样,太阳在365日内,极于内衡、外衡各一次,完成一个循环,即“岁一内极,一外极”。

盖天说,这就是我们天天所见的,我们亲眼所见的。我们现在知道地球是圆的,可在伏羲氏生活的时期,就是天圆地方,我们现在亲眼所见的,也是天圆地方。我们要穿越到伏羲氏生活的时期,来理解盖天学说,来理解《内经》中的内容。人们在生活中很早就发现了这种现象,早晚上树影长,中午树影短,到了尧帝时期发明了土圭测影方法,采用了“昼参日影、夜考极星”的方法来计时。

最准确的老黄历

昼参日影、夜考极星

一、昼参日影

1、土圭测影:是最古老的计时仪器,上圆下方,用土筑成。分三点设立,以日出、日入两影点定东西,中央之影点立于南面。《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景(影),以求地中。"又《春官·典瑞》:"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

到了后来,用杆子测量,发明了标竿测影。

2、标竿测影

标竿测影就是用杆子,来观察太阳光投射的杆影,通过杆影移动规律、影的长短,以定冬至、夏至日。

人们用直立的八尺标竿,标竿为股,地平日影为勾,刻尺度以测量,斜射的日光代表弦的一方,这是最早运用勾股原理作测日的方法。标竿又称髀,《周髀算经》说:“周髀长八尺。.....髀者股也,正晷者勾也。”晷:是日影的意思。

用土圭或标竿所测日影,称为晷景。人们以日出日落两景的交叉点,与日中之对正为一天的中点,将一天左右平分,称午线。晷景在地平的变化,以五日为一候,进退约三寸二分,三候进退约一尺,一年七十二候。冬至最长,夏至最短,春秋分平均为七尺五寸五分。

《尚书·尧典》中记述土圭始于尧帝时期,即公元前2357-2258年,公元前7世纪掌管天地四时的官吏,已使用土圭分出二分二至,确定一年为366天。到殷商时代(公元前1520~1230年)测时已达到相当高的精度,其干支记日法一直延用到今天。

二、夜考极星

包括对于整个的星星、月亮、北斗的观察。

《周礼.考工记.匠人》:“昼参诸日中之景,夜考之极星,以正朝夕。”郑玄注:“极星,谓北辰。”

《宋史·天文志一》:“极星之在紫垣,为七曜,三垣、二十八宿众星所拱,是为北极,为天之正中。”

1、北极星:北极星的首创者是燧人弇兹氏,又称紫宫、紫微垣。紫是玄的代称,紫宫也就是玄宫,宫中女主为阴德星,是为弇兹圣母九天玄女。约在距今一万五千年至一万三千年时,北极星因弇兹氏织女而命名为织女星,源于古代汉族人民对远古星辰的自然崇拜。

北极星指的是最靠近北天极的一颗星,所以北极星不是一成不变的,现阶段所指是小熊座α星(中文官方名称:勾陈一)。古代人们对北极星非常尊崇,认为它固定不动,众星都绕着它转,是帝王的象征。由于北极星最靠近正北的方位,千百年来地球上的人们靠它的星光来导航。有些航海的人们迷路了,就会找到北极星来定位,北极星在的地方永远是北方,即使没有罗盘,也可以辨别方向的。

北极星距地球北极很近,差不多正对着地轴,从地球上看,它的位置几乎不变,可以靠它来辨别方向,是夜空能看到的亮度和位置较稳定的恒星。北极星正处在地轴的北部延长线上,所以夜晚看天空北极星是不动的,而且在头顶偏北方向,所以才可以指示北方。又由于在一年四季里地轴倾斜的方向不变,而且北极星距地球距离远远大于地球公转半径,所以地球公转忽略不计,所以一年时间里我们看到在天空的北极星都是不动的,它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地轴一直指向于北极星。

古代人们所崇拜的星,并不是今天的北极星勾陈一,而是两周时期的北极星北极二,又称紫微星或者帝星。北星和列宿是比较恒定的星体,古代人们测天,以北极星定位,以北极星为标志。但是,实际上北极星仍在慢慢地移动,要在千年以才能觉察出来,其移动距离也只有从时间上来推测,古人称为岁差。

由于地球岁差,北极星并不是永远不变的某一颗星。每隔25800年,极星要循环一次,到公元14000年将是织女星。地球自转轴以大约26000年周期性摆动。在这期间,一些离北天极较近的亮星顺次被授以北极星的称号。约4800年前,北极星是天龙座α星,中国古代称它为右枢。公元前2263年五帝时代北极星为“太乙”。公元前1097年周公时代和春秋时代北极星是“帝”(帝星即小熊座β)。到公元1000年,也就是中国北宋初年的时候,地球北极指向的天空离北极星的小熊座α星的角距还有6度。可见,那时它还远远不能作北极星。小熊座α(勾陈一)在宋代以后为北极星,只是近一千年来的事。有史可查的曾经作过北极星的有左右枢星,天一、太乙、帝星、天枢。

在远古时期,人们用肉眼是很难观测出来的,人们就认为北极星就是紫宫、紫微垣,又称帝星。距今约7000至3000年,也就是伏羲氏到周朝,这个时期是(先天八卦、中天八卦、后天八卦)三易的形成时期,北极星称为帝星。我们要身处古代人们生活的时期,来理解三易的形成过程,也就是要从古代人们的角度来思考三易,理解三易,不要以现代人的思维和眼光来理解。

2、北斗:北斗七星是由大熊座的七颗明亮的恒星组成。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常被当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因为这七颗星较易被观星者辨认出来,所以成为一个明显且重要的星群。北斗七星的中国星名由斗口至斗杓连线顺序为天枢、天璇、天玑、天权、玉衡、开阳和瑶光。前四颗称“斗魁”,有称“璇玑”;后三颗称“斗杓”。

古代人将北斗作为观测天体运动的纵横坐标,以观测天象。《史记》说:“杓携龙角,衡殷南斗,魁枕参首。”意思是说:北斗的斗杓引出一条线,恰与东宫七宿中的角宿相连。从玉衡之中引伸一线与南斗相连,(玉衡为杓与柄交界的一颗星;殷,中的意思)。从斗魁引伸两线,恰在西方七宿中的参宿两肩之上,所以叫枕。古人从北斗的三条连线,再与北极连接,则成十字形的纵横坐标轴。从角宿到北极,为天体的纵轴;从参宿到南斗为天体的横标;所以说北斗为地球的三角架。

北斗七星运转于北极星的周围,因季节不同,北斗七星在前半夜,夜空中的位置也不尽相同。夜晚,每过一个小时去看一看北极星和北斗七星,你就会发现北斗七星是在绕着北极星自东向西转。这个规律,我国古代的星象学家把它形象地叫做“斗转星移”。北斗星自东向西环绕北极星旋转,每转一周便是一年。因此,我国古代人民就根据它的位置变化来确定季节。《甘石星经》:“北斗星谓之七政,天之诸侯,亦为帝车。”皇帝坐着北斗七星视察四方,定四时,分寒暑。古籍《鹖冠子》记载:“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古代视北极星为上帝的象征,而北斗则是上帝出巡天下所驾的御辇,一年由春开始,而此时北斗在东,所以上帝从东方开始巡视,故《易·传》:“帝出乎震”,震卦在东。

《史记》说:“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3、列宿。列宿指环绕在北极天顶周围的星群,分成二十八组,叫做二十八宿,东西南北四方各七宿。

东方青龙七宿是角、亢、氐(dī)、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kuí)、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shēn);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古代也有类似我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4、月亮。月亮以由朔月经上弦月、满月到下弦月为一周期,这之间的时间刚好是一个月,因此,月亮的圆缺变化,是由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位置来决定的。

在阴历初一时,月球正好运行到地球与太阳的中间,月球暗的一面正对着地球,因此在地球上不到月球,这时称为「朔」或「新月」;在初八时可以看见月球东边暗,西边亮,这时称为「上弦月」;十五到十七,月球运转到地球的背面,因此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高挂在天上,这时称为「满月」或「望」;二十三日左右,月球的西半部暗,东半部亮,这时称为「下弦月」。三十日,因月行近日,看不到月亮,称为「晦」。

5、五星。《史记·天官书》中记载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金星,古名明星、大嚣、太白。光色银白,亮度特别强。除了太阳和月亮外,是天空看起来最亮的天体,最亮时比天狼星还要亮。金星于黎明见于东方叫启明,黄昏见于西方叫长庚。《诗·小雅·大东》中说,"东有启明,西有长庚。"

木星,古名岁星或岁,有人认为甲骨文中的岁字即指岁星。古人把木星的周期与农事联系起来,可能因为木星和太阳活动周期相近。木星十二年绕天一周,每年居十二次的一次,故名岁星。并用岁星所在的次名作为纪年的标准。

水星,古名辰星,离太阳最近,看上去总是在太阳两边摆动,离开太阳最远不超过三十度。中国古代把一周天分为十二辰,每辰约三十度,故称水星为辰星。

火星,古名荧惑。以其红光荧荧似火而得名。火星在天上的运动,时而由西往东,时而由东往西,很迷惑人,故名荧惑。

土星,古名镇星。土星每约二十八年绕天一周,每年进入二十八宿中的一宿,叫岁镇一宿,好像轮流坐着二十八宿一样,故名镇星。

《淮南子`天文训》记载:“何谓五星:东方木也,其帝太皞,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其神为岁星,其兽苍龙,其音角,其日甲乙;南方火也,其帝炎帝,其佐朱明,执衡而治夏,其神为荧惑,其兽朱鸟,其音徵,其日丙丁;中央土地,其帝黄帝,其佐后土,执绳而治四方,其神为镇星,其兽黄龙,其音宫,其日戊己;西方金也,其帝少皞,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其神为太白,其兽为白虎,其音商,其日庚辛;北方水也,其帝颛顼,其佐玄冥,执权而治冬,其神为辰星,其兽玄武,其音羽,其日壬癸gǔi”。

在这段文字里,记载了五方(东南中西北)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对应关系,五帝与五神的对应关系,五方帝与四季的对应关系(青帝太皞对春,炎帝对夏,黄帝对中,少皞对秋,颛顼对冬),神兽与颜色的对应关系(苍龙为青,朱鸟为赤,黄龙为黄,白虎为白,玄武为黑)。从而四时变化和天象的转移,也都与五行一一对应(春木、夏火、中土、秋金、冬水;以及出现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五行相生”说)。形成了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

古天文学家还发现五星出没,有以下规律:

6、五行的来源。因在每年的十一月冬至前,水星见于北方,正当冬气交令,万物蟄伏,地面上唯有冰雪和水,五行之水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七月夏至后,火星见于南方,正当夏气交令,地面上一片炎热,五行之火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三月春分,木星见于东方,正当春气当令,草木萌芽生长,所谓''春到人间草木知",五行之木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九月秋分,金星见于西方,古代以金代表兵器,以示秋天杀伐之气当令,万物调谢,五行之金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五月土星见于中天,长夏湿土之气当令,木火金水皆以此为中点,木火金水引起的四时气候变化,皆从地面上观测出来的,五行之土的概念就是这样形成的。

《史记.天官书》里说的:“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在本地,而圣人统理之。”

总结:

原始人主要以采集和渔猎为生的时候,风雨寒暑,日月星辰被当做神奇莫测。农业有很强的季节性,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原始人类逐渐懂得了掌握春播季节的重要性,并力图预报季节的到来。同样原始人类的游牧生产生活,也要掌握季节变化的规律。对于季节变化的感觉,首先来源于周围环境的改变,如风向的变化、下雨量的变化、花开花落等。人们注意观察动植物与季节变化的关系时,同时也开始注意到,在不同的季节,天空所出现的星群是不同的,并随着季节的更替而不断地向西方推移,并且做周期性的变化。所谓“观象授时”,就是根据星象来判断季节。所以说"斗杓东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后来又发展以二十四节气来代替。

人类最早认识的第一个时间单位不是年,也不是月,而是日。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像黎明降于大地的光明和温暖,这是阳。日落带来的黑暗与寒冷更影响人类的生存,这是阴。这应当是阴阳最早的概念,也就是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从阴阳造字的由来就可以知道。后来人们在实践中发现任何事物都有辩证的两个方面,就用阴和阳来借喻事和物在自然界中发展运动中,对立和统一的自然规律。

《史记·天官书》说:"北斗七星,所谓'旋、玑、玉衡、以齐七政'。……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从这里我们知道,先有阴阳的概念,后分四季,四象。四季天然气象,分别称为少阳,太阳,少阴,太阴。四象也指风、雨、雷、电,四种自然天候气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龙、白虎、朱雀、玄武,是四象的代表物,青龙代表木,白虎代表风,朱雀代表火,玄武代表水,它们也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在二十八宿中,四象用来划分天上的星星,也称四神、四灵。

从而四时变化和天象的转移,五方(东南中西北)与五行(木火土金水)的对应关系,也都与五星的运行规律一一对应(春木、夏火、中土、秋金、冬水;以及出现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的“五行相生”说)。形成了所谓“天人合一”的思想。

《史记.天官书》里说的:“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天有五星,地有五行。天则有列宿,地则有州域。三光者,阴阳之精。气在本地,而圣人统理之。”这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发现,天象的转移,四季四时变化,人世间的生活之道,人体五脏的运行.....都有共同的基本规律。先有阴阳,后有四时、四象,后来产生了五行学说,这是中国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