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津城的繁华,“新三不管”,吃喝玩乐全都有,可曾还有人记得?

时间:2022-09-08 10:00:27 风水

大家好我是风桥叶博,常常与您分享津城传说,点击右上方“关注”,了解不一样的天津卫。

在天津一提到“三不管”,作为地道的老天津卫百姓都知道,在旧时的天津那是指南市那块地方,作为日本租界、法国租界和天津本土三个地方形成的交界处,谁都不去管理,形成的鱼龙混杂之地,按现在来讲就是正规的与不正规的、合法的与不合法的,什么都有。我今天所要讲的是 “新三不管”,则是另外一个地方,这个地方是继老“三不管”消失以后,被老百姓又开发的一处新“领地”。说起它的具体位置就是现今的南开公园往西南,紧邻着老“鬼市”就是这一地带。其实在历史记载中,如今天我所要讲的“新三不管”还是老“三不管”还有当初的“鬼市”都是挨着的,至于这三个地方的具体划分,因历史久远,现在也无从考究。只是查得个大概位置,也就是现在的南开公园西南边的地带。

图片来源《三不管》电视剧

在天津的20世纪20年代,正是清朝垮台、共和兴起、军阀混战、兵戈相见的时代。遭受战争蹂躏的河北、山东、河南等地的穷苦老百姓,为躲避战争,纷纷离乡背井,携妻带子涌入天津。因为城市里没有他们的安身之处,就纷纷集结到这块远离繁华的地方,搭起席棚和窝铺,在这里安家落户了。

最开始这些逃难者没有手艺,只能在周围卖苦力,干一些零碎小活,才能养家糊口。后来由于“鬼市”的兴起,就干起了收破烂,倒买倒卖的生意,随着“鬼市”营业时间的变化,由晚上转到了白天,有些人又干起捕鱼摸虾售卖的小生意,也有的人由于自己家乡的特的吃食,就在这个地方推销起了家乡的食物等等各种小买卖,这些逃难的人们各显其能,生意就这么开始的陆续做了起来天津市区哪风水好,形成了白天的小集市。

老天津卫传奇故事

天津市区哪风水好_漫说家居好风水,灶炉摆放风水宜忌?不可不知!_天津市区好玩的地方

据老人们讲,这里开始兴旺的时候,在这块地方的北面,有个清化祠,里面有个老道当时也时常过来闲逛。嘴里总是还念念有词,叨叨着“六合者,天地四方也”。人们当时不懂是什么意思,后来听有学问的人解释说:“老道说这块地方是风水宝地,天地四方是指天和地加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合乎六合之意,也就是现在咱们说的天时地利人和,万古长青的意思吧,这块地方将来会有大发展。”现在也不知道是不是这个意思,反正当时就是这么个解释。经这个老道这样说,也是一种宣传了,后来这块地方就叫六合市场了。

六合市场名字就这么有了,后来就有一些有远见的人们,开始在这里搭起了席棚,开设了书场、茶社、戏园什么的,随着娱乐场所的建立,往这来的人就增多了,没几年功夫,这里就大变了样。这块地儿不仅有了像样的曲艺场、说书场、说报场,连那经常在一个地方耍把式卖艺的也从露天地改为了棚子。与此同时,那拉洋片的、打把式卖艺的、变戏法的、卖野药的、相面的、甚至修脚的、治瘊子的一下子全涌入了市场,可以说南市原来“三不管”的那些玩意儿,又都回来了。

日久天长,随着这块地方名声远扬,这个“新三不管”,也就是六合市场的名声就传开了。

天津市区哪风水好_漫说家居好风水,灶炉摆放风水宜忌?不可不知!_天津市区好玩的地方

“新三不管”与老“三不管”有所相同的地方:

就是指那些撂地场所露天经营的活动,还有一些戏曲文化场地和茶楼;

[赞]“新三不管”与老"三不管”不同点,买卖不同:

首先就是卖吃食的小商小贩比原来多了。这里汇聚了天津各种小吃食品,举个例子:有切糕、盆糕、面茶、秫米饭、小豆粥、黄米面炸糕、糖稀浇的麻花、中间画十字的炉干烧饼、蘸糖的江米藕、各种烧饼及带馅的蒸饼、水磨绿豆的煎饼果子、龙嘴大铜壶的荼汤。

除了这些小吃之外,再有就是炸卷圈、炸藕夹、炸鱼炸虾、炸蚂蚱、炸豆腐,叫人看得眼花缭乱,尤其是那些花钱不多能吃上解馋的煎包、牛肉饼、回头馅饼、压饴饹、拌凉粉以及天津卫有名的贴饽饽熬小鱼等,遍布在市场各个角落。

另外,这里的酒馆也是最多,每到一个酒馆你就看吧,那些嗜酒如命的所谓酒鬼们经常聚集在一起,打老远就能听见那"五魁手”“八匹马”的划拳声。

还有一种行业就是说报的,顾名思义,就是读报纸的,把报纸上的新闻和一些重要事情讲给大家听。因为当时的报纸登的新闻和事件,都是一段一段整件事情,偶尔也有几个多日连续报道,一次写不完,没结尾的很少。所以当时说报的人说的都是整件事情,有头有尾,来龙去脉,都给大家讲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很受人们欢迎。尤其一般说报的人都是口齿伶俐、学识渊博,能根据新闻事件引经据典天津市区哪风水好,时不时地加入一些个人见解,一段不起眼的新闻报道到了他们的嘴里,叫他们那么一润色,人们不仅听得聚精会神,而且还频频点头。因此,说报的场子里经常人满为患。

天津市区好玩的地方_漫说家居好风水,灶炉摆放风水宜忌?不可不知!_天津市区哪风水好

​[赞]“新三不管”与老“三不管”另外的不同点,营业时间不同:

另一种不同就是卖吃食的营业时间了,也就和现在的一些饭店茶馆的营业时间差不多了,主要是在早晨和下午,因为挨着“鬼市”,当“鬼市”临近收场时天已经大亮了,那些在“鬼市”买卖东西的人们就近来到这里,可以挑着样地吃,什么浆子豆腐、大饼果子、馄饨老豆腐,那些嘴馋的或是家有老人小孩的,临走时少不了也要捎上几个炸糕、蒸饼或其他食品。又因为当时天津人的生活习惯是下午逛街,这时卖各种小吃的摊贩都一字排开营业。

综上所述,当时的“新三不管”随着时代的前进,逐步为人们所欣赏并重视,因而来这里的人也越来越多,市场也越来越兴旺。直到天津解放,这里仍然兴旺不衰。政府也对这里的文化娱乐场所,大力扶持表示认可,而后还成立了正规的文化场所及文化组织,只不过后来随着合作化的进展及文化组合,那些零星的个体户就消失了,再加上“***** ”的冲击,“新三不管”也随之的销声匿迹了。虽然“新三不管”的名儿没有了,可是,按现在来说,这地方当时就是老百姓吃喝玩乐的休闲娱乐场所,也相当于咱们现在的繁华热闹的步行街了!

本人写到这里都想回到过去体验一下那丰富多彩的生活了,去尝尝那至今失传的小吃,听一听那老一辈曲艺家现场的说唱,到底有多么精彩![呲牙]

以上内容出自一位天津老先生的回忆,如果您还有关于老天津的历史故事,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起交流,共同学习~

读过此篇文章的网友还读过: