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伽利略 他就是牛顿口中的“巨人”?

时间:2022-02-17 16:59:33 起名

怀疑权威

伽利略·伽利雷于1564年在意大利比萨市出生在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他的父亲精通音乐理论和声学。

1572年,8岁的伽利略开始上学。

1575年,11岁的伽利略随全家迁往佛罗伦萨,进入修道院学习。因为父亲的影响伽利略的英文名,伽利略从小对音乐、诗歌、绘画和机械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伽利略的父亲很早就希望伽利略将来能成为一名医生,因为医生的收入是数学家的30倍。

1581年,17岁的伽利略遵从父命进入比萨大学学医,可是他对医学并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数学、物理和自然科学。他喜欢用怀疑的眼光看待那些已经被人们奉为权威的学说,他以喜欢反驳教授、与教授辩论而闻名全校。

1583年,19岁的伽利略在比萨教堂里注意到一盏悬灯的摆动,他发现悬灯的摆度越来越弱,摆动的距离越来越短,可是摆动时间却没有改变。之后,用线悬铜球模拟单摆实验,找到了规律。

1585年,21岁的伽利略由于家庭贫困而退学,他开始担任家庭,并且一边自学一边做研究。

1586年,22岁的伽利略发明了浮力天平,写出了论文《天平》。这篇论文引起了学术界的注意,人们开始称他为“当代的阿基米德”。

1589年,25岁的伽利略学历一篇论固体重心的论文,获得了极大的赞誉,比萨大学聘请年仅25岁的他担任数学教授,教授几何学和天文学。由于当时比萨大学的教授们都是亚里士多德学派的学者,因此受到其他人的排挤。

1589到1591年间,伽利略对物体的自由下落运动作了细致的观察伽利略的英文名,从实验和理论上否定了统治两千多年的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的物体下落快”的观点。根据伽利略的学生记载,落体实验是在比萨斜塔上进行的。但是后世普遍认为伽利略是否做了这个实验还是未知数。

帕多瓦大学时期

1592年,28岁的伽利略转到帕多瓦大学任教,该大学学术思想自由。在这里,他深入研究了落体运动、静力学、水力学等,发现了惯性原理,并研制了温度计。

1604年,40岁的他在威尼斯做了几场科普演讲,宣传哥白尼的“日心说”。

1609年,45岁的伽利略听说荷兰有人利用透镜组合成了供人玩赏的望远镜,他竟然用风琴管和凹凸透镜制作成了一架望远镜,虽然倍率仅仅为3。

次年,他就将望远镜倍率提高到33,他没有向荷兰人一样用它来看风景,他把望远镜对准了星空。他发现了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月球发的光是太阳的反射光,木星有四颗卫星等。这些发现,给了“日心说”坚定有力的支持。他被聘为帕多瓦大学终身教授。

当时的人们说:

“哥伦布发现了新**,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

在帕多瓦大学的18年间,是他一生学术成就最多的时期。

罗马

1610年,46岁的伽利略辞去大学教职,转而担任宫廷数学家和哲学家,以便有充裕的时间来致力于科学研究。

伽利略曾多次去罗马活动,为了赢得宗教和学术界的认可。

1611年5月,在罗马大学,几位神父宣布承认伽利略的天文成就。

1615年,伽利略为哥白尼学说辩护的论点被教会中的许多人攻击。

1616年,教皇保罗五世下达了禁令,禁止伽利略传授“日心说”。

1624年,新任教皇乌尔邦八世坚持禁令不变,同年,60岁的伽利略研制出一台显微镜。

在这之后的六年间,他撰写了《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对话》,这本书表面上保持中立,但实际上却是为哥白尼辩护。这本书在1632年出版,成为意大利文学史上的名著。

《对话》出版六个月后,罗马教廷勒令停止出售,并且要求伽利略到罗马宗教裁判所受审。

1632年冬,68岁的伽利略抱病前往罗马,被审讯了三次,最后被迫跪在石地板上,在“悔过书”上签字,他被判处终身监禁。

伽利略始终服从教廷的处置,也许是布鲁诺被处火刑给他的心上蒙上了一层阴影。

宗教裁判所随后把判决改为在家软禁,每天书写材料均需上交。在这期间伽利略曾多次要求外出治病,可是都未被批准。

1637年,73岁的伽利略双目失明,这时教廷对他的限制和监视已经放松。

1639年,伽利略接受了一位18岁的青年成为他的最后一名学生,并照顾他的生活。

1642年1月8日,伽利略病逝,享年78岁。

成就

伽利略生活的时代,是欧洲著名的文艺复兴时代,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人们对于传统教条开始产生动摇。

伽利略提出运动相对性原理,被爱因斯坦称为伽利略相对性原理,是狭义相对论的先导。

伽利略在经典力学的建立上可是说是牛顿的先驱。

牛顿曾说:

“我看得远,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从哥白尼到伽利略再到牛顿,才真正创立起经典力学理论体系。

天文学

伽利略是第一个利用望远镜观测天体取得大量成果的科学家,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许多臆想。

伽利略在人类思想和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虽然晚年被监禁,但是他并未动摇,他追求真理的精神,应该永为后人景仰。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